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内部RC振荡的。据我所知除了很老式的51单片机(比如Atmel的AT89系列,Intel的8031,8051)其他大部分单片机内部全部集成有RC振荡电路。有的高档点的单片机内部还有PLL(锁相环)倍频电路。
这些单片机工作是可以不用外部晶振作为时钟源,直接使用内部RC振荡产生的时钟信号作为时钟源。
下面说说用RC振荡的优缺点:
1. 优点:降低成本。(可以省掉外部晶振的价格),电路结构简单,PCB板布线容易(因为石英晶振是高频电路,PCB布线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2. 缺点:RC振荡频率精度不高(因为这个电阻,电容本身的精度有关)而且单片机RC振荡的频率精度和单片机制造商有关(比如Microchip的PIC Atmel的AVR的精度误差一般是1%,这算比较高的。像韩国,日本公司的单片机RC时钟精度误差一般在10%左右。我碰到最夸张的一款韩国单片机RC时钟精度误差竟然是20%)
所以这只能够用在时钟要求不太高的场合。你的饮水机一般是够了。而石英晶振的频率是非常准确的误差一般是ppm(百万分之一)级别的。适合用于时钟精度高的场合,比如UART通讯场合(因为波特率要求时钟精度非常准确)RTC时钟(一般RTC时钟的晶振是32.768Khz,和石英手表的晶振是一样的)。RC振荡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振荡精度的随温度变化比较大。石英晶振变化就要小很多。
有的单片机具有内部震荡电路.
就不再需要外接晶振了,节省成本.
单片机上有字的,可以看看上面的型号,网上查下资料就知道有没有内部震荡电路了.
有的单片机是可以内置时钟的,特别是有些专业行很强的pic就是内置时钟。
阻容(rc)振荡。频率准确度要求不高时,成本控制非常严时常采用。
因为采用单片机内部时钟,就不需要外接晶振。针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应用,就像楼上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