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发和肃降是什么意思

2025-04-14 09:31:1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宣发,是宣发和布散,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

肃降,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

宣发的作用:

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

肃降的作用:

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很好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没有很好的肃降,也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宣发。

扩展资料

宣、肃、降三者的关系:

宣、肃与降均为肺的生理特性。三者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

宣与肃肺气通畅、布散有序,则呼吸正常,有利于肺司职清浊运化及发挥肺的其他生理功能,肺的其他生理功能正常也即利于肺行使清肃功能。从临床用药来看,宣肃药中也有的兼有排除痰浊功效,若痰浊内阻则易致肺气失于通畅,排除肺中痰浊则肺气得通。

宣与降肺气不宣,则气机壅塞,气不通畅,易致肺气上逆。若肺气上逆,输布功能失常,通畅受阻。如哮喘病人常兼有咳嗽之症,故治疗上常麻黄与杏仁等同用,宣通、降气并使,其效也较单一治法好。

肃与降肺气清肃,则气得顺利下降,反之亦然。若清肃之令不行则肺的清净状态受损,肺中痰浊异物停滞,阻塞肺管,以致肺气不得通降。因此临床上化痰药与降气药常同用。如杏仁、枇杷叶配二陈汤为临床常用配伍。

综上所述,肺的宣、肃与降三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是互为影响。分清三者各自特点,了解三者相互关系,利于临症时抓住重点,考虑全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常将宣、肃与降三者有机地配合应用,如临床常用的“三、三、二”方即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便是三者同用的典范。

参考资料来源:肺主宣发

参考资料来源:肺主肃降

回答2:

一、肺主宣发:

是宣发和布散,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

包括三方面作用:

1、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浊气;

2、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3、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二、肃降:就是清肃下降之意.肃降是肺的又一生理特性,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肺的形态“虚如蜂巢”。

包括三方面作用:

1、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2、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3、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很好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没有很好的肃降,也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宣发。

扩展资料:

宣、肃与降均为肺的生理特性。三者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

宣与降肺气不宣,则气机壅塞,气不通畅,易致肺气上逆。若肺气上逆,输布功能失常,通畅受阻。如哮喘病人常兼有咳嗽之症,故治疗上常麻黄与杏仁等同用,宣通、降气并使,其效也较单一治法好。

肃与降肺气清肃,则气得顺利下降,反之亦然。若清肃之令不行则肺的清净状态受损,肺中痰浊异物停滞,阻塞肺管,以致肺气不得通降。因此临床上化痰药与降气药常同用。如杏仁、枇杷叶配二陈汤为临床常用配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肺主肃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宣发

回答3: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由肺气的升降运动来实现的。

肃降:就是清肃下降之意.肃降是肺的又一生理特性,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肺的形态“虚如蜂巢”。

质地轻清松软,虚静而有弹性,为之橐龠,不容异物壅滞,故称为“肃”,即清肃、清净之意。

扩展资料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

宣发与肃降协调,则呼吸均匀通畅,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代谢,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宣发与肃降失调,则见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谢障碍。

如外感风寒首先导致肺的宣发功能障碍而出现胸闷鼻塞、恶寒发热、无汗等症。

同时也可引起肺的肃降功能失常而伴有咳嗽喘息。

宣、肃与降均为肺的生理特性。三者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

宣与肃肺气通畅、布散有序,则呼吸正常,有利于肺司职清浊运化及发挥肺的其他生理功能,肺的其他生理功能正常也即利于肺行使清肃功能。从临床用药来看,宣肃药中也有的兼有排除痰浊功效,例如:桔梗既开通肺气,又有祛痰、排痰的功效。肺的清肃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肺气的宣通,布散。若痰浊内阻则易致肺气失于通畅,排除肺中痰浊则肺气得通。

宣与降肺气不宣,则气机壅塞,气不通畅,易致肺气上逆。若肺气上逆,输布功能失常,通畅受阻。如哮喘病人常兼有咳嗽之症,故治疗上常麻黄与杏仁等同用,宣通、降气并使,其效也较单一治法好。

肃与降肺气清肃,则气得顺利下降,反之亦然。若清肃之令不行则肺的清净状态受损,肺中痰浊异物停滞,阻塞肺管,以致肺气不得通降。因此临床上化痰药与降气药常同用。如杏仁、枇杷叶配二陈汤为临床常用配伍。

综上所述,肺的宣、肃与降三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是互为影响。分清三者各自特点,了解三者相互关系,利于临症时抓住重点,考虑全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常将宣、肃与降三者有机地配合应用,如临床常用的“三、三、二”方即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便是三者同用的典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发

百度百科-肺主肃降

回答4:

宣发与肃降,是指对“肺司呼吸”、“肺主皮毛”、“通调水道”等生理活动的概括。

所谓宣发,就是指肺的宣散与输布功能,以及这种功能所体现的肺与皮毛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通过肺“一呼一吸,消息自然”进行气体交换,将体内浊气宣散至体外。

二、肺气将卫气和津液等布散于周身以温润肌腠和皮毛。

肃降,从字意来理解,就是清肃下降之意。肃降是肺的又一生理特性,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肺的形态“虚如蜂巢”,质地轻清松软,虚静而有弹性,为之橐龠,不容异物壅滞,故称为“肃”,即清肃、清净之意。又肺居胸中,如“华盖”以覆诸脏。

因而,不论吸入的是清气,还是“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的水谷精微之气,都以下降为顺,若“雾露之溉”,方能布散全身。因而,“降”是概括气与水液等物质在肺气主司下的趋向,与“肃”是互为因果的。正是由于肺气保证津气不断下降,才能维持肺内清肃的环境。

正因有清肃的环境,肺气才能下降,津气才能得以下行,“通调水道”以使水津“下注膀胱”,促进和维护水液代谢。因此,古人称“肺为水之上源”。

总之,发与肃降,是肺生理功能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生理上两者是相互协调的,病理上两者也是相互影响的。

扩展资料:

宣、肃与降均为肺的生理特性。三者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

宣与肃肺气通畅、布散有序,则呼吸正常,有利于肺司职清浊运化及发挥肺的其他生理功能,肺的其他生理功能正常也即利于肺行使清肃功能。从临床用药来看,宣肃药中也有的兼有排除痰浊功效,例如:桔梗既开通肺气,又有祛痰、排痰的功效。

肺的清肃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肺气的宣通,布散。若痰浊内阻则易致肺气失于通畅,排除肺中痰浊则肺气得通。

宣与降肺气不宣,则气机壅塞,气不通畅,易致肺气上逆。若肺气上逆,输布功能失常,通畅受阻。如哮喘病人常兼有咳嗽之症,故治疗上常麻黄与杏仁等同用,宣通、降气并使,其效也较单一治法好。

肃与降肺气清肃,则气得顺利下降,反之亦然。若清肃之令不行则肺的清净状态受损,肺中痰浊异物停滞,阻塞肺管,以致肺气不得通降。因此临床上化痰药与降气药常同用。如杏仁、枇杷叶配二陈汤为临床常用配伍。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肺主宣发

参考资料2:百度百科-肺主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