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因为曾孙和重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第四代人三世孙,称为曾孙。在口头语中多将“曾孙”说成“重孙”,也叫重孙子。
曾孙出自《左传·昭公七年》:“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史记·孝武本纪》:“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晋书·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
辈分,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指在家族、亲友的长幼先后中所居的地位。也指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主要分为长辈(高祖辈、曾祖辈、祖辈、父母辈等)、平辈和晚辈。亦作“ 辈份 ”。
扩展资料:
曾孙以下的成为是:
1、四世孙--玄孙
出自《尔雅·释亲》:“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 郭璞注:“玄者,言亲属微昧也。”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昭梿《啸亭续录·三元》:“嘉庆庚辰中三元陈继昌,广西临桂人,系文恭公之玄孙。”
2、来孙--五世孙
出自《尔雅·释亲》: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kun)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3、晜孙--六世孙
《尔雅·释亲》:“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4、仍孙--七世孙
《尔雅·释亲》:“晜孙之子为仍孙。”《旧唐书·白居易传》:“ 白居易字乐天 ,太原 人。 北齐 五兵尚书 建之仍孙。”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此帖流传至於智永 , 右军仍孙也。”
5、云孙--八世孙
云孙,辈分名,礽孙之子。
6、耳孙--九世孙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又引李斐曰:耳孙﹐曾孙也。又引晋灼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
据《平纪》及《诸侯王表》说梁孝王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晋说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按《类篇.耳部》:晜孙之子为耳孙。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辈分
称为“重孙”:
“孙子”和“重孙”只对老人而言,健在人世的老人为第一代。儿子(第二代)结了婚生下第三代子女,称“孙子”,而孙子长大结婚生下第四代子女,称“重孙”,只要老人还健在。
也就是说,儿子的儿子生下的儿子,是老人的重孙,孙子女叫“爷爷奶奶”,重孙子女叫祖爷爷、祖奶奶。
曾孙:儿子的孙子,或称 孙子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