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青龙偃月刀,那是元代以后戏剧改编的。关羽只有可能是用矛戟或马槊,或环首刀。
三国志《关羽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通过这个“刺”字,很多人都认为关羽用的兵器属于矛、戟之类的直刺兵器。有专家考证出汉代“戟制最盛,矛次之”,在三国时代还没有出现象青龙偃月刀一样的长柄厚背大刀。而且这种大刀也不利于刺杀。这种偃月刀出现在唐,流行于宋时期,主要是用来操练,以示威武雄壮,并非实战使用。
关羽也很可能是用马槊。槊是矛的一种变形,是汉末时期很流行的兵器,步兵用步槊,骑兵军官用马槊。槊,汉语词语,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同“矟”。槊由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的长度,即可用于骑兵持槊冲锋、又可舞槊横扫。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槊出现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发展为。主要种类有:马槊、步槊、杂槊。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会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普通的鱼鳞锁子甲、铁圜甲、明光铠,在破甲的槊之下,一击而破。
如果关羽用刀,那最可能就是环首刀了。
“环首刀”是一种用于劈砍的单刃厚背短兵器,其刃长有的在100厘米以上,兼有刺的功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杀伤力最强的冷兵器之一,汉代的骑兵正是挥舞着环首刀将匈奴击败。
三国时期的战场上,骑兵主要短兵器为环首刀,据《太平御览-蒲元传》中记载,三国时诸葛亮曾命蒲元在斜谷开工造三千日刀,为了造好这批刀,浦元特地命人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九所造的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南朝齐梁陶弘景(456年-536年)在《古今刀剑录》中描述,孙权在黄武五年(226年)造刀万口,可见当时各国军队都在大量生产它并装备部队。
南梁《古今刀剑录》还有对关羽所使兵器的记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铁为二刀,铭日在万人。及羽败,惜刀,投于水”。此段文字证明关羽有使用刀的可能。《古今刀剑录》距三国时代仅200余年,可信度较高,而且,在两汉时期,骑兵作战均使用环首刀厮杀,历史上的关羽使用的也许就是当时流行的环首刀。如鄂州市鄂钢综合原厂一号墓出土的三国时代环首刀,实物刃长超过1米,厚度近1厘米,刀尖45°角,刃锋利,除可大力劈砍外,兼有刺的功能,如果关羽果真用刀的话,那就最可能是环首刀这种兵器。
现在流行说是枪,但我认为是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当时的武器都是戟的变形体,而偃月刀就符合戟的特征,它有一个小枝,相当于三尖两刃刀的一半,用于刺杀也绝对没问题,不要以为刀头是圆的
长兵器是长矛 短兵器是环首刀
在传说中,天下第一铁匠只选月圆之夜打造青龙偃月刀。快完工时,骤然之间风起云涌,从空中滴下1780滴鲜血。当地术士分析,那是青龙的血。所以,有了“青龙偃月刀”之名,青龙偃月刀要杀1780人之说。
在小说中,对青龙偃月刀的描绘更是登峰造极。譬如《三国演义》的第一回,说到刘关张得到镔铁一千斤,关羽打造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艳锯”。《三国演义》中对于青龙偃月刀的打造过程和刀的样式,仅一笔带过:“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虎牢关三战吕布有诗说道:“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一起成为关羽的辨识标记。在乘雪破羌兵时,还安排了一段“只见云雾之中,隐隐有一大将,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情节是多么的显圣,让关羽的威武形象渐渐地深入人心。
不仅仅如此,《三国演义》围绕青龙偃月刀还另设计了很多精彩的情节,例如:刀挑锦袍、单刀赴会、失刀夺刀等等,青龙偃月刀在小说中出现的时间似乎比关羽还要长。
关羽用其斩杀了不少武将,所以后世也叫青龙偃月刀为关刀。在关羽被杀后,青龙偃月刀被东吴将领潘璋夺走,后来,关羽的儿子关兴为父报仇,杀掉了潘璋,夺回青龙偃月刀。因此,关羽和青龙偃月刀被互相视为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