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玩的太兴奋
都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但是现在的生活压力真的太大了,很多爸爸妈妈工作都是非常的忙碌,所以只能在宝宝睡前之前陪他们玩一玩,讲讲故事什么的,当然讲故事这样平和的方式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爸爸总是喜欢逗逗孩子,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宝宝的兴奋,就很难安心的入睡,所以新爸爸新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了,虽然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是还是不要过分的逗弄孩子,避免孩子因为太兴奋无法安心入睡,折磨的还是自己,最好给宝宝制定一个作息表,让宝宝严格按照这个作息表休息,在宝宝睡前的半个小时就让他们安静下来,给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帮助宝宝更好是睡眠!
大脑神经发育不成熟
人的睡眠分为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夜间约3-4小时交替一次。婴幼儿同样,当深睡眠与浅睡眠交替无法调整时,这个期间就会有哭闹或惊醒。尤其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宝宝,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
当宝宝无法自我调整深浅睡眠交替时,尤其是在四、五个月时,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大脑皮层活跃,会出现比小时候睡眠还要差、醒的次数还要多的情况。
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血钙降低会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因此,建议就医查一下微量元素,看是否缺乏,缺乏哪种?另外也要坚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
积食、上火,吃的太饱等
积食、消化不良,上火太饱等都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喂粥、面等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至少两三小时喂,一般宝宝睡前喂一点奶就可以了。
另外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晚上哭醒会以为孩子饿了,然后就给孩子喂奶,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样做反而会造成宝宝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习惯。
分离焦虑
在宝宝9-18个月时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状况,不愿和父母分开,怕见生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保护意识强、对外界警醒(表现在晚上醒得多,睡得轻)等。这时只要轻拍宝宝,让他感受到你的存在,及时给予安全感宝宝就能很快再次入睡。
夜惊症
平时睡觉很好的小孩突然 1-2 个小时就会惊醒并啼哭,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以为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但是小孩醒的时候又并没有什么不适。这是小到有周岁宝宝的妈妈,大到有上小学孩子的妈妈都会经常问到的问题。与其说是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实际上只是睡着的过程中突然惊醒的情况比较多。
小孩子最初进入睡眠,一般 1 到 1 个半小时时候就会进入第一个睡眠周期,在结束这个周期后,会进入第二个睡眠周期,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短暂的惊醒。在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快速顺利渡过,小孩就会出现短暂的非睡觉也非清醒的状态。一般来说,醒来后会有短暂的哭泣、抽泣、起来走动,或者大声哭闹等症状。像这样在睡眠转换时期表现出比较严重的症状的情况,就称为 " 夜惊症 ",大一些的孩子会出现梦呓或者梦游的情况。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虽然有持续 40 分钟的情况出现,但一般 1-5 分钟就会结束,但是孩子本人对此毫无记忆。真正夜惊症的情况是,小孩会突然惊醒,陷入恐惧,心跳速度加快,冒冷汗并大声尖叫。看着孩子这种情况父母也会陷入惊恐状态。夜惊症、梦游病一般从 4、5 岁开始到青春期阶段时常发生。
夜惊症原因
实际上真正被称为疾病的夜惊症发生概率不足 1%。通常在孩子过劳的时候,即小孩过度玩闹导致身体疲惫的时候发生。又或者家族里面有夜惊症史情况下,发生概率更高。睡眠呼吸障碍等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
夜惊症的应对方法是把不能入睡的孩子再次哄入睡。这个时候动孩子会妨碍到小孩再次入睡,要尽量避免。调暗灯光,为小孩唱一些舒缓的歌曲等,使用一些哄小孩入睡时的方法。这种情况通常不会超过 1-5 分钟,无端去惊扰孩子反而会拖延时间。不要给孩子穿过厚的衣服,不要让宝宝觉得热也是众所周知的减少夜惊症的方法。虽然现在还没有切实的科学根据,但是根据个人经验,冬天穿过厚的衣服,开着地暖睡觉的宝宝,多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些方法也适用于预防噩梦。
这大概就是宝宝睡觉会忽然大哭的一些原因,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宝宝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宝宝明明睡得蛮好的,突然肢体快速抖动一下,惊醒后东看西看或者大声哭泣,大人们就担心宝宝是不是吓着了,不要慌,这很正常!这是惊吓反射,是宝宝自我保护反应,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这样安抚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