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有4个声调,是哪4个?

我不知道拼音的哪四个调?叫什么?请大家帮忙哈!急急急!
2024-10-28 01:06: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拼音声调是指普通话中的声调,通常叫四声。

阴平(第一声),用“ˉ”表示,如lā;“啦、高、飞、天、空”

阳平(第二声),用“ˊ”表示,如lá;“来、回、繁、忙、学”

上声(第三声),用“ˇ”表示,如lǎ;“勇、敢、友、好、忍”

去声(第四声),用“ˋ”表示,如;là“建、设、世、界,快”

扩展资料:

声调的意义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普通话里“山西”(shānxī)和“陕西”(shǎnxī)的不同, 声调和音长、音强都有关系,但是,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声调

回答2:

汉语拼音中的声调是下面四个:

  1. 第一声,阴平“ˉ”

  2. 第二声,阳平“ˊ”

  3. 第三声,上声“ˇ”

  4. 第四声,去声“ˋ”。

拓展资料

声调(英语:Tone)的完整意义是指音节在发音过程中的高低抑扬性(音调,或称音高)及顿挫性(韵尾或闭塞音)。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音调高低可以由阿拉伯数字的调值表示,模仿音阶1-5。调值55表示音节的调高相当于5(so),时长两拍。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声调的调值,需要借助灵敏的电子仪器来记录和分析。声调不同会导致相同辅音和元音的音节和词语含义不同,此即所谓的变调时所造成之语意歧异性,例如现代标准汉语的“买”与“卖”。

现代标准汉语不具备入声韵尾,不具顿挫性,其声调仅仅指音调的抑扬升降性。现代标准汉语包含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一般不当作是声调。

粤语、闽南语、客家语、越南语、吴语、晋语等带入声韵尾,其声调含义包括抑扬性和顿挫性。调值相同的两个音节是否带入声韵尾会导致其顿挫性不同而决定其是否为两个不同的声调,最典型的例子粤语,是“九声六调”的粤语中:有九个不同的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但只有六个不同的调值。

回答3:

拼音声调是指普通话中的声调,通常叫四声,即阴平(第一声),用“ˉ”表示,如lā;阳平第二声,用“ˊ”表示,如lá;上声(第三声),用“ˇ”表示,如lǎ;去声(第四声),用“ˋ”表示,如;là。

扩展资料

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上声、去声统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舒声韵尾以元音或者鼻音结尾,促声韵尾以塞音结尾。入声除了是一个声调,还是一系列以塞音收尾的韵母的统称。现代普通话已经失去了入声。

古代的四声是:

(1 )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 )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 )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回答4: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ˉ”);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
第三声,(上声,或上音,“ˇ”);
第四声,(去声,或去音,“ˋ”);

回答5:

第一声,(阴平,“ˉ”);
第二声,(阳平,“ˊ”);
第三声,(上声,“ˇ”);
第四声,(去声,“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