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一、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二、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三、出处
节选自《晋书》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
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
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二、作品赏析
《晋书》体例比较完备,使它能容纳较多的历史内容,而无繁杂纷乱之感。《晋书》的帝纪按时间顺序排列史事,交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全书的总纲。在帝纪中首先列宣、景、文三纪,追述晋武帝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开创晋国基业的过程,使晋史的历史渊源清晰明了,是很得史法的。
《晋书》继承了前代晋史著作的缺点,记述了大量的神怪故事,《搜神记》、《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之谈也加以收录 。例如《干宝传》中记载干宝之父妾陪葬十余年,开棺后仍能复生之事 [6] 。《张华传》中提到吃“龙肉”之事,并称“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
三、作者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
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情表
1、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2、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
4、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5、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
这不是李密的《陈情表》嘛。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臣生下来就一直命运不好。六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2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3 而刘夙婴疾病。
而刘氏一向身体赢弱多病。
4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朝廷特意下了诏书,封我为郎中,后来又承蒙国恩,封我为洗马(官职)。
5 今臣亡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我乃前朝的亡臣卑贱的俘虏,卑微至极,却一再蒙受国恩受到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