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级潜力与适宜性空间数据库
1.数据库设计
区域级评价空间数据库采用了MapGIS数据管理技术和Geodatabase技术,数据保存为MapGIS数据、ShipeFile、文件和Access数据库,见表12-2。
数据比例尺为1∶500万,采用投影坐标WGS84。
数据来源:全国1:500万矢量数据、全国1∶100万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搜集的各娄图件、数据标准化获得的数据和区域级评价成果数据等;
数据格式:Shape File、Geodatabase、Raster(Grid、Tiff、Image)、MapGIS等;
数据处理步骤及方法:收集资料、划分图层、维护属性表、配准并矢量化图形、设置可视化参数、属性关联、投影变换;
数据容量:Geodatabase(Access、Shape File)共1G;Raste(r卫星影像、DEM)共计500G;处理后的数据共计约600G;
数据内容:共63个全国基础地理矢量图层;78个评价专题图层;Dem数据;卫星影像数据。
数据库主要成果图层属性字段设置示例见表12-2。
表12-2 区域级评价主要成果图层属性字段设置示例
续表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方法概论
续表
2.主要成果数据组成
区域级空间数据主要成果数据如表12-3所示。
表12-3 区域级评价主要成果圈层示例
(二)盆地级潜力与适宜性评价空间数据库
盆地级评价空间数据库采用了MapGIS数据管理技术和Geodatabase技术,数据保存为MapGIS数据、ShipeFile文件和Access数据库。
数据比例尺为1∶100万,采用投影坐标WGS84。
数据来源:全国1∶100万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搜集的各类图件、数据标准化获得的数据和盆地级评价成果数据等;
数据格式:ShapeFile、Geodatabase、Raster(Grid、Tiff、Image)、MapGIS等;
数据内容:共100余个沉积盆地的评价成果数据。
盆地信息表结构如表12-4所示。
表12-4 盆地信息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