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个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在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监护人能不能继承财产,要看以下两个各方面:第一、死者生前有没有留下遗嘱,如果有,那么遗嘱中有没有他的份额,自书遗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法定继承权了。第二、如果死者没有立遗嘱,那要看监护人是不是被继承人法定第一序位继承人,包括死者的父母,子女,配偶;如果不是,那是不是代位继承人,也就是第一顺位继承已经死亡,而作为子女代位继承人;如果不是,而死者还有其他的第一序位继承人,那他就没有权利继承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符合继承条件的,可以继承精神病人的财产。财产的继承顺序要按照规定的顺序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关于继承的其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首先,继承必须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
第二,根据《继承法》第十条规定: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十四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第三,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所以,如果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其配偶、父母、子女,当然具有继承权。
如果监护人是《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第(四)(五)项的,还需要看被继承人是否有其他继承人,但监护人可以依据继承法第十四条要求分得适当遗产。
有继承权。继承的原则是有遗嘱的,按遗嘱处理。如果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处理。只要其母亲的遗嘱是真实的意思表示,遗嘱就有效,至于被继承人的精神状况不影响继承。法定继承只要求血缘关系,子女有法定继承权。只是没有尽到赡养义务的,其他子女可以主张少分或不分。
老父亲有法定的继承权,他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以及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姐姐虽然不是法定的继承人,但她属于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得适当的遗产;
儿子属于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当他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法律依据:《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三条第三款、第四款和第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