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修辞的种类

2025-04-14 23:01: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同句互文:

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

二、邻句互文:

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壮士”组成互文,意思是,将军和壮士有的战死了,有的回来了。

三、排句互文:

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排句互文。

四、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

扩展资料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

这类句子比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理解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文

回答2:

互文一般又可分为三种:
①互文互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意思是:迢迢皎皎牵牛星,迢迢皎皎河汉女。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意思是:(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汉乐府《木兰诗》)
三句的意思是:(木兰回到家里)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②当句互文
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如: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本大侠在学这首诗时,一直认为主人站在码头上,客人站在船上,认为“举酒欲饮”是主客双方站着喝酒。并因“醉不成欢惨将别”一句,而感叹古人酒量真大,隔着水站着喝都能喝醉!也不知道有没有下酒菜?认为是直到下文“主人忘归客不发”时,主人才上了船,“添酒回灯重开宴”,在船上坐下来接着喝。后来老师说,“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意思是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恍然大悟。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③凡指互文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
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十三……十六……”凡指兰芝少年时期,并不具体指某年。
回文﹐是利用汉语的词序﹑语法﹑词义十分灵活的特点构成的一种修辞方式。
回文诗词有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通体回文”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诗。
“就句回文”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双句回文”就是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本篇回文”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环复回文”指先连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环读至开头。
总之,这种回文诗的创作难度很高,但运用得当,它的艺术魅力是一般诗体所无法比拟的。

回答3:

互文修辞的句子如下:
1、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4、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秋思》
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1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1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泊秦淮》
17、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互文是两个词(比方“秦汉”)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如“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一个,于是前面省去个“汉”字,后面省去个“秦”字,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是说,月是古时的月,关是古时的关,用秦汉指古,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是互文见义。
诗中有此用法。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星遥远,织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再像《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状跳跃,迷离状眼睛眨动,也是互文,即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别谁雌谁雄。
不光诗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拿起纸)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曹植拿起纸来写像口里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笔来写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纸或光拿笔都不能写作,所以这里实际是“子建援牍举笔”,“仲宣举笔援牍”,也是互文。

回答4:

有四种欧~~~~
1同句互文
2邻句互文
3排句互文
4隔句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