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和地级市不一样,地区是说的是一个地方,多指规模或者方位,地级市说的是城市的标志等级。
地区,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地位与地级市相同,属于地级行政区,是中国大陆的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地级行政区域,区域内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县级市。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地级市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既设市辖区,又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此类地级市占绝大多数。
2、只设市辖区,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如乌海市、南京市、厦门市、莱芜市、武汉市、鄂州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海口市、三亚市、克拉玛依市。
3、既不设市辖区,又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这些地级市下面直接辖乡级行政区,俗称“直筒子市”;如东莞市、中山市、三沙市、儋州市、嘉峪关市。
设立标准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地级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州",和明清时期的"府",下领县和散州(相当于今县级市)。它是一种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单位,由一级行政单位的省(元明清时期称省,唐宋时期称道或路)所直领。
民国初期,废府存县,各省置道,原府所辖各县划归于道,改省、府、县三级制为省、道、县三级制,1927年废道,改为省、县(市)二级制,并在原府治所在县,分出县城设市,地位与县平级。
1932年,中华民国开始于省与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属于准行政区划单位,其管理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省政府派出机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改行政督察区为专区,1971年又改专区为地区,1980年代,地区与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为当今地级市之肇始
参考资料:地级市-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地区-百度百科
地区和地级市不一样,地区是说的是一个地方,多指规模或者方位,地级市说的是城市的标志等级。
地区,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地位与地级市相同,属于地级行政区,是中国大陆的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地级行政区域,区域内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县级市。
中国的城市级别除四个直辖市外,大致从高到低分为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包括县级市和普通县)。
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级别的市。地级市为省辖市,下分为市辖区和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往往代管县级市,形成“市管市”,引起很大的争议。
拓展资料:
地级市接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如苏州、无锡、常德等。
地级,就是省级下辖的一级政府,一般都是市。
县级,以前的县一般没有市的称号;后来因为一些县人口多,或经济实力强,还有就是离地级市中心远,事实上成为经济独立的个体,为了更好地发展,都想要一个“市”的称号(国外一两万人的城市就可以建市,选个市长),但升为地级又不可能,所以出现级别不变(仍为县级,归地级管)称号为市。
地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级行政区划之一,因其行政建制为地区级别的“市”,故称“地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在于地级市归省管、县级市归地级市管。
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行政区,按照1982年宪法的规定,中国大陆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市与县一样同属二级行政区归省直辖。也有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属一级行政区。
1、直辖市:指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特大城市,人口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与省、自治区相平行的一级行政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下设区和县。
2、副省级市。百万人口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行政级别上享受副省级待遇的特大型城市。副省级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和国家计委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
3、地级市:是与民族自治州相平行的特殊行政区,一般均设区和县。
4、县级市:是与县、民族自治县相平行的二级行政区。一般不设区。为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互助,中国两次推行市管县体制,第一次是从1958年开始,到1959年全国辖县的市有50多个,管辖的县达240多个。第二次是1982年12月提出改革地区体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目前,全国共有283个地级市,369个县级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市
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级别的市。地级市为省辖市,下分为市辖区和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往往代管县级市,形成“市管市”,引起很大的争议。
地级市接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如苏州、无锡、常德等。 [编辑本段]地级市有几种情况
1、管县的地级市,目前占多数。
2、不管县的地级市,这里又分成两种情况,
2.1 设区的市,目前有厦门、深圳、珠海、佛山、海口、武汉、鄂州、莱芜、乌海、克拉玛依等。
2.2 不设区的市,直接管辖乡镇,目前只有东莞、中山、嘉峪关、三亚等四个市,俗称直筒子市。 地区指设立行政专员公署指导工作的区域。
地区指行政地位介于省和县之间的行政区,之前相关称呼为“专区”,属于第二级行政区划。这一层级的区划在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为“道”,但道辖域广;之后改道制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区则改称为“专区”,1970年开始将“专区”改称为“地区”。与地区行政地位相同的行政分区改称“地级行政区”,取代原“专级行政区”(专区级行政区)。1983年推行地级行政区划改革以前,除了自治州以外,地区作为“地级行政区”类型,属于虚级,之后演变为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 行政长官: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地区行署专员; 行政地位:介于省和县之间,属于准行政区; 行政机构:地区行政公署、盟公署(地区行署)
地区和地级市不一样,地区是说的是一个地方或者城市代指,多指规模或者方位,一个说的是城市的标志等级。
地区,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地位与地级市相同,属于地级行政区,是中国大陆的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地级行政区域,区域内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县级市。
中国的城市级别除四个直辖市外,大致从高到低分为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包括县级市和普通县)。
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级别的市。地级市为省辖市,下分为市辖区和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往往代管县级市,形成“市管市”,引起很大的争议。
地级市接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如苏州、无锡、常德等。
省级市其实就是直辖市。直辖市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这四种行政单位都是省一级的,
中国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和重庆市。
县级市由地级市代管,是属于地级市的。比如说苏州是地级市,张家港是县级市,张家港是属于苏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