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原文: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史记·太史公自序》)
理解:
愤:文学创作的发生原因与心理动机。
?以“愤”为创作动机,其作品具有较深广的思想内涵。(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所在)??在心理学层面是一种“替代满足”。
?“发愤著书”说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说、“中和”之美说等完全不同的美学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