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甄嬛的养子名为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之所以扶持他成为帝王只要原因是弘历最合适,当时甄嬛手里只有两个皇子,一个是养子弘历(已成年),另一个就是自己的亲儿子弘曕(未成年),经过这年在后宫的你争我夺甄嬛知晓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让弘历继承帝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一、雍正死后急需皇子继承帝位此时甄嬛手里的成年皇子只有弘历,所以别无选择。
雍正的死虽然是甄嬛和叶澜依联手的杰作但她们在实施计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以后,只想赶快杀了这个毒杀果郡王的罪魁,当叶澜依将带有慢性毒药的丹丸给雍正服下,甄嬛又来说了一堆刺激他的话后雍正果然驾鹤西游,这时候对于甄嬛来说稳住朝局就是眼下最要紧的事情。
在皇子中与甄嬛一条心的只有四阿哥弘历和六阿哥弘曕,眼下只有养子成年能够让稳固百官服众,所以此时只能选择推他上位,纵使弘历心思深沉但总好过其他皇子。
二、弘历的手段甄嬛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如果强行让亲儿子继承帝位自己参政恐怕性命不保。
历史上册立年幼皇子继承帝位的大有人在,我认为当时甄嬛也不是没有想过这条路,但你们别忘了,弘历可不是一个软柿子,他可以算的上是披着羊皮的狼,弘时就是被弘历的花言巧语陷害致使雍正下旨将他赶去做八爷的儿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弘历对皇位早就惦记上了。
如果甄嬛这时候把他甩在一旁只封个闲散王爷到时候她垂帘听政要面对的就不止是前朝持反对意见的朝臣,还有背后拿着刀剑随时准备捅她一刀的养子,为了如今的安稳生活甄嬛斗了一辈子争了一辈子,虽说落了个Happy ending但她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想过安稳日子的她只想离这些东西远一点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所以这皇位爱谁做谁做。
不过话说回来,在雍正死后甄嬛就是最大的赢家,这时候不让亲信做皇上难道还让外人做?So 弘历这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三、弘曕没叫过果郡王一声阿玛是甄嬛一辈子的遗憾,既然活着不能相认死后总要有儿子为他披麻戴孝。
看过《甄嬛传》的人都清楚,弘曕虽然是甄嬛的儿子但也同时是果郡王的儿子,纵使名义上挂着六阿哥的头衔但血脉这种东西不容忽视,在剧快要大结局的时候甄嬛看着年幼的弘曕在树下拿着书朗诵,不由得想起允礼(果郡王)当年是否如弘曕一般迎着朝阳刻苦学习。
之后弘历来探望甄嬛,美名其曰是请安但实际是打探甄嬛是否会册立幼子而废黜他,甄嬛这个后宫老油条立即领会弘历的意思所以直接请命让弘曕过继给果郡王一脉。
在弘历走后甄嬛同崔槿汐说了这样一段话:“他活着的时候没听到孩子叫一声阿玛,死后总要有儿子在身边才好”。由此可见甄嬛对果郡王没听到弘曕叫他阿玛有多遗憾,为了减轻自己内心对果郡王的愧疚就让弘曕认祖归宗了。
四、对于弘曕来说成为一个闲散王爷乃是最好的结局。
弘曕在弘历继承帝位的时候还小根本不懂人心的险恶,如果甄嬛强行将他推到帝位上无疑是将他的所有美好扼杀,自古帝王都是独孤的可怜的,看雍正的生活就能知道一二,连宠幸哪个妃子吃什么东西做什么决定都要听别人的,可见皇上这个职位并不好当。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生远,甄嬛对于弘曕的愿望就是平安喜乐,健康长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雍正这一辈子被后宫算计了多少他自己都算不清道不明,如果弘曕成了帝王估计也要经历这些,没准一个弄不好还会遇到像自己这样的嫔妃将他弄死,一想到这些甄嬛就根本不想让亲骨肉沾染这些破烂事。
让弘历做了帝王那弘曕就是帝王的亲弟弟,这种身份在外人看来无上尊贵,谁敢欺负他?况且甄嬛退这一步弘历内心自然感恩只会对这个弟弟更加宠爱更加慷慨,只要他不起歪心思不作妖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根本不用愁,这种生活不比作皇上好太多了?
所以别再说甄嬛傻了,人家可真的是为自己孩子的后半生盘算的好好地,只要弘历在一天就少不了她儿子和女儿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