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国防?
答: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
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现代国防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答:现代国防是一个大系统,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学技
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人力动员准备、对
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法规等。
3、什么是国家利益?
答:国家利益,指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生存和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4、我国的国家利益有何特点?
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工人阶级利益代表了全体劳
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的国家利益是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民族的利益、
社会主义制度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统一。
5、国防主要维护哪些方面的国家利益?
答:国防所要维护的主要是国家安全利益,而且主要是针对来自外部的威胁。
6、国防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资源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国家的荣誉和
尊严,巩固并不断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
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条件,防止外来的侵略、颠覆和破坏,挫败分裂国家的阴谋
和行为,等等。
7、什么叫国防建设?
答:国防建设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
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8、国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国家的防卫能力,以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9、怎样衡量国防建设的效益?
答:首先,要看是否有效地防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安全;是否长时间地保
持国家周边环境的和平和国内社会的稳定。其次,国防建设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产
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国防武装力量还可以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骨干
作用和突击作用。
10、国防建设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那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答:国防工业可以生产大量的物质财富,增强国家实力,有的还可以直接满足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国防科学技术可以带动和促进军用、民用科学技术
的发展;国防教育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在保卫国家安全和国家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11、衡量国防建设的效益,不仅要看打仗能否获胜,还应把那些效益联系起
来综合衡量?
答:还应把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联系起来考虑,以综合效益来衡量。
12、什么是国防政策?
答: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和使用武装力量,以及进行与国
防建设有关的活动的准则。
13、提高国防建设效益和赢得军事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答:是制定并实行正确的国防政策。
14、我国的国防政策同帝国主义国防政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帝国主义的国防政策是为其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目的服务的,我国是社会
主义国家,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是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外来侵
略服务的。我们加强国防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
15、我国国防政策的性质是什么?
答:国防政策的性质是由国家本质所决定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防政
策是防御性的,是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外来侵略服务的,我们加
强国防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
16、国防政策区分为总政策和具体政策。请分别说出总政策和具体政策所包
括的内容是什么?
答:总政策包括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目的、方针、原则、重点、途径和措施
等。具体政策有武装力量建设政策、武器装备生产政策、国防科技发展政策和国防
教育政策,等等。
17、什么是国防力量?
答:国防力量,是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武装侵略的各种
实力和潜力的统称。
18、什么是国防实力?
答:国防实力,即可直接用于国家防务的现实力量,包括和平时期遏制战争的
能力和战争时期赢得战争的能力。
19、什么是军事实力?
答:军事实力是国防实力的主体,其人小强弱主要体现为武装力量的数量和质
量,武器装备的水平和生产能力,编制体制的科学化程度,组织指挥能力的高低,
军事科研的能力和水平,等等。
20、什么是国防潜力?
答:国防潜力,即经过动员、转化才能用于国防目的的潜在能力。
21、国防潜力包括哪些要素?其中重要的是什么?经济力量与国防力量的关
系如何?
答:通常包括的要素有:国家的人口、领土、经济实力、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物质资源、国家的组织能力、外交关系和国际地位,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力
量,国家的经济力量越雄厚,经济潜力越大,国防力量越强。
22、如何认识国防潜力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
答:国防潜力在平时主要用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非军事目的,一旦需要时,这
些潜力能否尽快转化为国防实力,对军事斗争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在现代条件下
进行国防建设,不仅要注重增强国防实力,还应多方开发国防潜力,使其成为迅速
转化为国防实力的国防后备力量,并不断完善动员、转化机制,以增强国防的整体
威力。
23、什么是国防观念?
答:国防观念是人们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所采取防务措施的思想观点的统称,
是维护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重要精神因素。
24、国防观念包括哪几个主要观念?其核心是什么?
答:(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2 )居安思危的观念。
(3 )爱军习武的观念。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5、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
答:牢固的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全国人民必备的素
质。它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
大精神力量,在军事上能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能转化为生产力,在总体上有利
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潜力,捍卫和发展国家、民族的利益。因此,增强国防观念
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
26、什么是国防观?
答:国防观是人们观察国防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一般表现为国民对国防
问题的关注程度,对国防政策的措施的认同,以及对国防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27、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国防观?马克思主义国防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的国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国防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其主要内容有:(1 )国防具有阶级性。
(2 )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
(3 )要注重军队建设,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
(4 )要武装全体人民,建设全民防卫的国防。
(5 )建立巩固的后方。
(6 )加强国防教育。
2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国防具有阶级性的观点?
答:国防具有阶级性。应正确区分"保卫祖国"的性质,坚决拥护并积极参加
以阶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为目的的自卫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和社会沙文主
义为"保卫祖国"而进行的战争。
29、毛泽东的国防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
答:(1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准备打仗的观点。
(2 )实行人民战争和积极防御战略的观点。
(3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观点。
(4 )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观点。
(5 )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观点。
(6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观点。
(7 )关于发展现代国防技术,实现国防科研、 国防工业和国防现代化的观
点。
(8 )关于重视国防教育和培养国防人才的观点。
(9 )关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
观点。
(10)实行全民皆兵和人民防空的观点。
(11)关于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观点。
(12)关于团结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观点。
30、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当前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是怎样论述
的?
答: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
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在今后
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同时,
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世界各种矛盾正在深入发展,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接连不
断,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要和平,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3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其相互关系如何?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
32、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是什么?
答: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
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33、我国一贯奉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一贯主张如何解决国际争端?
答: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主张用谈判方式解决国防争
端。
34、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倡议并实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
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
35、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的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6、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什么?
答: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我国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坚
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
策的基本立足点。
37、我国奉行的国防政策,为什么是防御性的?
答: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我国的国家利
益是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世界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因此,我国的国防政策是
防御性的。
38、1993年11月8 日, 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同俄罗斯国防部长会谈时,对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作了精辟的阐述,他是怎么说的?
答:他指出:"中国不会对世界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
础上,与世界上的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9、什么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答:是为了反攻或者进攻,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通常
以各种积极手段,不断消耗和歼灭敌人,转化力量对比,改变战略形势,以便适时
地转入战略反攻或进攻。
40、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1 )作好战争的精神和物质准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
(2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发制人。
(3 )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寓攻于防,攻防结合。
(4 )对待强敌,持久作战。
(5 )灵活运用兵力和战法等。
41、什么是人民战争?
答: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发
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
42、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 )坚决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
(2 )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
(3 )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战略后方。
(4 )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配合。
(5 )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游击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6 )运用灵活机动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43、和平时期为什么要加强国防建设?
答:(1 )和平时期仍存在着种种不安定的因素,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伏
彼起,不加强国防建设,就难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
(2 )战争准备是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进行的, 只有在平时加强国防建设,
才能在战争突然爆发时赢得优势和主动。
(3 )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和平的重要保证,在政权巩固、经济繁荣, 有足够
的防御能力和充分战争准备的国家面前,任何敌人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44、什么是国防现代化?
答:国防现代化,是以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国家的防御体系,使国防力
量在总体上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45、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核心是什么?
答:是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 军队。
46、中国国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是什么?
答:(1 )武装力量现代化。
(2 )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现代化。
(3 )建立科学的国防法规体系、战争动员制度和巩固的民防体系。
(4 )国防基础设施、战场建设和后勤保障现代化,等等。
47、中国武装力量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是:武器装备现代化,这是物质基础;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运用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培养在政治、军事和科学文化素质上适应现代战
争要求的人才;建立现代化的军事指挥系统和科学的编制体制等。
48、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现代化的科研体制、研究手段、管理方式,以及现代化的生产结构、生产
组织、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等。
49、什么是军队?
答:军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组织,是执行
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50、什么是军队建设?
答:军队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组建军队和提高军队战斗力行为的统
称,包括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国防科技和理论研究等。
51、军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
52、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答:加强部队的教育训练。
53、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答: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科学的编
制体制对充分发挥和增强军队战斗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先进的军事理论是军队现
代化建设的先导;加强部队的教育训练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正规化建设是建设
现代化军队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以法治军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重
要保障。加强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官兵军事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
各军兵种各部队合同作战和独立作战的能力,提高指挥参谋业务能力,搞好后勤建
设等等,都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54、党中央、国务院什么时间作出我国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
重大决策?其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于1985年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做出了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其基本精神是:(1 )国防建设和
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打、 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正常建
设的轨道。
(2 )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 有步骤地加强以现代化
为中心的国防建设。
(3 )从单方面强调军队建设转变到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上来。
(4 ) 从主要准备对付全面战争转变到重点准备打赢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
争上来。
55、我国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后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充分利用今后较长时间内大仗打不起来的和平环境,在服从经济建设大局
的前提下,抓紧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根本建设,提高军
队的军政素质,加速国防现代化,增强国家的整体防卫能力。
56、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答:暴力依赖于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加强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发
展经济,这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
57、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实践依据是什么?
答:世界各国和我国国防建设的经验教训证明,在相对和平时期,单方面强调
国防建设必然影响经济发展,而经济上不去国防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
58、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仗打不起来。国家经济建设进入了关键性的
历史时期。
国防教育的目的和原则
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中国国防教育发展
国防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它是随着国家和国防的产生而产生的。实行有效的国防,必须调动和增强广大民众尤其是战争参与者积极支持战争的自觉性,借以保障战争的胜利,于是国防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中国早期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早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国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便有了初步认识。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成矣”。他认为对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军事技能。孟子说“善教得民心”,强调教育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精神,有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虽然一些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对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较早,但由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防及国防意识,是与当时统治阶级对国防的主张相适应的。中国古代把“国防”解释为“礼义之防”,历代封建“朝廷”大都实行“重内轻外”的国防政策,军事手段主要用来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皇权的统治,国防意识只是局限在小的圈子里。“重文轻武”的文化和心理传统,不利于国防意识的形成;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表现为爱恋土地而缺乏拓荒探险精神,国防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捍卫与守护上;我国东、南有大海环抱,西、北有高山大漠阻隔.半封闭的大陆环境.客观上缺乏树立国防意识的条件。因此,我国古代——自缺乏对国防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的系统研究,也一直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制度,更没有把国防教育上升为“国策”的层面来对待。所谓的国防意识,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故土的爱恋和对丰衣足食的生活的追求与捍卫。很多人就无视外界的威胁,甚至置外界威胁于不顾,有意无意地去粉饰太平,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
当然,在近代中国的统治者中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前清时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那是清朝的“盛世”时期,社会安定,很少有战争发生。针对这种和平环境,统治者在大力加强武备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对臣民进行国防观念的教育,一再强调兵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即便是在天下太平之时,国家的武备也不可一日松懈。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步步进逼,康熙等人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警惕,他在晚年曾指出: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乾隆也说:“我国家承平日久,海疆宁谧,中外习为固然。然从而防患于未形,未雨绸缨,古人所云。”晚年乾隆,以其一生的经验,教育臣民不管国家如何强大,也决不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进入近代,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孙中山先生开始,国防教育的功能得到较为系统的开发,国防教育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广泛和重大。
在筹划国家建设时,孙中山1921年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的续篇《国家建设》中首次提出了“国防教育”这一概念。《建国方略》由四部著作组成,即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实业计划、民权初步和十年国防计划等。在“国防计划”中,作者共拟定了62项计划纲目,第15项为“发展国防教育计划”。孙中山不仅从总体上强调国防教育,而且还具体地关注国防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将国防人才区分为国防基本人才和国防物质工程技术入才。孙中山还提出在全国的中学、大学中普及军事教育,以适应战时扩大兵源的需要。
虽然孙中山先生的“国防计划”和“发展国防教育”的宏愿虽未实现,但就其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国防教育”的科学命题并将其纳入国防计划而言,是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个重要贡献,在国防教育发展史上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思想资料。
二、革命战争时期国防教育的成功实践
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国防教育的理论,创立和实行了国防教育的法制,推动和促进了国防教育的发展,在中国国防教育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伴随这场抗战而进行的国防教育,则是—场伟大的国民基本教育。抗日战争的胜利,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促进国共合作,积极倡导和大力实施国防教育,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分不开的。
为了动员亿万民众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毛泽东十分重视国防教育,并把它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1937年5月3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提出:“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教育上的国防准备,都是救亡抗战的必需条件,都是不可一刻延缓的。”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256页,1991年6月)同年7月23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第16天,毛泽东又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共列举了八条抗战的办法,“国防教育”是其中之一,提出:“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概废弃。”(《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2版,第348页,1991年6月)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题为《论持久战》的著名演说,又将:“厉行国防教育”和改革军队制度、改革政治制度、发展民众运动等作为重大问题加以强调,并主张认真去做。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得到了中共中央、八路军、新四军的赞同。毛泽东关于国防教育的一系列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国防教育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防教育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理论指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防教育,不仅有一整套的方针、政策,而且有一定的法律、制度以保证国防教育的贯彻实施。1938年11月6日通过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明确规定:“实行国防教育政策,使教育为民族自卫战争服务。”1939年1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更进一步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教育方针,把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变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法令的具体实践,对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基本要素作出规定和要求,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教育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防教育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在全国各解放区,构成儿童教育、民众教育、干部教育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结构体系。其中,干部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成为实施干部教育、培养抗战人才的重要基地。陕北公学不仅设置了国防教育系,而且成立了国防教育研究会。与此同时,各学校还认真总结自己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的国防教育经验,使之概括、提炼和升华为正确理论,以指导实践。各地普遍开展的国防教育,极大地唤起了亿万民众的杀敌爱国热情,到处涌现出“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面,抗日军民用大刀、土枪和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新长城。
相比之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国防教育却没有开展起来。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鉴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紧对华的侵略和由此造成的严重威胁,全国一些地区特别是文化知识界,已经呼吁和研讨国防教育问题。“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曾在庐山召集各界代表举行座谈会,讨论对日政策。国防教育也一度成为会议的热门话题。但是,由于受蒋氏反共、绥靖立场的影响,在国民党统治区,国防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实施。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实施国防教育的模范,在中国国防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三、新中国国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全民国防教育新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自己的国防,强调要对人民群众进行经常性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被列为各级党组织、人民政府和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支持和参加国防建设,国防和国防观念都有了较大的加强和提高。
开展保家卫国的全民国防教育。建国初期,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在大陆仍有国民党残余势力;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不甘心失败,对中国实行包围和封锁,发动朝鲜战争进逼中国东北门户,妄图以武力扼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后来,前苏联也加入反华大合唱,在经济上卡我们的脖子,军事亡,在中国和前苏联边境陈兵百万,并发动侵略珍宝岛和新疆边境地区的军事冲突。在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党中央十分重视对全民进行国防教育。毛泽东多次发表讲话和文章,提出要在全国人民中深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指出:“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我们对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就是这样进行教育的。”他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可丧失警惕,并发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号召。
1951年9月,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共产党一面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一面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同时加紧组建海军和空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援助被压迫民族为主要内容的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通过召开声讨大会,制定《爱国公约》等国防教育活动,重点进行了“仇视、蔑视、鄙视”美帝国主义的“三视”教育,批判“祟美、媚美、恐美”的思想,使国防教育开展得生动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战斗力,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热忱。1955年1月4日, 《人民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发表了《向人民群众经常进行国防教育》的社论,对国防教育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1958年5月7日,党中央发布了《关于经常向人民群众进行军事宣传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军队各级政治机关,应把军事宣传当作一项经常工作”。
开展全国战备形势教育。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形势的需要,我们党领导人民又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全国性的战备形势教育,普遍进行了以捍卫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为基本内容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这一时期的国防教育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的国防人民办。党和政府不仅在武装力量中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而且对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也积极进行国防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具有全方位的覆盖性。二是教育内容上的临战性。由于建国以后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鞘权主义的封锁、包围,新中国时时面临着强敌人侵的威胁。因此,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以主要精力“深挖洞、广积粮”,战备工作压倒一切,实行“全民皆兵”。中央适应战备形势的需要,在全民国防教育中,重点开展以“提高警惕,准备打仗”为基本内容的形势战备教育,对于增强国防观念收到了阶段性的效果。通过全民国防教育,极大地增强全体公民的战备观念,提高了为保卫人民政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斗的觉悟和能力,发挥了强大的威慑作用,形成了以军队为主干、民兵为基础,军民结合的钢铁般的国防屏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粉碎了各种反华势力对我国边境的蚕食和骚扰,成功地保卫了国家领土、领海、领空,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我国对和平时期如何加强国防教育认识不足,探索不够,国防教育处于阵发性、权宜性的状态。人们对国防的理解,往往是狭义的,习惯于把国防与军队、国防观念与战备观念等同起来,把国家受到的威胁,仅仅看作来自军事方面的威胁,缺乏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全局上理解国防实质的自觉性。
把国防教育作为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世界局势的缓和,对我国安全利益构成威胁的因素减轻,世界大战在较长一个时期打不起来,邓小平同志和中共中央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也转到了和平时期的轨道上。但是,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加之对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缺乏全面理解,一些人的和平麻痹思想有所滋长。随之出现了征兵难、优抚难、民兵预备役工作不落实、当兵不习武等问题。
针对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后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把国防教育作为一项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要求全党、全国、全军认真抓紧抓好。邓小平指出, “现在国际局势并不太平,我们必须巩固国防”,并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教育,从而为新时期国防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批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调整民兵组
织问题的报告》中号召: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军区,要经常对人民群众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教育。”全国各地随之掀起了支边参战和拥军优属的热潮,国防教育由此在各省、市、自治区蓬勃地开展起来。
1985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尊重、爱护军队,积极支持军队改革和建设的通知》中指出: “要向人民群众进行生动实际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随后,国家教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对新一代青年进行国防教育提出了有效措施。
1987年,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国防教育再一次成为“热门话题”,“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国防观念”被写进党的工作报告。党中央及时向全国人民发出“加强国防教育,增强人民的国防观念”的号召。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国防教育组织,开展了:国防教育活动,进行了国防教育理论研讨,使国防教育的人员、时间、场地、经费逐步得到落实,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民国防教育蓬勃开展起来。
国防工业可以生产大量的物质财富,增强国家实力,有的还可以直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国防科学技术可以带动和促进军用、民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防教育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在保卫国家安全和国家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和平时期加强国防建设:
(1)和平时期仍存在着种种不安定的因素,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伏彼起,不加强国防建设,就难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
(2)战争准备是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进行的,只有在平时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在战争突然爆发时赢得优势和主动。
(3)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和平的重要保证,在政权巩固、经济繁荣,有足够的防御能力和充分战争准备的国家面前,任何敌人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其实老师让咱们弄也是为了咱们好,但很费劲,我在这骂老师了,你妈妈的草
这个网站有
http://wenku.baidu.com/view/fa739fb765ce05087632130f.html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评我最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