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明末清初的历史

2024-11-16 12:50: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最全的

  1583-1587年科尔沁翁阿岱等攻打了满人的哈达部。

  1593年为灭女真,嫩科尔沁右翼翁阿岱、左翼芒古斯、明安等科尔沁王和一些反建洲的女真人组成联军向诺尔哈赤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九部联军之战,在和诺尔哈赤为首的建洲女真第一回和的较量当中蒙古人就以残败告终~就这样嫩科尔沁部成了第一个向自元灭以后向女真人开战的蒙古部落,当然也是第一个战败的,从此以后蒙古人就在无狭余时间和精力来限制女真人的崛起了。
  1594年内喀尔喀部落老萨同科尔沁明安遣使通聘诺尔哈赤。(内喀尔喀是继嫩科尔沁以后又一大与爱新国建立联盟的蒙古政治集团。)
  1604年,年少的林丹汗继承蒙古大汗位,称呼图克图汗。
  1605年内喀尔喀巴约特部恩格德尔台吉与爱新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1606年还是此人引领内喀尔喀五部使者到建洲女真引驼马,并给诺尔哈赤上汗号。
  1612年诺尔哈赤与科尔沁的明安连姻,从此后科尔沁与女真人联合变成为可能。
  1614年内喀尔喀扎鲁特贝勒钟嫩以女妻诺尔哈赤子大贝勒代善,不久内齐汗以妹妻爱新芒古尔泰贝勒。
  1616年诺尔哈赤建立爱新国(AISIN GURUN,满语,意为“金国”,为了区别历史上的女真金朝,也称后金)。
  1619年,爱新国取得击败明军的萨尔浒大捷。
  1619年爱新国攻占开原后,继尔又攻下铁岭,但此两城是东蒙古与明朝进行贸易的互市。爱新国此举必然遭东蒙各部的报复,随后科尔沁与内喀尔喀的弘吉拉特和扎鲁特组成联军,去攻打在女真人手里的铁岭,结果联军在次残败。而且还被爱新国俘虏了众多东蒙首领,此役在历史上的影响重大。最重要的是爱新国在此役俘虏了内喀尔喀的宰塞,并把此人扣为了人质,以此来威胁诱惑内喀尔喀诸部,并离间其与察哈尔的关系。最后内喀尔喀以一万牲畜的代价(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换回了宰塞。通过此役诺尔好赤有效的钳制了内喀尔喀诸部,更稳定了与嫩科尔沁部的关系。
  1619年8月趁爱新国灭叶赫部之际明安三子又掠夺了爱新国俘虏的牲畜。
  1919年11月1日在爱新国与东蒙各部汇聚噶尔察莫冈干塞忒勒黑,此次会盟以后正式确立了爱新国与东蒙各部(科尔沁、内喀尔喀等)对共同敌人的攻守同盟关系。
  1621年爱新国攻陷辽阳、沈阳,正式成为了能抗衡明朝、并威胁蒙古的新兴政治力量。
  1621年,察哈尔本部出现裂痕,察哈尔8大部里的兀鲁特部达尔汉巴图鲁台吉以及明安(并非科尔沁的明安,而是察哈尔无路台吉的后人)等十名台吉因对林丹汗不满。率领所属部落投奔女真。
  1622年-23年间传来内喀尔喀与察哈尔要联合征伐科尔沁的消息,诺尔哈赤向奥巴致书建议组成反察哈尔联盟。
  1623年林丹汗征讨嫩科尔沁部。这种为渊驱鱼的做法,最终使得东蒙古各部落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更给了女真人向蒙古各部渗透和控制的可能。
  1624年爱新国与科尔沁部正式联合成立反察哈尔联盟。
  1625年林丹汗亲征科尔沁部奥巴,诺尔哈赤派病解围,进一步巩固了反察哈尔联盟。
  1626年诺尔哈赤授(注:不是封)奥巴以土谢图汗名号(注:是汗,而不是王,至此在反察哈尔联盟的科尔沁与满洲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平等的),并妻之以女,建立了姻亲关系,使科尔沁成为爱新国最忠实的“盟友”。
  1926年四月由于内喀尔喀诸部从明朝那里领取了可观的赏金后便断绝了与爱新国的关系,并堵截爱新国的使者。于是爱新国以武力相对(科尔沁部落并没有参加此次战役,甚至还帮助内喀尔喀诸部),其覆盖面为巴林、巴约特、乌齐叶特三部,10月又重创扎鲁特部,几乎与此同时林丹汗也趁火打截,开始兼并内喀尔喀诸部,爱新国与察哈尔同时攻打内喀尔喀,无疑等于巨石压卵,战争的结果导致扎鲁特、巴林两部逃亡嫩科尔沁(这也是为何内喀尔喀诸部里惟有这两部能在其后延续的原因),巴约特被爱新国所并,其余两部(乌济叶特与弘吉拉特)则被灭。蒙古草原的一大政治集团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林丹汗的兼并内咯尔喀的行为必然唇亡齿寒。
  1627年继兀鲁特之后,同为察哈尔八大部里的奈曼与傲汗两部投奔爱新国。
  1627年(下半年)奈曼与傲汉的两大宗支投奔爱新国后,迫使林丹汗率主力鄂脱克西迁,西迁时苏尼特、乌朱穆沁、蒿奇特(浩齐特的属部的一部分)等部因不满林丹汗统治,越过翰海投奔喀尔喀部左翼车臣汗部,而察哈尔八大营里的阿喇克绰特部留驻于旧牧地,并未西迁,于是在第二年(1628)被爱新国所灭(注:此次战役非常重要,在下我将具体解释—嫩科尔沁此次没有参加连军),至此,察哈尔八大部(浩齐特、苏尼特、乌朱幕沁、克什克腾、阿喇克绰特、兀鲁特、傲汉、奈曼)里的兀鲁特、傲汉、奈曼三大部投奔爱新国,而阿喇克绰特部被灭,苏尼特、乌朱幕沁、甚至部分浩齐特属部(浩齐特,是是8大部里最强大的一部—大汗本部,蒙名:HUUCHID)投靠了喀尔喀的车臣部。从此察哈尔一落千丈,以无实力在和爱新国正面交锋,从此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1627年9月奈曼部奥齐尔台吉出征察哈尔,杀百人。
  1627年林丹汗的被迫西迁,导致喀喇沁部离散,土莫特首领博什克图汗退入河套地区,部众藏匿山野。年底喀喇沁部联合了一些右翼额脱克发起了对察哈尔部的反击,一度占领了库库和屯,但很快被林丹汗击溃。蒙古人在生死关头却消耗着自己最后一点的力量。
  1628年在爱新国征灭阿喇克绰特部后(这场战役由于嫩科尔沁部没有参加,于是爱新国也未能在扩大战争的范围),与此同时喀拉沁部也和爱新国建立了联盟(此时喀拉沁万户已经在林丹汗凌厉的攻击下已经陷入非常危险的境界),正式参加反察哈尔联盟。东土莫特直到1629年才归附爱新国(由于距离较远些),从此以后喀拉沁万户实际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成为爱新国的附庸。
  ( O6 p" ]9 x# e$ y8 H* E* u2 l0 S0 v
  PS:至此,爱新国不但成功的孤立了林丹汗,而且还大大的削弱了林丹汗的实力,并把林丹汗赶到了西面,于是眼下的最大问题就成了如何在反察哈尔联盟里争夺真正“主子”的地位~。征讨阿喇克绰特部在对嫩科尔沁部与爱新国的关系史上,有重大意义。嫩科尔沁部在接到爱新国要求会兵攻击察哈尔的召书以后并没有和爱新国的军队会师,而是擅自行动在察哈尔的阿喇克绰特部的边境附近“象征性的走了一圈后回了老家”——皇太极闻之大怒(〈旧档〉第六册2840-2841页,〈老档〉太宗一,177页),很明显这是一种变相的通风报信的行为,虽然阿喇克绰特部并没有在随后逃脱厄运,但是由于嫩科尔沁部变相的抱信行为,使得阿喇克绰特部提早警觉,并让正在西迁的林丹汗觉察到从后方来的危机,更由于嫩科尔沁部没有参加爱新国的联军,使得皇太极不能在灭阿喇克绰特部以后乘胜追击林丹汗,何况皇太极如果真追击林丹汗,万一在其后方的科尔沁人与察哈尔联合,这样爱新国将陷入背负受敌的不利局面,自己的老家也肯定将被科尔沁掏空,所以形势迫使他没有进行更深一步的行动,这样就给正在西迁的林丹汗提供了喘息的机会,毕竟科尔沁的目的也仅仅是保全自己,而不是要灭察哈尔。自反察哈尔联盟成立开始嫩科尔沁首领奥巴就与诺尔哈赤开始明争暗斗来争夺此连盟里的主动权,可以说在诺尔哈赤时期算是打了个平手,那时嫩科尔沁部与爱新国都只是平等的联盟关系,但是皇太极跟其父比起来更具英谋也更具攻击性,他继位后逐渐掌握了联盟的主动权,上面提到在第二次反察哈尔联盟对察哈尔部用兵时,科尔沁部没有参加,虽然这样可以说减轻了察哈尔人的压力,但是却在客观上巩固了爱新国在此联盟里的地位。由于这次对察哈尔的讨伐嫩科尔沁部并没有参加,使得这次参加行动的其他反察哈尔联盟里相对弱小的成员:奈曼、傲汉、(内)喀尔喀(指巴林和扎鲁特)、喀拉沁部通过此次战争被怀柔到了爱新国一边,〈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一月15日条记载:科尔沁、傲汉、奈曼、(内)喀尔喀、喀拉沁五部落,尽入满法——这是在科尔沁部落没有参加连军时,爱新国立的一条法律。这条法律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此律条的真正意义为以上所提诸部将和爱新国成为主仆关系,“尽入满法”的另一个意思是要受带满法的制约,也就是说要受到皇太极的调遣,爱新国利用这次嫩科尔沁部没有参加联军行动的有利时机,在此次战役中对除科尔沁以外的其他反察联盟的蒙古部落充分实施了这个权利,也就是说爱新国在次战役以后最起码可以对除嫩科尔沁部落以外的所有反察联盟的蒙古部落充分实施这项权利,且还让这些部落首领承诺战时听从爱新国调遣,等回师以后,皇太极做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遣使往奥巴处,严厉谴责了自九部连军以来嫩科尔沁部以种种借口与机会来反对爱新国,不断的破坏反察哈尔联盟的行动,甚至还暗示其他反察连盟的部落都将以“反察联盟的利益”誓死孝忠爱新国,必要时爱新国会动用武力等来威胁奥巴(〈旧档〉第六册2846-2852页,〈老档〉太宗一,181-185页)。奥巴见势无奈于天聪三年一月亲自“来朝谢罪”(〈旧档〉第六册2852-2860页,〈老档〉太宗一,185-191页)。就这样皇太极以强大武力使奥巴屈服。自然嫩科尔沁部也就入了“满法”,从此以后蒙古人和满人正式成了主仆关系,皇太极退一步却进两步……当然在南蒙古的事儿搞定以后,南蒙以北的AR MONGOL诸部(指嫡系各黄金家族部落-其中有URAD、DURBUN HUHED-现在乌盟的四子王,MUUMIANGAN,AR HORCHIN等四部为左翼科尔沁王BOLNOI的后代属部-NUUN HORCHIN也为BOLNOI后代的属部,AVAG AVAGNAR为CHINGIS的弟弟比勒古台的后代属部,UUNNIUD、YISUD、HARCHERIG为成吉斯汗三第哈赤温后代的属部),成为了爱新国新的猎取对象。
  1629年为了拉拢AR MONGOL诸部,皇太极以探亲的名义派遣早先投诚爱新国的察哈尔诺颜昂昆绅杜棱前往阿巴噶、阿巴噶那尔等部通好,献马十匹,从此阿鲁部开始于爱新国交往。————《清太宗实鲁》卷三。
  1630年,阿鲁阿巴噶(阿巴噶)、阿巴噶那尔、翁牛特、阿鲁科尔沁四部的济农、台吉们派使通好爱新国。——————《满文老档》(下)第1084页。 8 C. m& I2 S. A0 v
  ' f0 h1 g2 x7 m. I
  1630年3月24日在于爱新国结为同盟的誓书里出现了里翁牛特、阿鲁科尔沁等首领的名字。
  1630年4月11日阿鲁部落四子部落率部归爱新。——见《太宗实录》卷七。
  1630年的4月27日阿鲁的伊苏特部被察哈尔所败,又赶爱新国使臣察汉喇嘛游说,于是投奔爱新国。这样本属于翁牛特属部的伊苏特部也正式归附了爱新国。——见《太宗实录》卷七。
  至此阿鲁诸部的大部都于爱新国建立了联盟关系。都已经有了于察哈尔为敌的意像。
  1631年春皇太极开始策划和实施征讨察哈尔部的行动,但是由于嫩科尔沁奥巴以蒙古马不中用等理由拒绝了随爱新国出征的要求。这样又给予了林丹汗喘息的机会。—〈藩部要略〉卷一。
  自然征讨察哈尔的事宜,不得不推迟到来年进行了。——见《旧满洲档》3425-3426页。
  1631年察哈尔逃人带来了林丹汗得到明朝赏赐后由哈喇汗(进正蓝旗境内)一带往东北一代移动,试图拦截阿巴噶济浓投奔爱新国,并伺机抢掠翁牛特与四子部的消息。——见《旧满洲档》3442-3443页。
  1632年初为防止嫩科尔沁部奥巴在找理由推辞出征而耽误对察哈尔的行动,皇太极专门对其上书敦促,并让其调整驻地。——〈满文老档〉太宗2,596页。
  1632年四月在精心准备后,皇太吉开始征讨察哈尔部。此次西征直到归化城,又入明边,导致察哈尔的彻底崩溃,在次迫使林丹汗西迁到今天青海境内。——见《满文老档》天聪64月初九日条、十三日条。
  1633年阿鲁蒙古哈萨尔科尔沁部后代属部的的乌喇特和毛明安(今天达貌旗的MUUMIANGANCHUUD)正式归降爱新国。
  d1634年林丹汗病死,察哈尔部完全溃散。于是同年6月就有1000察哈尔人来归爱新国(皇亲开国方略,卷19),察哈尔额林臣岱青等王宰桑两千七百余人来归爱新国,紧接着巴图JIONON 和阿牙克等人也率前余户归爱新国,就连察哈尔部最有实力的贵族多尼库鲁克四大宰桑也率众六千及家口归附爱新,进十一月甲午一次“来归”的即达五千户两万口。此时察哈尔汗室还在困守大漠深处。
  1634年5月23日嫩科尔沁部噶尔珠塞特尔、海赖、布颜代、白谷垒、赛布垒等台吉因不满爱新国的统治,试图往征北方索伦部落,取贡自给,向北叛去。得知消息后皇太极令索伦部来朝首领巴尔达火速返回部落,防止噶尔珠塞特尔袭击占领索伦部(〈内国史档案〉天聪八年档)。此事同年6月21日被爱新国搞定……
  1634年10月间皇太极派人到外藩蒙古,大会于硕翁克尔,完成了巴旗蒙古与外藩蒙古的编旗化地一事儿
  1635年林丹汗三福晋苏泰率部众东迁到今天乌伸旗脱里图苏木,皇太极发精兵一万将其包围,额哲母子见大势以去,也随降了爱新国。黄金家族的统治与蒙古汗国正式告终…… 改国号为大清,改元为崇德,改族名为满洲,成了满蒙大汗……
  1636年年底降满蒙古诸部随满人征朝鲜。结果使朝鲜成为爱新国的附庸。
  1638年正月外喀尔喀的扎撒克图汗率兵逼进归化城,皇太极亲征
  1639年二月降满蒙古诸部随皇太极征明。
  1642年九月降满蒙古诸部随皇太极征明赢得了史上著名的锦洲、松山大捷。
  1643年征明克捷。
  1644年降满蒙古诸部随多尔滚入山海关征李自成。
  关于苏尼特:
  1639年开始归附喀尔喀的苏尼特诸部开始叛降满清,1640 年清朝赐给来降的苏尼特MERGEN TAIJ腾吉斯于僧色格格,于是此人成了清朝的额附,后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固山贝子博勒为妻,后又被封多罗莫尔跟郡王,但1646年春腾基斯又带所部去投*当时并未归清的喀尔喀车臣汗,但是被四子部(今天乌盟的四子王)发现,四子部首领额木布等人派兵追击。杀苏尼特乌班岱等5名台吉和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