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五铢有人以为就是平背五铢,本人以为应是汉武帝最初允许各宗亲诸侯国的自铸币,开始形成外廓,窄轮穿,铜色昏暗之类币。汉武帝元鼎二年为改变币粗劣轻薄、商民拒用状况,下令币制改革,铸出以赤铜为廓边、无毛刺、规范工整的钱体,此钱特征是“铢”侧厚、“五”侧薄,呈倾斜式,史称“赤仄五铢”,又叫“子绀钱”。由于诏令以一当五收回郡国五铢,商户不乐意,且操作不便,元鼎四年武帝只好又下令收回。所以至今“赤仄五铢”难寻。
为根本解决币制,汉武帝再铸钱币,规定官炉铸造,史称“上林三官五铢”。此为汉币标准模式。该币特点是“五”字中间两行直,“铢”字金旁顶似等腰三角形,“铢”字朱旁方折。此币投入市场商民称便。此币经历代汉帝相继鼓铸,流传甚广,今所见汉五铢十有九为该式。
由此可见,“赤仄五铢”存世的最稀少,所谓物以稀为贵,赤仄五铢应该是价值最高的。
任务占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