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2025-04-14 09:23:5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因而,一听到“作文”两字,许多学生不是抓脑袋,就是苦思冥想,不知如何下笔,脑子一篇空白。而教师也是紧皱眉头,不知如何教,才能使学生领会怎样写?写些什么?有时教师说了一大堆,几乎把文章都说了出来,以为学生这下会写了吧,而学生的作文还是一塌糊涂。俗话说:“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力求做到:让作文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成为记载自己人生的史记。我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 一、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在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著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的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①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②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欲望;③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返向成功的基点。 二、 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在《语文课程标准》引导下的作文教学改革,锋芒所措就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空话,假话,套话”,在内容上,情感上贯穿一个“真”字。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文章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自己的见解感受;写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真实看法。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说真话,说心理话。一次考试结束了,当我把试卷发下去之后,考高分同学的那种兴奋及考低分同学的那种悲观,明显的写在学生的脸上,我适时的抓住这个时机,要求学生把卷子收起来,写下此时不掺一点儿虚假的感受来。这时,学生在作文里尽情倾诉着当时内心的喜与悲,极大限度地发挥着他们的才智。然后,我为他们提供能够展示他们作文水平的平台,让他们感受“真实的美”。 三、 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外,我还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每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我总结写日记的好处是: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②是可为自己的那份美好的回忆。如:“今天我和XX同学吵架了……”“今天开学第一天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以后在回头再看就觉得非常的有趣。开始限制日记的内容,表达方式自由,可以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寥寥几语,做到每天检查,慢慢的改为每周检查一次。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象流水帐的,有的马虎应付,但不管怎样,只要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们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四、 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新大纲对习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是习作教学的总要求,突出了练笔的性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矛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那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五、 训练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字﹑词﹑句是写作的“建筑材料”,而好词好句更是美化大厦的“瓷片”。平时我就注意教学生懂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阅读上,都要求他们把学过的,读过的优美的词和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想办法弄清其意义和弄懂用法,逐步掌握,学以至用。对这项工作我定时督促,指导。学生们的词句库形成了,写起作文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以上是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非一日成就的。只有循序渐进,长期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才可提高。

回答2:

  前些天,我看到了一幅图画。图画上画着一位母亲拿着一条略粗的木棒拉着抱在一根粗粗的柱子上的孩子。原由是要把孩子拉回家写作文。确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感到作文教学是一件很头痛的事,老师往往是煞费苦心,可仍然是收效甚微。学生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在习作中,口号成堆,废话连篇。对于作文的教学,下面我就谈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在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在语文教学中就特别注重了学生的写作的培养。
  一,培养兴趣,使写作乐在其中
  兴趣,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前提,没有兴趣,做任何事情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小学生刚接触社会,还不太具备观察社会,了解事物的能力,能否让学生培养起在生活中摄取写作题材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传统作文教学的要求过于繁杂,素材内容,写作形式自由度小,导致学生想写的不能写,不愿写的却套话连篇,强硬的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为了作文而作文,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很多学生作文都是教师命题作文,比较死板,作文题目不一定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写作,不少学生见å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