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谈谈你在开放教育模式下学习的体会 《帮帮忙吧。》

2025-01-05 13:58: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对开放教育管理模式的点滴体会
2002年09月14日 郑德才

要使开放教育深入发展,就必须根据开放教育的特点构建适合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接触开放教育近一年时间,感觉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开放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开放教育是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一次革命。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完全适合21世纪信息化时代特点,使人人享有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多种媒体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以及网络信息的互动是开放教育的主要特点。以下是我对开放教育管理的一点认识。

一、建立信息平台,实现师生网络互动。

1、选择信息交流载体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是实现网络互动的基础,符合开放教育发展需要。网站的选择很重要,必须选择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网站,由于许多同学存在网络知识的障碍,还必须满足页面简单、清晰,操作难度不大的特点。综合以上因素最终选择网易作为班级信息交流载体,建立02春金融开放专科及00秋金融开放专科学生校友录,完成师生信息平台的建设。

2、如何成为班级成员及遇到的一些问题

申请网易通行证是成为班级成员的基础,在网易通行证的申请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申请失败,主要原因除个人信息输入错误以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输入过程缓慢,造成网络连接超时。申请成功后的问题主要是许多同学不能正确使用搜索引擎,无法找到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页面。由于网络知识的匮乏一部分学生对网易班级校友录的功能使用不当,不能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

3、网易班级校友录的主要功能

发表留言是网易校友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基础,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通过留言黑板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加入校友录的同学都可以看到班级的所有信息,使学生对班级的日常情况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发群体信件功能更加大了信息的覆盖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E-mail看到班级的最新信息和管理动态。

4、班级校友录的目前情况

截止8月28日班级成员已达到86人,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交流信息的热情不断高涨,适应开放教育要求,实现网络管理的框架已显现。班级校友录的建立极大地改善了班级信息交流的环境,再一次体现开放教育的网络优势。
二、建立管理的数据库模式框架。

为实现班级的的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达到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利用visual foxpro 软件建立了班级的数据库管理模式框架,虽然目前仍显粗糙,但确实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既快捷又准确。对学生的交费情况(包括学费、考务费及其他费用)、成绩管理、及个人信息(包括在籍情况、联系方式、备注信息)可以及时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索引,极大的方便了班级的日常管理,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联系及时沟通,迈出了规范化管理班级的第一步,方便自己的同时也方便了学生,减少了日常工作中的疏漏,完善了管理班级的义务。
三、多种媒体并用,充分体现开放教育特点。

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在积极开发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学媒体和丰富网络资源的同时,其他媒体的使用同样不能忽视必须努力提高音像教材的制作水平及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开放视听阅览室、语音室、图书馆及网络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使用多种媒体学习的条件,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开放教育多种媒体并用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四、建立网络问题答疑室,提高学生驾御网络的能力。

一段时间以来,咨询网络问题的学生很多,相当多的同学喜欢利用网络媒体获取和传递信息,但网络知识的匮乏,使一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利用网络的学习环境,难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利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模式相脱节。为提高学生驾御网络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好的发挥开放教育自身的优势,建议设立网络问题答疑室,集中解决学生提出的网络问题,不断适应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系。

五、积极实现学生学习的导师负责制。

开放教育的导师制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但导师制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开放教育学生特点决定的。不需要入学考试是开放教育区别传统封闭教育的一大特点,与此同时开放教育学生的基础较差,也成为不争的事实。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学生既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又难以摆脱基础较差,工作、家庭压力的束缚。开放教育导师制的提出,解决了他们学习的障碍,遇到问题及时与导师沟通,开放教育导学特点显露无疑。

六、实同专业选修课统一授课模式,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开放教育的自主选课形式,为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同专业选修课的统一授课模式,为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提前选修课程的机会,教学形式得到进一步开放。我相信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开放,已为期不远。

七、形成性考核的多样化、网络化。

形成性考核的多样化、网络化是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逐步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形成性考核的在线测试形式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既丰富了开放教育的学习内容,又符合21世纪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为开放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八、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近一段时间,有学生向我反映学校能否组织会计师考试培训的问题,因为虽然是金融财务专业的学生,但真正从事财务工作的同学不多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会计师考试要求,如果能建立财务会计实验室或学生实习基地,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九、建立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丰富直播课堂、VOD内容。

在双向视频的虚拟课堂上,异地教师与学生的形象、声音可以互相传递,既有面授的特点,又有很强的交互性,适合于学生共性问题的解答及相关问题的远程讨论,将极大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直播课堂主要用于教学辅导、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目前电大的直播课堂的内容仍不十分丰富,有待进一步充实。VOD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作为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的衍生产品,前景广阔其自助选课点播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十、正确理解开放教育的“宽进严出”。

“宽进”是指开放教育的学生不需要入学考试即可注册学习,它是开放教育的特点之一,为每个想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但“严出”则是保证开放教育学生质量的根本所在。必须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对严重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必须从严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不能让小气候影响到整个大环境。“宽进宽出”决不是开放教育。必须彻底改变人们对开放教育的认识,保证开放教育试点工作远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十一、建立开放教育网上图书馆,丰富学习资源。

建立开放教育网络图书馆的目的,使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集中获取开放教育各学科的教学资源,摆脱视听阅览室的局限性,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教学信息,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

十二、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获取班级信息。

实行班级的信息反馈卡制度,由各组组长负责,反映教学情况、班级问题、各种疑问定期收回及时给予解答。目的主要是加强班级管理、及时了解班级信息、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都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同时必须重视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动态。

十三、加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视力度。

开放教育的特点决定,必须加大对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视力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自然成为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开放教育的学生特别是专科生,往往有一些悲观情绪,认为自己的基础差,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太过现实,学习的目的仅仅是能拿到毕业证,找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鉴于此必须要向学生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只有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有比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则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同时必须明确指出,开放教育的特色是开放教育存在的基础,失去特色将严重阻碍开放教育的发展进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必须适应开放教育的特点。开放教育是基于网络平台,利用多种媒体技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及多种媒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互动,充分体现开放教育的特点。

十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平时成绩给予满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调动大多数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十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

利用两个平台,实现两个查询和两个交互。引导学生利用中央电大或哈尔滨电大平台,实现相关课程教学资源的查询和学生考试成绩的查询。在课程讨论区实现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在公共讨论区辅导员论坛的师生交流栏目,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对长期驻外的学生引导他们利用直播课堂VOD视频点播来学习。

十六、正确处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也应该是朋友关系,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解答。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中来。

以上是我对开放教育的几点粗浅认识,很荣幸成为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参与者,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仍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所有参与开放教育的人士不断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