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发电机的绕组中有一点,此点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电压绝对值相等,此点就是中性点。当电源侧(变压器或发电机)或者负载侧为星形接线时, 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 简称中点。
三相电源或三相负载连接成星形时出现的一个公共点。当三相星形连接负载的中性点 N与供电系统的中线连在一起时,中性点N的电位因受到电源的直接约束而与电源的中性点 n的电位基本相同。
但若三相星形连接负载的中性点N不与供电系统的中线相连,此时若负载不对称,便会出现所谓中性点位移现象。中性点位移是指在位形图上中性点N和中性点n不再重合,实际上是表明二者的电位不同,出现了电(此时选中性点n的电位为零)。
扩展资料:
三相三线制的不对称电路中的电源可以是星形连接,也可以是三角形连接,但二者可以等效互换。为了分析方便,多选用星形连接的三相电源。
取电源中性点n为参考节点,用节点电压法可求出负载中性点N的电位式中Uа、Ub、Uc是电源的相电压,Za、Zb、Zc分别是负载 A相、B相和C相的复数阻抗。
由求得又可求出负载的各相电压 各相负载电流则为 由于负载中性点电压Ux不为零,造成了三相负载电压不对称,有的相会远远低于电源相电压,有的却又大大超过电源相电压,结果造成各相负载难以正常运行。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在实际的低压配电系统中都加有中线,并且规定在中线上不得串接熔断器和开关,甚至还要用机械强度较高的导线作为中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性点
当电源侧(变压器或发电机)或者负载侧为星形接线时,
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
简称中点。
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不分裂,另一条是中性线N。(区别于零线,在进入用户的单相输电线路中,有两条线,一条我们称为火线,另一条我们称为零线。
零线正常情况下要通过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而三相系统中,三相自成回路,正常情况下中性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相四线制。在380V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相间电压中获得220V线间电压而设的N线。
扩展资料:
中性点接地: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
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性点
中性点是指变压器低压侧的三相线圈构成星形联结,联结点称中性点,又因其点为零电位,也称零线端,一般的零线就从此点引出的。中性点接地后,所有该电网覆盖面的设备接地保护线可就近入地设置为地线,一旦出现漏电可通过大地传导回路到变压器中性点,以策安全
中性点:在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中,其三个线圈(或绕组)连在一起的一点称为中性点。
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