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总人口数是12.5亿,请问可以计算哪些相对指标并分别举例计算

2025-04-13 22:06:3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不知道相对指标有哪些,但相对指标一般是指两个数据的比较,这些数据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有以下几类:

1982年人口数内部相对指标:男性人口对女性人口的相对指标52352万/49302万(其实还有差值,相减就可以了,意义是男比女多了多少),男性人口对总人口的相对指标=52352万/101654万。女性人口同理有对男性人口和总人口的。

1990年内部指标同1982年,数字改一下就可以了。

1982与1990年的相对指标:两年总人口的相对指标:114333万/101654万(另一个 指标是差值,意义是1982到1990年人口增加了多少),还有分别的男性与女性的相对指标。

人口对面积的,算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上的人口数,总人口/面积,总人口可以是1982年的三个数,也可以是1990年的。

回答2:

我现在在做的一个project涉及到测算城市户籍制度松紧,需要城市的户籍人口和总人口的数据,但是由于各年鉴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所以产生了一些困惑
首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人口统计变量有(1)年末总人口(2)年均人口(3)自然增长率。其中附录中明确说明指标(1)是指户籍人口,那么类推(3)所谓自然增长率所指是户籍人口的增加,但是这其中是否包括外来迁入居民获得户籍这种情况呢?比如某人从外地移居北京并在2013年年中获得北京市户口,那么他能够作为自然增长率的分母吗,我觉得不能,但是如果根据百度百科上的定义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分母是平均常驻人口还是户籍人口?
其次,《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只有数据,没有指标解释)中有市区人口,市区暂住人口,城区人口,城区暂住人口等变量,第一,其所指是否是所有常驻人口而非单单指户籍人口。第二,城区和市区的概念所指是什么?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市区人口2018.6万,城区人口1740.7万,是否前者指市辖区,而后者指真正意义上的市区,哪一个指标和前述《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市区人口的概念更为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