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2024-11-29 21:36:1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初中时期,由于学生的身体发育还没有完成,此时的他们相对于成人而言还比较弱小,更需要我们的保护与爱护,也更需要法律的保护。所以在初中时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对于他们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丰富日常学习生活、增加社会知识以及拓展社会视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初中《思想品德》科目就为我们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的一些见解,旨在为实现学生法制意识的逐步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法制教育打好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相当于是给了学生一把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思想品德由于科目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想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教学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法制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自主对于学习有一个倾向性。比如教师就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用案例的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授,例如在教学《一念之差》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要列举一些近些年来的青少年犯罪案例,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的人物事件来让学生认识到很多时候犯罪就是一念之间,一个冲动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品德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二、充分利用课本知识,为法制教育寻找依据
课本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品德课的一个基本载体。现行的品德课本都有是由知名的专家、学者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制定的,可以说是初中生品德教育的金科玉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根据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其中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将品德课教好。例如在教学《一念之差》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主要内容:诱惑有美好的诱惑和邪恶的诱惑之分;我国法律规定:吸毒违法,贩毒有罪;战胜敌人的前提是要战胜自己。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内容了解国家法律、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制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就在书本之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善于联系实际生活,为法制教育丰富素材
品德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对于品德知识的教学、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予以运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联系实际生活,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有要学的知识,同时学习的知识也能够运用到生活中,进而实现他们对于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某个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练习自身的实际去进行讨论、评价,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等等,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来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学《一步之遥》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要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让学生认识到大错是由小错一步步积累而来的,从一定程度上讲,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地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法制内容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
四、重视学生学习体验,为法制教育丰富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以便能够引导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新课改以来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笔者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只有学生对于知识有一个切实的体会,才能够对于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也会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情感积累都会有一个新的提升。例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我们,我们会怎么处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引导学生通过自身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
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为法制教育巩固成果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的学习能够及时的得以运用,在巩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