书法释文:
室瓮牖,弹琴诵书,优哉!游哉!聊以永岁,足下谓何如也?
惠泉仁兄大人正 香凝
题识:蓬莱仙境
时乙酉秋月邗上袁耀画
印章释文:
上:袁耀之印
下:昭道氏
诗句出处:答冯子华书(王无功答冯子华处土书)
作者:王绩
吾河渚间有先世田十五六顷,结构茅屋并厨厩,总十余间,奴婢数人,足以应役。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耕耘穮蓘黍秫而已!多养凫雁,广牧鸡豚,黄精白术,枸杞薯蓣,朝夕采掇,以供服饵。床头素书数帙,庄老及易而已。每遇天地晴朗,咏谢康乐之诗,渺然尽陂泽山林之思,觉瀛洲方丈森然在目前。或时与舟人渔子方潭并钓,俛仰极乐,戴星而归。歌咏以会意为工,不必与悠悠闲人相倡和也。烟霞山水,性之所适。暮春三月,登於北山,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意甚乐之。赏洽兴阑,还归河渚。蓬室瓮牖,弹琴诵书,优哉!游哉!聊以永岁,足下谓何如也?
---------------------------------------------------------------------
译文:
祖先在河渚留给我一块面积大约十五六顷的田地,我在那裏建造茅屋居住,算上厨房马棚一共10多间吧,有几个奴婢就足够用了。根据季节和土质的不同,培土耕种辛勤劳作,种植了黍(黄米)和秫(高粱),饲养了很多鸡、鸭、鹅和猪,还有黄精、白术、枸杞和山药等药用植物,早晚采摘,供自己食用以滋补身体。放几卷《周易》、《庄》、《老》作为床头读物。天气晴朗之时,乘舟出游,吟诵著谢灵运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之类的诗句,仿佛身临其境:渺然飘逸的奇山秀水,连东海仙山也似近在眼前。有时会和船夫或渔民钓鱼行乐,在抛投和提拉之间快乐到极限,直到月上中天才踏上归途。吟诗作赋以抒发自己的感怀为精巧佳作,无需去附和那些悠闲的人们所宣导的规则。云雾落霞青山绿水的自然美景,是我心中所向往的。到了暮春三月的时节,登上北山,聆听风与松柏合奏的涛起浪涌的乐曲,欣赏藤和萝缠绵交织出的遮天蔽日的美景,无限的愉悦充满心扉。赏毕美景,尽兴而归(河渚家中)。於我那茅草为顶,破瓦为窗的陋室中抚琴读书,真是悠然自在呀!就一直这样的生活下去,您认为怎麼样?
作者简介:
袁耀(生卒年未详),清朝画家,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 。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偶作花鸟,亦甚佳。乾隆十一年作《骊山避夏十二景》,乾隆四十五年作《阿房宫图》,现藏南京博物院。约活动于乾隆中期。不仅青绿工整山水,楼阁作品有名,其所画花鸟,也甚佳。流传作品比袁江多。而且往往是大幅。所画《观瀑图》、《秋江楼观图》等,无论布局,渲染,以至点景人物,都很精致。留有《阿房宫图》及《骊山避暑十二景图》大幅精美作品。《骊山避暑十二景图》现藏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