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手段的说法也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普遍认可。既然是投资,必须讲究效益与回报。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曾说:“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的,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在笔者看来,沃伦·贝尼斯教授的话在普遍层面意义上来说,具有导向的作用。但就研究个体而言,则不尽然。投资与收益有时并不一定成正比,关键在于培训的效果。如何有效做好企业培训是所有培训工作者的心愿。 一、对培训本身的认识是做好培训的基础 培训重要性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已无阐述之必要。但,笔者认为,要做好企业员工培训,必须深入分析培训本身,了解培训的特点,掌握培训自身的内在规律,方可按照其规律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1、培训是教育的延伸 所谓培训,就是采取不同形式,围绕如何向培训对象传授某些知识、技能的活动。从本质看,培训与教育具有共同性,培训是教育的延伸,基本上也是一种教学,只是侧重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培训也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这是规划好、实施好所有培训的基础。 2、培训具有明显目的性 人的主观活动都具有目的性,企业也是如此。培训作为企业实施的重要活动,其目的性是明显的。一个企业开展任何形式或内容的培训,其目的都是围绕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如果说,一个培训方案与企业发展的目标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与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不能保持一致,将无法得到企业认同,培训流程也将无法启动。因此,充分认识培训的目的性是做好培训的前提。 3、培训是管理的方式与载体 笔者认为,培训即管理。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最高管理者),要做好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通过培训,将自己的管理理念与要求传授给所有员工,将管理要求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4、培训是形成企业文化的传承 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培训过程的本身,就是对企业统一价值观、行为理念的塑造,是形成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协调发展与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5、培训是提供知识、环境的综合体 随着形势的发展,当前培训已经不再局限于初期的简单知识传授,更多的是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员工的自我发展,把培训作为一个提供知识与环境、引导自学与创新、促进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综合体。只有把培训作为提供知识、环境的综合体,才能把培训推向深入,持久发挥其作用。 二、从企业层面做好培训的措施 1、抓好培训规划是基础 综观当前培训存在的问题来看,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企业培训规划的制定缺乏明确目标、系统性和兼顾中长企业发展等要素,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断层的培训规划,这样无法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导致培训效果很难持续,无法达到有效推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效果。 培训与企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培训的目标必须符合与企业当前、长远发展目标,为企业规划发展目标而服务。显然,培训也必须依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培训的总体规划,为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与部署培训的规划问题,制定切实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培训规划。事实上,在笔者看来,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应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而不是对“事”的管理上。只要管住了“人”,也就管住了“事”。因此,从企业方面来讲,抓好培训规划,建立与企业发展规划相一致的培训总体规划,既要考虑当前问题,又要兼顾长远发展,是确保培训整体效果的基础。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企业培训效果取决于培训管理的各方面,而最为关键的在于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师资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笔者认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着重实现“本土化”,才能突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满足于参训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的目的。 一是抓好企业培训师资队伍的“海选”。企业师资队伍人才的选定,可在单位全体人员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拔。选拔过程可分为自愿报名、初选、试讲、评估等环节,最后择优确定。笔者认为,进行集中“海选”意义不仅体现在“优中选优”的目的,更多的是体现全员参与,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是抓好师资队伍的培训。企业内训师名为培训师,实际上仍是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其培训技能、方法、理论等方面仍比较有限,需要进行培训系统理论等方面的短期培训,如:专业理论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现代化教学技术等方面。在内训师的培训上,可根据内训师人数情况,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方式。通过对师资队伍的培训,铸造一支业务精通、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将为进一步促进企业培训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三是注重条块化或模块化分工。由于企业培训师是从内部挑选,平常各自负责某方面的工作,存在知识面相对固定化的因素。笔者认为,培训师的培训内容应进行条块化或模块化区分,与其日常业务相对应,则更能体现其优势的一面,突出培训的“实践性”作用。 3、抓好培训内容是核心 培训内容应依托履行岗位职责为基础,加强理论知识为补充的综合内容,以达到实现解决当前问题的目的,又能促进员工自我完善。 一是履行岗位职责是基础。在培训内容的选定上,目前一些人(包括一些专家)对理论、综合知识等是大谈特谈。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偏面的,是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的纯理论,违背企业开展培训的基本目的---解决当前问题。笔者认为,培训内容首要还是应围绕岗位职责履行进行培训,坚持把解决履行职责能力作为基础,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以提升综合素质为补充。在综合素质的培训上,企业应作好总体规划,逐步推进。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应着重围绕管理理论、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及工作创新等方面,突出员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综合素质的培训并不是随意性的,仍然要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适应。 三、从员工层面做好培训的措施 1、优化队伍,推进员工自我完善 从培训角度来讲,员工参与始终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如何转化被动为主动,对于提升培训效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要实现由被动变主动,关键在于企业的用人机制。当代企业管理大师詹姆斯·柯林斯曾说过:“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人才队伍只有充分体上下流通顺畅,才会优化队伍,才会激发员工的紧迫感,才会激发员工不断的自我完善,达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工培训的效果,也是改变目前培训效果不佳的最好途径。 2、合理选择受训员工 在选择员工的培训上,必须充分体现出“合理”二字,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所谓“合理”,着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性。对于企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性知识,关乎每个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操作问题,必须全员培训,人人掌握,不搞选择,否则就会失去了培训的初衷。 二是针对性。“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来;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请你离开!”这就是蒙牛集团的著名用人观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的区别使用,达到实现人才价值运用的最大化。培训亦是如此。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如何区分培训对象,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进行培训是关键。笔者认为,培训工作必须做细,越是细,则越是有针对性,也就越能发挥培训的作用。因此,在培训对象合理选择上,对培训对象进行细分,对于强化培训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贡献性。合理选择培训对象,还表现在贡献性方面。所谓贡献性,就是要把员工对企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作为选择参加培训的参考要素之一。目前在企业培训方面,把贡献性作为选择参训对象的要求考虑还不多。但,笔者认为,把贡献性作为参加培训的要求予以考虑,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对于促进培训效果意义重大。理由如下:其一把贡献性作为参训要素,可充分体现企业管理的价值观,也是对那些为企业作出贡献人员的充分肯定,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其二把贡献性作为参训要素,更能充分体现培训的重要性,突出员工珍惜参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提升培训的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员工培训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企业的做大、做强,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高度来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突出从企业当前发展入手,结合企业长远发展和员工自身发展。既要体现系统性,又要着重针对性,解决当前问题,促进员工培训的实效与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