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类型:
1、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小说,如《诗经》、《楚辞》;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南北朝时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2、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中国戏剧
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4、语言文字
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和平话土话。
5、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举例:
1、时节季令: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2、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3、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楚辞》、;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南北朝时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如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4、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千层底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统文化
一、关于传统文化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就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古代人已将中原地区的华夏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
近代以降如严复、李大钊1893-1988,广西桂林人,中国现代思想家和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坚持讲真话,以1953年与毛泽东公开“争”而为人所知,对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的阶级斗争也不完全赞同,1970
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衍变、丰富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和独特的经济社会土壤里完成的,因而大致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而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属于河谷型的。
第二种意见按照观念文化与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等,认为中国文化属于农业文化的类型。
第三种意见,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走过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其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在其发展期,是儒、道、法、佛并行,虽然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但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制文化。名田制是秦汉时期以军功爵制为基础的,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制定的有关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制度。
1 梁先生认为,“文化亦可以说是一民族生活的样法”,亦即“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所有人类的生活大约不出这三个路径样法”:其一,“本来的路向: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其二,“遇到问题并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的调和罢了”;其三,“遇到问题,他就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时他既不像第一条路向的改造局面,也不像第二条路向的变更自己的意思,只想根本上将此问题取消”,并认定西方人“所走的是第一条路向”,“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是走第二条路向”,“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是走第三条路向”。
唐龙朔元年(661),惠能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此,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统一性与延续性
作为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虽然在产生年代上比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略晚,但是不管是楔形文字还是圣书字,都已经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只有汉字在经历了四千年的漫长历史以后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依然为我们所沿用,而且还将长期地使用下去。
以前的研究者大多把汉字和古埃及圣书字以及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一起视为表意文字。但是表意文字并不能完全概括汉字的全部性质。这是因为,占汉字80% 以上的形声字,是表意表音的文字。例如“婚”、“姻”二字,左边的“女”是表意的部分,右边的“昏”、“因”是表意的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汉语中还有一部分词,本来没有专门记录它们的符号,而是借了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充当。例如用本义是胡须的“而”字,记录汉语中与之读音相同的连词“而”。在这种情况下,汉字已经完全是表音文字了。所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
半期,国内便有学者提出,汉字的性质应该是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
东汉学者许慎提出的“六书”说,是最早从科学角度对汉字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系统地阐述了“六书”的条例,指出“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采用许慎的“六书”名称。 形声字是最具造字能力的一种造字法。在《说文解字》所收的近万字中,80% 以上。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比例已超过90%。
我国文字源远流长。所谓远古时代伏羲和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反映出我国文字产生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现,与汉字起源有关的资料,一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良渚、马家窑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刻画记号;一是原始社会晚期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象形符号。古文字学家以前以为大汶口遗址(约在公元前
3000年-前2500年之间)出土陶器的刻画图像该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刻辞。甲骨文是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殷墟出土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称殷墟甲骨文字。它是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曾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首先发现并收集的,经当时的学者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研究,确定这是殷代的一种文书,记录着殷王朝的许多事迹,是研究殷代历史的珍贵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有二十多万片。
对过去的“中国”拿破仑曾说:“不要唤醒酣睡的巨人”。英国人打败了拿破仑,马上就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苏醒了。
由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组成的东亚,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民族的活力、勤奋、勇气、聪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部毫无逊色。??并且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
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有资格成为实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英)阿诺德.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第1版,第291—295。)
“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是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同上书,第289页)
这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阿诺尔德·汤因比和日本宗教和文化界著名人士、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在探讨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时讲的几段话。
中国文化具有连续的统一性特征,又具有一元的连续性特征。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聚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能够不受外部的影响,独立地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具体表现如下:
(1)政治的统一
广川儒生董仲舒以深厚的儒学修养起而应对,献“天人三策”,系统阐述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的天人感应理论,他在《举贤良对策三》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治制数变,
商周时期开始,中原农业经济逐步占据主流,农业文化同化、融合其他文化,从而促成了人们重视现世人事的实用理性精神4。所以从西周开始,人本的宗教意识开始取代神本的宗教意识,故《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祀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孔子也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历史上虽也曾有神和宗教,但都是一定条件和范围内的信仰,一旦神权超过君权,则会受到无情剿灭。所以中国文化注视的是人间的是非,追求的是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及道德法则,对于来生,很少加以关注,所以古代文明初期,即没有经历过神权国家阶段,进入中世纪以后,也没有出现欧洲那样的基督教神权统治。 (2)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殷周之际,中国就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5,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孔子提出了重民富民的观点,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老子也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的倾向。 《华严经》“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左传》通过人物言行所表现的进步思想是很显著的。首先是民本思想,例如卫人逐其君,晋候以为太甚。师旷说:“或者共君实甚。??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纵)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襄十四年),表面上似乎没有摆脱天道鬼神的观念,但实际上却是根据人民利害来发表他的政见的。这正如他论石言一样(昭八年),都是借题发挥,给统治者敲了一下警钟。然明对子产问为政说:“视民如子,见不仁者,如鹰之逐角鸟雀也。”(襄二十五年)逢滑对陈怀公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哀元年)
3、重群体轻个体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庭本位,家既是人生活的依归,也是人格生长的母胎,血缘在中国伦理中,不仅是一种基本的人伦关系,也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前提,个体首先是家庭的成员,然后才是社会的公民,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往往把家庭看得比个人更重要,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注重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即“尽伦”。对家族的热爱,进一步延伸为对国家的忠,当不能两全时,则忠为重,即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在家尽孝,在外尽忠。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3)追求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把人作为与牲畜、动物相对待的整个的“类”来理解6,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因而把人的个体价值归结为社会价值,以社会标示个人,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因而强调推己及人,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与牺牲。
4 先伊尹的“天难堪,命靡常”(《咸有一德》) 之说,后来的周统治者也据此得出了“天不可信,我道唯宁王德延” (《君奭》)的结论。荀子,“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5 《尚书》所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6荀子《王制篇第九》中说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君者善群也,君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
4、重人伦轻自然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不把外在的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来研究,而作为一个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来体验,结果是不注重探求自然规律,只重注履行人伦关系、道德义务。
5、崇老尚古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是以上古的“黄金时代”为价值取向,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作为最高的人格理想,以宗法社会传统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人们总是回头过去寻找社会理想,法先王之道,复“三代”之礼,把上古三代时期氏族社会的生活图景,当作最高的社会追求和理想境界。所以儒、墨、道、法各家皆法先王以重其说,借先王以推行其政治理想。所以不但《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理想是假托孔子之口对孔子以前社会的追叙,孟子亦曰:“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而且先秦诸子中,儒家的其他人物也是言必称尧、舜,道家言必称黄帝,墨家言必称大禹,农家言必称神农,正如侯外庐先生所说,“他们穿着古衣裳,说着古言语,而企图说明未来世界的自己的憧憬与梦想。”不仅如此,即使是秦汉以降,《吕氏春秋》言及“公则天下平”的社会理想,仍托始于“昔先圣王之治天下”的时代。
6、《列子·黄帝篇》中虚构的“华胥氏之国”也被说成是黄帝昼寝而梦的神游之地,阮籍同样也是把自然主义的理想遥寄于“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养生”9的洪荒之世,鲍敬言所提出“无君无臣”的理想更被置于“襄古之世”。
7、艰难的留学之路 1901年庚子赔款后,美国利用赔款资助中国留学,直到此时中国人仍把留学看作一件很丢人,很可怕的事儿。第一批留学生计划招收120人,但很少有人报名,所以只好作为一项政治任何分配到各地,即使如此,也难以招到学生,只好又到东南沿海等一些思想相对开放的地区招收,最后又从香港招收一些学生才勉强完成任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害怕留学,据传说,留学生出国后要剥皮,然后换成狗皮,以便展览。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工程师师詹天佑是在谢姓邻居答应将女嫁给天佑时,詹父才答应儿子出国的。
所以中国长期以来,只有理藩院而无外交部,和六部中的“礼”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直到明朝还保有“四夷馆”,负责外交翻译等一些事务,即使如此,仍难满足需要,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就是请二位传教士作翻译。清朝五口通商后,才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也并非专职,先由两广总督兼任,后由两江总督兼任,而北方与沙俄的关系则由伊梨将军与黑龙江将军兼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仍拒绝英法在京设立公使馆,最后,万不得已才依照俄国的方式设立“留学生馆”,指示外国公使“不必年年跋涉”。1860年,外国人攻入北京后咸丰帝逃往热河后,恭亲王奕诉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处理“外交事务”时,咸丰帝仍建议“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但仍为临时性机构,长官也由军机大臣兼任,而与之并存的还有南北洋大臣,其办公场所也较其他六部简陋,直到义和团运动以后,1901、2、24才在英国设立常驻的对外机构,建立驻外使馆。
林则徐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仍然认为英国人腿不能屈,所以只要中国士兵每人手握一根竹杆,就可打败英军;而杨芳认为英国的人所用炮船为“邪术”,主张“以邪制邪”,就扎上竹排,内放各种秽物,特别是女性用品以破敌。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虽是第一批介绍四方情况的书籍,以“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仪”而受到人们的批评,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仍称人为“夷”,也仍有人批评他们有“用夷变夏”之嫌。
义和团称传教士为“大毛子”,中国的“教徒”为“二毛子”,用洋货的人“三毛子”等,以至于“十毛子”,认为通过练拳可以刀枪不入,慈禧太后竟也信为以真。
总的来说,春秋时的众多民族,有的与华夏融合,如东夷;有的则急剧壮大,和华夏诸国分庭抗礼,如楚国,就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称霸一方的。若从这一时期民族斗争的总体趋势来看,以北狄和楚对华夏的影响最大。北狄南侵中原,楚向中原扩展,构成了春秋时期中原华夏诸侯国的两支强大的对抗力量,为此,《春秋公羊传》记载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春秋是中国各民族第一次大融合时期,各民族的融合是以华夏族为主体,以各大国为中心而实现的。中国民族在经过春秋两百四十余年的发展后,进入战国时代。之后,中国各民族及其相互的关系又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有的强大,有的消亡,有的与他族融合,有的沿袭旧称,有的启用新名,但无论怎么变化,各民族仍在中国大地上交错共居,互相依存,迁徙往来,逐渐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与人的和谐。中国哲学向来不认为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关系,而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应互助合作。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强调以义生利,勤劳敬业。义利观构成了儒家经济论理在生产行为方面的价值取向。与以义生利相衬托的是人们的工作态度,早在源点时代一勤劳敬业精神就是令人赞赏的美德,并衍生化为社会共识,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儒家文化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倡庄重自制,重视教育感化,追求技能,提倡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很少强调私利,这就形成了追求群体的和谐和有效率的发展,表现出比个人主义文化的更大的优势。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一旦与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相结合,特别是同体现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西方观念相结合,就可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这方面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证,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处于中华文化辐射圈内,都与中国文化有不解之缘。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这里,悠悠古韵与勃勃生机是有机结合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网络化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一套具体的做法和合适的路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五四以来在文化方面总的看是破的多,立的少,从近百年来的文化讨论来看,一些相同的主题几乎过几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传统——重建传统——再批判传统——再重建传统里兜圈子。结果是,在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要从娃娃抓起,从最基础的典籍着手,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和规范做起,在文化建设方面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
生活化。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常生活规范。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
社会化。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教育化。使中华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
网络化。要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需要具体分析。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必须坚持——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必须抓住和利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与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出人才出精品,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推进文化观念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文化业态创新,文化机制创新,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