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备不同,摄影一般用专用的照相机,而摄像一般用摄影机拍摄;
2、专业化不同。新型的照相机虽然现在也可以摄像,但是成像效果却达不到摄影机的水平,同样,摄影机也有拍照的功能,但是效果也不如照相机好;
3、对灯光的要求不同,照相机可以通过照相机自身带有闪光灯,可以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补充光线拍摄,摄像机则需要专门的灯光设备才能在光线不好的地方获得较好的影片质量;
4、操作技术上不一样,照相机的操作上考虑的是一瞬间的效果,而摄像机是连续性的,拍摄过程是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要确保拍摄主体在屏幕的重要位置;
扩展资料:
静物摄影在选材方面有广阔的天地,在择好素材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理这些对象,因为被摄物体是无生命的,可以任凭摆布,多角度移动以达到创作意图。
静物摄影具有两大优点:首先,它是进一步体会艺术视觉的深化过程。当一些很平常的物体被拍成引人入胜的照片时,实际上也就是深入学习观察这些物体的过程。
其次,拍摄静物能获得更多的实际摄影知识。对摄影者来说,静物摄影的难处在于它的画面构成具有独到之处。
当布置好被摄物体之后,必须选择拍摄角度,在用光方面发挥创造性,进而把从静物摄影中学习到的实际摄影知识、基础原理应用到日常摄影中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拍照
百度百科——摄影
一、目的不同。拍照是记录。用照相机把客观事物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拍照的目的。这里强调的是客观真实性,正因为如此,照片就具有了史料价值、纪念价值和一定的科学鉴别价值。拍照要求拍摄者具备基本的拍摄技术。
摄影是创作。摄影者用照相机作为工具,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并以此来感染观众,这就是摄影的目的。这里强调的是主观元素,没有主观元素就谈不上创作。正因为如此,摄影作品的史料价值和纪念价值退居次要地位,科学鉴别价值基本丧失,而艺术欣赏价值处于主要地位。摄影不但要求拍摄者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摄影技术和技巧,更要求拍摄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方法不同。拍照有一般的程式:主体居于画面正中,而且要完整,正面拍摄。傻瓜相机和卡片式数码相机很适合一般拍照者使用,因为这一类相机的镜头其实都是广角或超广角镜头,其特点就是景深范围大,可以把画面中从近到远大片范围内的景物都拍摄清楚。
拍照不做或很少做后期,因为后期制作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客观真实性。
摄影没有固定的程式。主体可以出现在画面中的任何地方,只要拍摄者认为合适就行,主体也不必完整,拍摄者经常只选取主体中最具表现力的某一个局部。
摄影用光也多种多样,只要达到拍摄者的创作要求,什么样的光线都可以采用。拍摄时还经常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以追求高调或低调的画面效果。
摄影者对于景深的要求与拍照者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艺术需要含蓄,那种事无巨细一览无余的拍摄方式缺乏艺术感染力。为此他们不惜花费巨资购置专业相机和大光圈镜头,其目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了让片子拍得“不那么清楚”,这是让拍照者觉得不可思议的。
摄影创作大都需要进行后期制作。摄影师大多有一个共识:前期拍摄的是素材,只有经过后期制作才是作品。
严格来说,摄影是一个广义的词,它应该是包括前期的景物的选取,或模特的选择,景物的拍摄等等,拍摄的过程还有后期制作,包括照片的冲洗和一些特殊的处理,对于相片的组合等等。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
而拍照只是摄影的一个狭义的解释,主要是指运用摄影器材将景物拍摄下来的过程。
其实也不用争论,拍照就是摄影,摄影也就是拍照。摄影的叫法比较文雅,有一点书面语的味道,拍照就是一种通俗的叫法,但两者的实质都是一样的,用照相机拍摄人物或景致。所以我的看法不必一定要区分什么是摄影,什么是拍照。
1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把摄影看做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照相就是一种技术活。
如果把照相比喻为工笔写实,那摄影就该是抽象写意。
下面两张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拍照和摄影之间的区别。
2
另外,这两者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
照相是用照相机把要照的对象翻拍下来就OK了,只要能达到“真”的程度和“像”的效果,就可称为好的照相师傅和好的相片了。
但摄影就不是如此的简单和低级了,拍摄出来的片子如果仅仅同被拍摄的对象“像”的话,那就是垃圾水平的作品。
3
照相可以复制,摄影不可复制。
照相就是克隆,就是复制,就是翻版,就是再弄出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来。
摄影就不一样了,凡是能被称作摄影作品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摄影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的作品可能相差很大。
4
范畴不一。
拍照一般为证件照、集体照、旅游留念照、植物标本照、产品目录照等等,大都属于这个范畴。一般来说,主体居于画面正中,而且要完整,正面拍摄。
摄影没有固定的程式。主体可以出现在画面中的任何地方,只要拍摄者认为合适就行,甚至主体可以不出现在画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