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论文

2025-04-14 11:50: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在阐述战争与政治共性问题的同时,又论证了战争与政治的差别性。他指出:“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毛泽东还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阶级,长期地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 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84页)。以上论述告诉我们,作为共性的政治同作为个性的战争虽具有一致性,但它们又不是完全等同的东西。政治只是战争的普遍本质规定,它只能大致地包括战争,而任何战争也不能完全地归入政治的范畴之中。这与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总和,以及部分是完全包括于整体之中的构成要素的含义显然是不尽相同的。既然政治只能在同战争一致性的联系方面包括战争,战争也是在包含有阶级性等共同特点的意义上归属于政治之中,那就不应当简单地把战争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当然手段。所以说,尽管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维护交战—方某个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的利益而发动和进行的,但是,战争不同于阶级斗争的一般形式,而是阶级斗争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最高形式;战争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斗争,而是一定阶级用以解决某种政治矛盾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特殊手段,即暴力手段,它是敌我双方运用有组织的军事暴力进行的外部对抗形式。就是说,各阶级在相互斗争中,总是采用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和外交的等多种非暴力的斗争形式与手段去实施其政治,而当这些斗争和手段已不能解决阶级矛盾或不足以实现其政治目的时,就诉诸武力,企图用暴力的斗争形式和手段去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于是爆发了战争。例如,抗日战争,由于中国的进步和要求独立,是日本侵略者政治发展的障碍,日本要扫除障碍,于是发动了战争。而帝国主义的压迫,早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障碍,所以有了很多次的反侵略战争,企图扫除这个障碍。日本想用战争来压迫、断送中国革命;而中国为了扫除这个障碍,便进行抗日战争。再比如,英阿马岛战争,在战争爆发之前,双方进行了长达150多年的谈判,没有结果。阿根廷为了达到收复马岛主权的政治目的,于1982年4月2日以战争手段从英国手中夺回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为了继续维护其对马岛的统治,则派出特混舰队重新占领了马岛。由此可见,战争不是一般的政治,而是政治特殊手段的继续。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80页)。毛泽东还认为,基于战争的这种特殊性,就需有战争的一套特殊组织,一套特殊方法,一种特殊过程,所谓特殊的组织就是军队及其附属的一切东西;特殊的方法,就是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特殊的过程,就是敌对的军队互相使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略战术,从事攻击或防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为此,我们决不能用其他社会斗争形式来进行战争,也不可以把战争这种特有的方式任意推广到其他社会领域。那种轻视、抹煞、否认战争的特殊性,把战争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政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