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时辰的关系~~?

五行与时辰的关系(注:内容要详细。)
2024-11-19 12:19:4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扩展资料:

对应关系: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阳木克火,阳火克土,阳土克金,阳金克活水,阳水克木

木生火:木干暖生火;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土藏矿生金;

金生水:金销熔生水;

水生木:水润泽生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回答2:

5行:
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时辰的5行: 金行``申时`酉时``最旺`
木行``演时`卯时``最旺``
水行``子时``亥时``最旺`
火行``巳时`午时``最旺``
土行``丑时`辰时`未时`戌时`最旺```

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回答3:



五行与时辰的关系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

时辰的五行:
金行:申时`酉时``最旺`
木行:演时`卯时``最旺``
水行:子时``亥时``最旺`
火行:巳时`午时``最旺``
土行:丑时`辰时`未时`戌时`最旺```

时辰与动物生肖有关:

时辰

时间

配上的动物及原因

子时

23:00~1:00

鼠,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丑时

1:00~3:00

牛,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

寅时

3:00~5:00

虎,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时

5:00~7:00

兔,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时

7:00~9:00

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时

9:00~11:00

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时

11:00~13:00

马,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时

13:00~15:00

羊,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时

15:00~17:00

猴,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时

17:00~19:00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时

19:00~21:00

狗,狗开始守门口。

亥时

21:00~23:00

猪,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回答4:

根据周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