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1200)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补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
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
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
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
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
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链丹成。
水调歌头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西江月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青玉案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忆秦娥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忆秦娥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鹧鸪天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鹧鸪天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鹧鸪天
脱却儒冠著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朱 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作仲晦),江西婺源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
回到福建建阳家中。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 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 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上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参刘子、刘勉子、胡宪等人,这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丙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要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时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在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掂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罢黜和议;(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杭州,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发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油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多,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朱熹生前对家乡不胜怀念,曾两次回归婺源故里。绍兴二十年(1150年),朱熹二十一岁,在中进士不久回故乡扫墓。淳熙三年(1176年)三月春,朱熹四十七岁,再次回故乡扫墓并讲学。为了寄托乡思,他曾写下下面这首诗,至今也还是感人的。
对月思故乡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明,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朱熹(1130~1200)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作仲晦),江西婺源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 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 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上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参刘子、刘勉子、胡宪等人,这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丙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要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时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在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掂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罢黜和议;(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杭州,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发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油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多,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朱熹生前对家乡不胜怀念,曾两次回归婺源故里。绍兴二十年(1150年),朱熹二十一岁,在中进士不久回故乡扫墓。淳熙三年(1176年)三月春,朱熹四十七岁,再次回故乡扫墓并讲学。为了寄托乡思,他曾写下下面这首诗,至今也还是感人的。 对月思故乡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明,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毛新华: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
(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
绍兴十八年(1148),朱熹中进士,任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主簿,聚徒讲学,后罢归,监潭州(今湖南长沙)南岳庙。孝宗即位,朱熹上书反对议和。隆兴元年(1163)被召见,复言主战。朝廷虽屡任以官职,因与执政者政见不合,皆辞不就。淳熙五年(1178)史浩再度为相,荐朱熹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屡辞不许,次年赴任。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请修复旧观,订立学规,从事讲学。淳熙八年(1181),浙东大饥,朱熹被任命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次年,因屡次上疏弹劾台州太守唐仲友违法扰民,唐仲友为宰相王淮姻亲,朱熹的奏章被扣压,因愤而辞归。淳熙十四年(1187),周必大为相,任朱熹提点江西刑狱。次年,升兵部郎官,以足疾为由请归。淳熙十六年,光宗即位,任为江东转运副使,以病力辞,后改任漳州(今属福建)知州。绍熙二年(1191)辞归建阳,五年(1194)起任湖南安抚使,修复岳麓书院,扩建学堂,广纳四方游学之士。宁宗庆元元年(1195),为焕章阁待制、侍讲,因得罪韩□胄而罢。次年,监察御史史继祖劾其伪学欺人,革职罢官,归建阳讲学著述而终。
朱熹一生关心现实,对金人南侵、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现状焦虑不安,要求选贤任能,修明军政,爱养民力,实现统一。从中进士至死50多年间,虽为官仅9年,在朝廷任职仅40天,但在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击贪吏,救灾安民。
朱熹一生的主要精力倾注在讲学和著述上。他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义理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的正宗哲学,在思想领域中起了长期的消极作用。所撰《四书集注》,元代以后的科举考试规定士人发挥题义必须以此书为依据,影响极大。
在文学观点上,朱熹与二程相近。他倡导文道一贯之说,强调文道统一,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二者不能分开,反对"文以贯道":"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主张人们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随道的产生而产生,好的文章便是文道合一的产物。因而,他对唐宋古文大家们重视文的作用不满,说他们是"弃本逐末"。与此相应,朱熹论诗重言"志",即诗中要有道德修养,认为有此即自成佳作。他反对从格律、词藻方面论工拙,强调质朴自然,因而形成他诗论中的复古主义观点。但他在具体论文论诗中,却有一些较公允的见解。如他认为学诗要从《诗经》、《离骚》开始;论古诗则重汉魏而薄齐梁;对陶渊明、李白、杜甫、陆游的诗和苏洵、苏轼的文都有较中肯的评价。同样,他的《诗集传》、《楚辞集注》,也常表现出尊重事实、重视文学反映现实和抒发情志的作用的求实精神。
在道学家中,朱熹的诗歌艺术性最高;在南宋文坛上,他的文章也很有特点。
朱熹的父亲朱松和老师刘子□,都是著名诗人,朱熹受他们的熏陶,也能写诗。他重古诗而轻律诗。五古学汉魏,学陶渊明,学唐人中诗风古朴的一派,往往即景即事,言志述怀,以表现其"雍容俯仰"的气象和"中和冲淡"的胸襟。篇幅较短,语言自然,不用典故,长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景色。《对雨》、《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卧龙庵武侯祠》、《康王谷水帘》等,都是代表作,《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中的"况复逢旱魃,农亩无余收;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而我忝朝寄,政荒积愆尤。怀□卧空阁,恻怆增绸缪",则反映了迫切的现实问题,抒发了忧国忧民的心情。
朱熹认为自律诗出而讲究用韵、属对、比事、遣词,"益巧益密",有害于诗的"言志之功"。但他自己还是写了不少律诗,有些篇章也值得一读。五律如《登定王台》,旧时选本多入选。《拜张魏公墓下》6首,通过对爱国宿将张浚的赞颂哀悼,暴露了朝政的昏暗。"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中原尚腥□,人类几豺狼!"悲痛、愤激情见乎词。他的七律也有佳作,如《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扣角听君悲复悲,壮心未已欲何!交游半落丘山外,离别偏伤老大时。尚喜渊潜容贾谊,不须日饮教袁丝。病余我更无□赖,勉为同怀一赋诗。"这是晚年被贬逐之后写的。报国无门的悲愤,出之以苍凉委婉之词,弥觉沉痛。
朱熹的七绝清新明丽之作较多。《水口行舟二首》、《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武夷□歌十首》一类诗,都情景交融,很有韵味。
道学家用诗讲道理,写出的不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朱熹集中也有这一类"诗",但比例较小。同时,有些诗尽管也讲道理,却不是抽象地讲,而是用比兴手法写客观景物,给人以启发。如《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寓议论于写景,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诗味。至如七律《鹅湖寺和陆子寿》中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直接说理,但说得亲切,至今为人们所引用。
朱熹文章长于说理,风格近似曾巩。如《庚子应诏封事》力陈"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结构谨严,逻辑周密,语言平实,很能代表其文章风格。他的一些记事、写景的短文,颇有文艺性。如《记孙觌事》(《文集》卷七十一),寥寥200字,通过孙觌写降表"一挥而就"的情态及其"顺天者存"的议论,刻画出投降者的形象并给予辛辣的讽刺。《百丈山记》(《文集》卷七十八),写涧水、瀑布、远山、日光和云涛变灭,细致准确,宛然在目。《送郭拱辰序》(《文集》卷七十六),先写郭君为他画像表现出"麋鹿之姿,林野之性",后写他将出游,欲画隐君子之形以归,而以郭君不能从行为憾。其国土日蹙、贤人在野、朝政昏暗之意,都见于言外,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朱熹的《朱子语类》140卷,涉及面很广,是宋代以后新的语录体奠基之作。这种讲经传道、品评是非的口语化的文体,其特点是质朴无华,平易近人。如他论陶潜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语类》卷一百四十)论黄庭坚诗:"如《离骚》,初无奇字,只凭说将去,自是好;后来如鲁直恁地著力做,却自是不好。"(《语类》卷一百三十九)这些话语,大都是他平时语言的忠实记录,讲述者的情感和语气宛然,很有感染力。
所著《朱文公文集》10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刻本。又有《续集》11卷,《别集》10卷,与《文集》合刊为《朱子大全》,有《四部备要》本。另有《朱子诗集》单行,共12卷,明程璩编,有正德十六年(1521)刻本。《朱子语类》140卷,有成化九年(1473)陈炜刊本、石门吕氏刊本。《诗集传》、《楚辞集注》均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