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亚运会有很多比赛场地:
1.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包括体操馆、台球馆、壁球馆及广州亚运历史博物馆,赛后将成为广州新城集体育、商业、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服务于市民。其中,体操馆设固定观众席位6233个,赛后可改造为8000座篮球馆,具有多种功能灵活性。为适应表现体操这一颇具艺术魅力的体育项目的需要,该馆的设计构思凸显了“飘逸彩带”的主题,用流动的线条展现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神韵,打造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具有强烈标志性。而且结构复杂多变,使用多种工程新技术和多种节能新技术,减少能耗,绿色环保,屋面雨水可以收集再利用。
2.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
位于大学城体育与信息共享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包括自行车馆、轮滑场、极限运动中心区等。该中心的设计充分结合了举办项目的特点,采用蕴含极限运动之极、共享之核、速度/力量/技巧之旋、风尚潮流之风的“极、核、旋、风”理念。其中,自行车馆的造型设计充分考虑了南方地区湿热多雨的特点,借鉴骑楼街的做法,在东西向设计了遮阴外廊。
3.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是亚运会游泳跳水项目的主要比赛场馆,将举行游泳、跳水和现代五项游泳比赛及亚残会游泳比赛,赛后将作为国家南方训练基地,满足国家队冬训及亚运会之后举行重大赛事的要求。该馆总坐席数为4584座,分别设置了标准比赛池(含移动池岸)、训练池、跳水池。其设计力求与原基地环境相协调,总体布局上延续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游泳馆主体造型采用双色螺旋流动造型,主体建筑白色和蓝色相间,既巧妙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又是对主体育场“飘带”曲线的延续。同时通过相互穿插流动造型,结合建筑朝向,很好的满足了建筑内部空间高度、采光通风、建筑节能以及合理布置设备管道的需求。
4.南沙体育馆
南沙体育馆是亚运会武术比赛场馆,因此在设计上场馆也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意境。南沙体育馆的外壳分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这种富有动感的设计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同时结合广东海洋文化的特征,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意向。
5.广州亚运会网球馆中心
广州亚运会网球馆中心位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北面,总建筑面3350平方米,可容纳10000名观众。
6.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
亚运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位于广州大道北广州体育学院河东片区内,总建筑面积约14500平方米,能容纳约5000观众,中地下室1500平方米,地上主体工程13000平方米,室外配套工程2800平方米,并配有120个汽车位,200个自行车位。项目总投资590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
7.广州飞碟训练中心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位于增城市派潭镇榕树吓村,临近广州北部生态旅游区,处于增城市的都市农业与旅游生态发展圈核心位置。该项目包括飞碟靶场、主体建筑、赛事辅助区域三个部分,将承担2010年亚运会飞碟多向、双向、双多向射击比赛,满足亚运会的比赛需要。亚运会结束后,该中心将作为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基地,也将作为国家射击队及广东省射击队的冬训基地,并向公众开放。
8.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
黄埔区体育中心体育馆是广州第16届亚运会的场馆之一,坐落在区体育中心的东北面,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2.4米。体育馆由比赛馆和训练馆组成,可容纳近5000名观众,建成后将成为亚运会男子篮球小组赛的场馆。体育馆的外观设计用“蕉叶”、“阔叶”和“艳阳”相辅相成,充满现代技术美感
9.广州棋院
广州棋院新址北面毗邻美丽的白云山风景区,而西面则紧靠静谧的麓湖,可谓是依山傍水,新广州棋院于广州亚运期间,承办围棋、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所有比赛。棋院主要将由一个1000平米的大型比赛场馆,以及两个500平米和三个100平米的中小型场馆组成。亚运会后,广州棋院将承接各类型的棋类赛事以及棋牌运动的培训重任。此外,参考日本棋院的设计,广州棋院内将会有餐饮住宿和地下停车场的配套。
10.广州大学城各高校体育场馆
广州大学城中心体育场 = 足球,橄榄球,田径
华南师范大学 = 羽毛球主馆,游泳主馆
中山大学 = 排球主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排球主馆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武术比赛主馆
广东药学院 = 健美赛主馆
华南理工大学 = 乒乓球主馆
广东工业大学 = 篮球主馆
广州大学 = 篮球主馆
参考资料:亚运会官方网站
广州亚运会(Guangzhou Asian Games)场馆包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广州南沙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网球中心、武术舞蹈馆、升旗广场(亚运城)、运动员村(亚运城)、媒体村(亚运城)等数个场馆。 亚运“水立方”_游泳跳水馆似双螺旋DNA
要不就是:广州亚运会城
亚运村、亚运综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