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的艺术特色

探究论文2000字
2025-01-05 08:36: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赵本山的小品表演为什么会在春晚独占熬头,使人有春晚还需要或暂时还离不开赵的感觉,这要从赵的小品表演艺术魅力说起。愚以为赵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其小品从内容到表演有三大显著优势:

一是以小见大又大俗大雅。一般人的小品(虽然其他人也有好的作品和表演),有的虽然很搞笑,也流行一时。但赵本山被称为“小品王”。今年春晚过后,又有很多评论“赵本山小品”的文章,有夸他的小品如何超棒的,有批他的小品怎么低俗的,议论纷纷,昭示着赵本山的“人气”之旺。我今天不评价赵氏所演小品的或“棒”或“低”,只就“赵本山小品”这个问题,谈点儿看法。
赵本山参与演出的小品,或者也可称“赵本山小品”,因为他演技高超、风格独特、名气震天,更仿佛他就是那小品的灵魂呀。即使与老赵多年搭档、相映成趣、庶几匹敌的喜剧明星宋丹丹小姐,也不能遮了老赵的光芒——就没人称他俩演出的小品是“丹丹小品”嘛。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看热闹的老百姓,只知道怪才赵本山在台上逗自己喷饭,就把他演的小品叫“赵本山小品”,无妨。但是,评论家一味但见“赵本山”,则差矣!
据我所知,所谓“赵本山小品”,只是“赵本山演出的小品”
而已。小品有“微型话剧”之称,实际上是截取生活中戏剧化的片段,把它加工后搬上舞台,以娱乐大众。别看这样的迷你场面,没有精缩的戏剧要素,成不了局。一个小品好与不好,关键还在脚本。剧作家在这里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请问,所谓“赵本山小品”,哪一出是老赵本人创作的?他可能在讨论剧本和排演时出过主意,提过建议,但是没听说他是哪一个小品的作者。
“赵本山小品”的作者是谁呢?何庆魁,他写了《卖拐》三部曲和《昨天今天明天》等十分搞笑的作品。而《昨天今天明天》的续集,据说是一位叫张猛的先生写的。今年的《火炬手》,作者为徐正超。我认为剧中那些冲突、包袱、经典台词等等,应该主要出自作者之手,而非演员赵本山。
我认为,说一种艺术风格,或一部作品是“谁的”,就是指那风格或作品的主创者和灵魂是谁的。而赵本山只是演绎别人的创意,他演的小品严格说不可以称为“赵本山小品”。喜剧大师卓别林演的电影,才堪称“卓别林电影”呢。咱们浑然乱贴“赵本山小品”招牌,就是说那小品好,荣耀归于老赵一身;小品不好,臭骂也由赵先生一人承受。实际上,舆论的或扬或抑,都是冲赵本山去的嘛。可荣誉,应该有幕后英雄一份儿;问题,也要相关者共同承担——如此方显公平。
比如有人批评“赵本山小品”糟蹋农民和残疾人,说农民出身的老赵“忘本”;有人讥讽“赵本山小品”越来越媚俗,拿肉麻当有趣——这老赵就有点冤乎哉了。好像赵本山名气大了,腕粗了,“王”气凌人,就由着自己性子胡来了。其实他还不是按策划人、编剧和导演的旨意行事!他在幕前表演,只是幕后那些人为达到他们目的的一个活载体。老赵的表演越出神入化,那些人所要的效果就越彰显。然而苦的只是老赵。
即说今年春晚小品《火炬手》,让那么老态龙钟的农民老俩口儿,以极度的狂热争当“奥运火炬手”,还怪里怪气地回答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将机智化为滑稽,听着叫人难受。白云训黑土的话“伸左手倒水,伸右手闭嘴,跷左腿揉腿,跷右腿亲一口——记住没,死鬼”,据说引来了人们“热烈健康、酣畅淋漓的笑声”。可老夫我缺乏幽默细胞,即使赵宋二位卖力作秀,我还是笑不出来,反而有点恶心。当然我不怪老赵。在这个集体吊诡的氛围中,单单揪住赵本山不放,显然弄错了主要对象。
总觉得缺点什么,不是文化和生活底蕴不够,就是品位还不够高,或者小题大作,牵强附会,上春晚的大雅之堂似乎有些勉强或还达不到这个档次。赵本山的小品确实达到了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又大俗大雅,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有很强的亲和力。因为赵本山的小品虽然说的也是一些小事情,但选材大多都精当严谨,挖掘很深,能以小见大,一般都有较为深刻的寓意,能使人在笑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和美的享受。

二是诙谐幽默和机智过人。赵本山的小品在艺术风格上最大的特色应该是诙谐幽默和机智过人。由于赵的形象天生就是演小品的,特别是他得意自诩的那付“腰子脸”,写满了农民的善良和幽默与机智,有时甚至有些狡黠。所以,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以今人捧腹。再加上他“脑筋急转弯”式的“抖包袱”,更是充满了滑稽和幽默,机智而不牵强,夸张而不过分,滑稽而不做作,内容鲜活生动而不无聊,达到了天衣无缝、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使人叹为观止,望其项背而一时难以企及。

三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真实可信,淳美自然。赵本山的小品独到新颖,独树一帜,但不会使人感到荒诞怪异,没有胡编乱造之嫌疑。这主要是他的作品生活底蕴很深厚,作品的情节和细节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非常典型生动又使人觉得真实可信,散发着黑土地淳朴醉人的芳馨。所以他的表演,不需要胡逗乱捧;他总是让观众先笑,自己后笑,或者自己忍住不笑,只听观众笑。的确没有哗众取宠之意,只有“实事求是”之心,完全靠真功夫来“忽悠”和征服观众。在诙谐幽默中透露出严肃认真。反观有的演员,自己上台就笑,而观众还觉得莫名其妙,和赵相比的确还要认真反省和下功夫。

自赵本山一登上春晚,就把小品的表演艺术大大提高了一个档次,也把春晚的艺术水准和观众的欣赏水平提到了很高的档次(上去了似乎就难以降下来)。而审视目前的演艺界,在小品表演艺术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上要突破和超过赵也许还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加倍努力。这正如春晚总导演陈临说的:“观众想用新人取代赵本山的想法是好的,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所以,与其说“用新人取代赵本山”是个很好的建议,倒不如说应该努力向赵学习,走创新求精之路,在表演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上狠下功夫。因为不管是谁和用什么艺术流派和表演方式,最终还得靠作品说话。而且即使本山大叔不再出演,春晚也许不会降格以求。有人说春晚成了“鸡肋”,愚以为:如果春晚要继续办下去,就一定要办好,否则就不如不办。但是,我们寄希望于新作和新人,期待天才,渴望惊喜!也更希望赵本山能突破自我,再上层楼,给全国人民的春晚盛宴带来更多的喜悦和欢笑!赵本山参与演出的小品,或者也可称“赵
本山小品”,因为他演技高超、风格独特、名气震天,更仿佛他就是那小品的灵魂呀。即使与老赵多年搭档、相映成趣、庶几匹敌的喜剧明星宋丹丹小姐,也不能遮了老赵的光芒——就没人称他俩演出的小品是“丹丹小品”嘛。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看热闹的老百姓,只知道怪才赵本山在台上逗自己喷饭,就把他演的小品叫“赵本山小品”,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