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现在中国企业的现实意义?

2024-10-31 23:27: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古董兄文章总是能是让感觉到有话可说,读了他的新作《企业的贡献:创造生活方式》序和后记后本打算跟贴说几句,没想到一写就写多了,也不知道跟在哪一贴合适了,就单独贴了出来,欢迎各位拍砖。 一 视角 古董兄的眼光很是独到,总是能从常人难以觉察的角度来观察周围的世界,《企业的贡献:创造生活方式》这本书就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认知企业的运行,从这个角度出发,会令我们有为之一新的感觉,会使我们对企业的理解更为透彻。 对企业,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看,企业是一种手段,经营企业是为了追求利益;从经济学角度看它是一个经济社会的基本组织,它要创造顾客才能生存;从社会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社会的一个组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它又在改变着文化。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我们所观察到并不是不同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同景象罢了,不论我们从那个角度进行观察,也不论这个视角观察的多么深入,都不是为了、也不可能去“纠偏”其它角度所得到的景象――因为每个视角都是偏面的;相反,如果能参考从其它视角所观察到的结果会更有利于从当前视角的观察,而把这些从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图像综合起来的话,就会更为完整的描述和认识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 因此,把上面提到的几种视角结合起来,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企业与它所创造的顾客之间的互动而改变了社会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文化的变迁;企业参与这种互动主观上源自其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但客观上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相反,如果这几种视角隔离开来,尤其是把创造生活方式与顾客和企业割裂,那么对所谓的创造生活方式的理解将是狭隘的、肤浅的,因为离开它们的互动我们就无法理解生活方式。 首先,离开了对顾客的依托,生活方式就是虚无的。确实,“只要玩具能够带来快乐的生活,它就会成为所有顾客的产品;只要时装产品能够展现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时装就会不分男女老幼的受到欢迎。”,但是没有一种玩具能成为所有顾客的产品,也没有一种时装能同时受到男女老少的欢迎,因为不同的顾客对快乐、对个性的理解是不同的。顾客是一个复杂的群体,顾客的需求是复杂的。顾客的消费要求,首先需求性的,然后才是方向性的;顾客的消费能力,是生活性的,但是取决于经济性;顾客的消费数量,不仅是阶层性的,而且也是流量性的。离开了对顾客的分析,生活方式也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存在的,企业也会感到茫然,它不知道新的生活方式将是如何的被接受。 其次,离开了企业的参与,生活方式的演变既是散漫的也是缓慢的。在计算机搬到桌子上以前,人们无法预见今天会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更无法预见这种的生活方式什么时间会到来,正是企业对商业价值的渴望才推动了这样的发展。本质上讲,引起生活方式改变的是科学和技术,新生活方式到来的背后意味人们对一种新科学技术的接受,但是科学技术本身不会让人们接受,而它要有一个推动作用,企业就是这个推动的主体,今天的企业不仅推动着科技的普及,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再次,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企业和顾客影响也是同时存在的。当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演进的时候,它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无论是企业和顾客,乃至整个社会,都会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既会被它吸引,更会被它左右。个体的感觉总是那样的渺小。企业对新生活方式的投入可谓是前赴后继,但是新生活方式的形成必将是无数的企业的倒下。IBM不是第一个制造计算机的,微软也不是第一个编程的,第一个是谁,或许已经倒下了,但至少没有人记得它们,因为还有太多的企业接着倒下了,颇有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味道。 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到来就意味着旧生活方式的消失,这是一场革新;你可能不喜欢它,但有时你不得不选择它,因为供你选择的空间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