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条约。
二: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三:中英《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主要内容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丧失领土主权)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大量白银外流)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丧失贸易主权)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丧失关税主权)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丧失贸易主权)。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21]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署了《虎门条约》,重新规定了英国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获得鸦片贸易自由化的条约是“中英通商章程”。
一、具体介绍
该条约是《中英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1858年(清咸丰八年)11月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共10款,附有《海关税则》。
二、主要内容:
(1) 海关聘用英人;
(2) 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3) 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
(4) 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银三十两。
三、总结,获得鸦片贸易自由化的条约是“中英通商章程”,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向外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欧美国家将炮口指向落后地区,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由于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尤其成为侵略者觊觎的对象。中国的禁烟运动,则促使这场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最终爆发。然而,这场以鸦片为导火线的战争之后,关于鸦片贸易问题,中学历史课本却未再提,给人以如鲠在喉,言而未尽之感。下面,笔者就此问题作一阐述。
事实上,英国政府为维护鸦片贸易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并没有乘胜利余威以和约或商约的方式取得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主要原因是来自英国国内的压力。因为英国人民受中国禁烟运动的影响,以宪章派为主要力量开展了反鸦片、反走私贸易的运动,并通过议会辩论造成广泛影响。英国政府慑于国内舆论,不敢以双边条约的方式公开保护对华鸦片贸易。故此,《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都未提及鸦片问题。但英国政府并没有放弃鸦片贸易,以口头“劝说”的形式胁迫清政府对鸦片开禁。如《南京条约》谈判期间,璞鼎查正式提出将鸦片贸易合法化问题,而耆英的答复是,各国的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不再过问。这实质上是公开承认鸦片走私。在《虎门条约》签订前,英国政府仍然要求将鸦片贸易合法化。1843年6月,璞鼎查建议将广东南澳和福建泉州两地作为鸦片贸易集散地。随后,他又派马礼逊出面交涉。马礼逊诱骗清朝官员说,“中国对鸦片名禁实不禁,名为禁烟,实为免税,为今之计,与其禁之,不如税之。”对于鸦片纳税问题,耆英虽心存疑虑,但仍表示若英国保证每年缴纳500万银鸦片税银,他便奏请道光帝批准。璞鼎查不同意此项条件,因而谈判未果。然而,中国的禁烟也被迫仅限于内地而不限制通商口岸的鸦片走私。事实上,《南京条约》签订后,鸦片走私较战前更加猖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最终合法化。
万年和约” 、“白门条约”、“江宁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