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对李广非常高的评价。但是李广的能力那么厉害为什么到最后都没得到封侯?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李广是汉朝大将,在那时边界受匈奴之乱严重,在李广成为皇帝封的收边大将军后,李广在多次和匈奴作战后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打法,后来就一直压着匈奴打,在匈奴听说守边大将是李广后都选择绕开他,去攻打没有李广的地方继续侵略,慢慢的李广的名气越来越大,在当时虽然他每次都能击退匈奴,但是没有一次真正追着匈奴打,就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在当时皇帝包括当时的大臣都觉得不是李广的本事大,而是城墙好,匈奴弱,于是就有卫青和霍去病攻打匈奴的事。
在卫青和霍去病出现在皇帝眼前后,就一直主张主动出击,所以就有了征讨匈奴的事,在这个时候李广就没有用武的地方了,领兵出征主动出击不是他的强项,在李广最受宠爱时没有得到皇帝的封侯,再后来卫青和霍去病出现后,就更没有李广的事了。
李广难封侯,小编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认为的是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他自己的能力只是被动防守,防守的再好不如进攻,在当时皇帝一心灭匈奴,所以在皇帝眼中只会防守的李广就不算出众了。其二就是有点生不逢时,一个时代有他李广,还有卫青和霍去病,这就造成了既生瑜何生连的悲哀了。
。
个人能力可以,但是将兵能力不行,经常失期。汉朝奉秦法,以斩杀敌方首级数量为封赏首律。老李头是个防守型的将领,防守时难以斩首多少。自然没法往上报。汉朝对于谎报斩敌数的处罚是非常严格的,重者处死。从制度不会出现李广难封的冤案。因为战绩太差,特别是拿得上台面的成绩很差。动辄全军覆没,自己被俘。
要不是汉法能花钱赎罪,老李都够判死好几回了。李广的美誉主要来自于他个人的武力,可是个人武力和建功立业之间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汉文帝说李广要是生在高祖时候的话“万户侯不足封”,何以故?因为高祖时候的战争,是“驱市人以战”,军队都是战五渣,主将的能力就很突出了。
而武帝时代军队建设早就恢复到了秦时的专业军队,多兵种协同(具体参见兵马俑),大将光凭个人英雄主义单打独斗是没有用的,训练好部队,刻苦治军,带领部队打胜仗才是正道。而李广最不擅长的就是治军,“众人皆苦程不识而乐从广”。
李广对部队的调教和训练非常之松垮,所以大兵都喜欢跟着李广(你要是当兵,你也喜欢当台式草莓兵而不是被练得蜕三层皮),而不喜欢跟着训练严格的程不识将军。但是结果当然正好相反,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程不识所部战绩明显比李广强得多。所以李广封不了侯怪得了谁?好比就算温格穆里尼奥来中超当教练,场场输球也要下课不是。
他的能力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在管理上,领兵上,他还缺乏领导想要的东西,所以没能封侯。
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之后,将门虎子,武艺是没得说的,李氏一门,世代骑射为业,如果论单兵作战能力,能超过李广的,不多。李广有一次酒醉,误以为一块石头是老虎,一箭射去,箭头穿进石头老深;还有一次,李广遇到猛虎,被猛虎抓伤,他与老虎搏斗,最终将老虎射杀;最危险的一次,李广被敌人俘虏了,敌人将他拴在两匹马中间,战马狂奔,试图将他拖拉而死。但李广以装死的障眼法,骗过了敌人,竟然翻身上马,逃离生天。
功高震主,上位者不放心。
李广一家子都是将军,掌握大把兵权,让上位者忌惮,总归没什么好处,不封候是常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