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嫔,长公主,公主,皇子,世子,王爷,大臣,宫女的等级表

2024-11-04 13:33:4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大清等级

  等级制度:

  嫔妃等级

  正超品:皇后 一位
  正一品:皇贵妃 两位
  从一品:贵妃
  庶一品:妃(德妃、端妃、令妃、宸妃、敬妃 瑾妃、宜妃、姝妃、珍妃、柔妃)各一
  正二品:夫人
  从二品:贵嫔
  庶二品: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
  从三品:修仪、修容、修媛
  庶三品:充仪、充容、充媛
  正四品:淑仪、淑容、淑媛
  从四品:贵仪、贵容、贵媛
  庶四品:月仪、月媛、月容、月华
  正五品:婉仪 婉媛 婉容 婉华
  从五品:德仪 德媛 德容 德华
  庶五品:丽仪、顺仪、佩仪、芳仪
  正六品:贵姬
  从六品:姬
  庶六品:容华
  正七品:婕妤
  从七品:贵人
  庶七品:常在
  正八品:美人、佳人、良人
  从八品:顺人、才人、淑人
  庶八品:小仪、小媛、小娣
  正九品:承徽、承荣
  从九品:宝林
  庶九品:采女
  正十品:选侍
  从十品:答应
  庶十品:秀女

  长公主等级

  正一品:御尊兴/监/辅/定国皇长公主
  从一品: 御皇固伦长公主
  正二品:固伦长公主
  从二品:和硕长公主
  正三品:和孝长公主
  从三品:和宁长公主
  正四品:和贞长公主
  从四品:多罗长公主
  正五品:长平长公主
  从五品:长乐长公主
  正六品:雅兴长公主
  从六品:安宁长公主
  正七品:端康长公主
  从七品:思落长公主
  正八品:**长公主

  公主等级

  正一品:御尊兴/监/辅/定国皇公主
  从一品: 御皇固伦公主
  正二品:固伦公主
  从二品:和硕公主
  正三品:和孝公主
  从三品:和宁公主
  正四品:和贞公主
  从四品:多罗公主
  正五品:长平公主
  从五品:长乐公主
  正六品:雅兴公主
  从六品:安宁公主
  正七品:端康公主
  从七品:思落公主
  正八品:**公主

  皇子等级

  正一品:监国储君
  从一品:帝尊皇太子
  正二品:镇国尊皇子
  从二品:御国尊皇子
  正三品:监国尊皇子
  从三品:兴国尊皇子
  正四品:辅国尊皇子
  从四品:监政尊皇子
  正五品:参政御皇子
  从五品:皇辅国皇子
  正六品:皇固伦皇子
  从六品:皇仁嘉皇子
  正七品:皇和孝皇子
  从七品:嘉逸皇子
  正八品:安嘉皇子
  从八品:**皇子

  皇太后等级

  正一品:母逸皇太后
  从一品:圣母皇太后
  正二品:护国皇太后
  从二品:御尊皇太后
  正三品:贵皇太后
  从三品:御皇太后
  正四品:尊皇太后
  从四品:皇太后
  正五品:贵太后
  从五品:御太后
  正六品:尊太后
  从六品:**太后

  皇太妃等级

  正一品:母逸皇太妃
  从一品:圣母皇太妃
  正二品:护国皇太妃
  从二品:御尊皇太妃
  正三品:贵皇太妃
  从三品:御皇太妃
  正四品:尊皇太妃
  从四品:贵太妃
  正五品:御太妃
  从五品:尊太妃
  正六品:**太妃

  郡主等级

  正一品:尊皇长郡主
  从一品:尊皇郡主
  正二品:皇固伦郡主
  从二品:尊郡主
  正三品:监国郡主
  从三品:御国郡主
  正四品:兴国郡主
  从四品:固伦郡主
  正五品:和硕郡主
  从五品:宁和郡主
  正六品:多罗郡主
  从六品:思贤郡主
  正七品:永乐郡主
  从七品:明霞郡主
  正八品:**郡主

  亲王等级

  正一品:监国尊圣亲王
  从一品: 镇国尊亲王
  正二品:御国尊亲王
  从二品:御国奉亲王
  正三品:兴国御亲王
  从三品:辅国皇亲王
  正四品:皇固伦恭亲王
  从四品: 固伦廉亲王
  正五品: 和硕亲王
  从五品:**亲王

  王妃等级(封号随丈夫)

  正一品:封号+正王妃
  从一品:封号+王妃
  正二品:侧王妃
  从二品:庶王妃
  正三品:昭仪
  从三品:淑媛
  正四品:奉仪
  从四品:侍妾

  宫女等级

  正一品:总管姑姑
  从一品:御前姑姑
  正二品:殿前姑姑
  从二品:内侍姑姑
  正三品:姑姑
  从三品:总管尚宫
  正四品:御前尚宫
  从四品:殿前尚宫
  正五品:内侍尚宫
  从五品:尚宫
  正六品:御前尚仪
  从六品:殿前尚仪
  正七品:内侍尚仪
  从七品:尚仪
  正八品:长侍女
  从八品:侍女
  正九品:长宫女
  从九品:宫女

  御医等级

  正一品:太医
  从一品:饮膳太医
  正二品:正奉上太医
  从二品:院使
  正三品:副院使
  从三品:左院判
  正四品:右院判
  从四品:内医正
  正五品:御医
  从五品:主簿
  正六品:医官
  从六品:吏目
  正七品:医师
  从七品:医员
  正八品:医女
  从八品:医生
  正九品:实习医女
  从九品:使唤医女

  舞姬歌姬等级

  正一品:尊荣华领舞舞天姬/歌姬
  从一品:尊芳华领舞舞天姬/ 歌姬
  正二品:荣华领舞舞天姬/歌姬
  从二品:芳华领舞舞天姬/ 歌姬
  正三品:御用伴舞舞天姬/歌姬
  从三品:圣贵伴舞天姬/歌姬
  正四品:伴舞舞天姬/歌姬
  从四品:舞天姬/歌姬
  正五品:舞姬/ 歌姬
  从五品:艳舞娘/ 歌姬
  正六品:芳舞娘/ 歌姬
  从六品:盈舞女/ 歌姬
  正七品:艺舞女/歌姬

  小姐等级

  正一品:尊圣掌权小姐
  从一品:尊圣小姐
  正二品:尊皇小姐
  从二品:御宁小姐
  正三品:奉小姐
  从三品:御小姐
  正四品:皇小姐
  从四品:封号+小姐
  正五品:**小姐

  公子等级

  正一品:尊圣公子
  从一品:尊公子
  正二品:奉公子
  从二品:御公子
  正三品:皇公子
  从三品:封号+公子
  正四品:**公子

  正一品:**镇国威武大将军
  从一品:**御国大将军
  正二品:**大将军
  从二品:**骠骑将军
  正三品:**骁骑将军
  从三品:**上将军
  正四品:**车骑将军
  从四品:**卫将军
  正五品:**校蔚

  格格

  正一品: 尊皇御国掌权格格
  从一品:御国参政格格
  正二品:镇国格格
  从二品:辅国格格
  正三品:定国格格
  从三品:兴国格格
  正四品:安国格格
  从四品:固伦格格
  正五品:语冰格格
  从五品:春茜格格
  正六品:夏茹格格
  从六品:御格格
  正七品:皇格格
  从七品:尊格格
  正八品:格格
  正一品:尊皇和硕固伦圣女
  从一品:尊皇和硕圣女
  正二品:尊皇固伦圣女
  从二品:尊皇镇国圣女
  正三品:皇固伦镇国圣女
  从三品:皇和硕固伦圣女
  正四品:皇和硕圣女
  从四品:皇固伦圣女
  正五品:和硕圣女
  从五品:固伦圣女
  正六品:镇国圣女
  从六品:勤欣圣女
  正七品:普通圣女
  从七品:实习圣女
  正八品:圣女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回答2:

查历代后妃传,常见有“三夫人”、“九嫔”等设置,追根溯源,原来出自周礼。从《礼记.昏义》查到以下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理。...”照此,古来有名号的后妃“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这个古制从何而来?查得《通典.职官.后妃》上的说法是这样的(多为传说成分,姑且看之):
“昔帝喾有四妃,以象后妃四星。其一明者为正妃,余三小者为次妃,帝尧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谓之夫人。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说‘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则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喾,立正妃,又三二十七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后也,夫人也,嫔也,世妇也,女御也,五者相参,以定尊卑焉。”

这种东东可能只存在于书本上,好象并未真正实行过。从有关史书记载看,先秦的后妃之制还比较简单,王之妻称后,王之妾及诸侯之妻称夫人,不过而已。但秦汉后,历朝历代纷纷巧立各种名目,并争取向以上古制靠拢。其名堂之多之杂,初识之人总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我西老头认识浅陋,况且来自大秦,难免瞎子摸象,仅能窥其一斑,但求粗观其概貌尔。(以下不论及太后、太妃等,限制在皇帝的“现任”后妃范围内,外命妇也不讨论)

二、秦汉时期的后妃制度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王莽时托古改制:和嫔、美御、和人三人,位视公,(注:即三夫人);嫔人九,视卿,(注:应是九嫔);美人二十七,视大夫,(注:相当二十七世妇);御人八十一,视元士,(注: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后),与古制同。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三、魏晋时期的后妃制度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晋武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
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四、南北朝时期的后妃制度

南朝宋初,武帝刘裕因袭晋制,仅省去才人、中才人。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省夫人,置贵妃,比相国,并进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是为三夫人;同时省修华、修容、修仪,置昭仪、昭华、昭容以代之,列于九嫔之内;又置中才人、充衣为散役。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省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复置修华、修容、修仪、才人、良人;次年省贵人,置贵姬为三夫人之一,又置昭华,增淑容、承徽、列荣。并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位次九嫔;美人、才人、良人为散位。

齐武帝建元元年(479年),采用晋制,以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三内官: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陈二朝与宋基本相近,梁武帝时定制: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仪、修华、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散位。太子东宫有良娣、保林二职。陈沿袭梁之制不改。

北魏太祖道武帝时始立皇后,余妾或称夫人,皆有品次。世祖太武帝增设左右昭仪及贵人、椒房、中式数等,后庭渐多。高祖孝文帝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官,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北齐前几帝所置内职很少,齐武成帝好内,颁布河清新令:内命妇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又准汉制置有:
1)昭仪,有左右二人,比丞相;
2)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3)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
4)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5)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6)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为散号。齐后主立二后,昭仪以下数目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
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寻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北周置有三夫人(后改三妃)、三弋(女字旁,下同)、六嫔、御媛、御婉等,各等详细情形:
1)三夫人:贵妃、长贵妃、德妃,位视三公,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改称三妃;
2)三弋:员额三人,位视三孤;
3)六嫔:员额六人(其中之一称昭化嫔),位视六卿;
4)御媛:位视大夫,其中上媛、中媛、下媛分别位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5)御婉:位视士,也分上中下三等,分别位视上士、中士、下士。

五、隋唐时期的后妃制度

隋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礼》,省减其数。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又采汉、晋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一曰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二曰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三曰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四曰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五曰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六曰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独孤皇后在世时,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自嫔以下,置六十员。加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至独孤后死,始置贵人三员,增嫔至九员,世妇二十七员,御女八十一员。贵人等关掌宫闱之务,六尚以下皆分泰焉。

隋炀帝参详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
1)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2)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品正第二;
3)二十七世妇: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
4)八十一女御:宝林二十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
总共一百二十员,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设置有:赞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仪四人以代九嫔,秩正二品;承闺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栉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咸亨二年(671年)复旧。

唐玄宗开元年间再次更定,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以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以为六仪,正二品;美人四人,为正三品;才人七人,为正四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诸司诸典职员品第而序之,后亦参用前号。

唐制太子之妾可设: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
六、宋金元明清各朝的后妃制度

宋与唐制大同小异,只有少许差别(如增置了贵仪、妃仪、婉仪等)。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曰九嫔,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贞佑后之制,贵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丽妃、柔妃,而无德妃、贤妃。九嫔同。婕妤下有丽人、才人为正三品。顺仪、淑华、淑仪为正四品。尚宫夫人,尚宫左夫人、尚宫右夫人、宫正夫人、宝华夫人、尚仪夫人、尚服夫人、尚寝夫人、钦圣夫人、资明夫人为正五品。尚仪御侍、尚服御侍、尚寝御侍、尚正御侍、宝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为正六品,司正御侍、宝符御侍、司仪御侍、司符御侍,司寝御侍、司饰御侍、司设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药御侍、仙韶使、光训良侍、明训良侍、遵训良侍、从训良侍为正七品。典仪御侍、典膳御侍、典寝御侍、典饰御侍、典设御侍、典衣御侍、典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为正八品。掌仪御侍、掌服御侍、掌寝御侍、掌饰御侍、掌设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药御侍、仙韶掌音、祗肃良侍、祗敬良侍、祗愿良侍为正九品。 金海陵王当政时,妃子多达十二员: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

明太祖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诸妃位号除贵妃外,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妃下。宪宗时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以后渐成定制。

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妃为“福晋”。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为景仁、承乾、锺粹、延禧、永和、景阳宫,西六宫为永寿、翊坤、储秀、启祥、长春、咸福宫。诸宫皆有宫女子供使令。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秀女入宫,妃、嫔、贵人惟上命。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后妃诸姑、姊妹不赴选。帝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居慈宁、寿康、宁寿诸宫。先朝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与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见。

明朝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陈请,为闻于上,达材能,录罪过。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典出纳文移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太子宾客,正三品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皆东宫大臣,无定员,无专授。
左、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从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参知政事,从二品
郎中, 正五品 员外郎 正六品 都事、检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从七品
参议府参议,正三品 参军断事,从三品 断事、经历,正七品 知事, 正八品
都镇抚司都镇抚,正五品 功所功郎,正七品。
吏部:
尚书一人, 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司务厅司务 从九品 文选、验封、稽勋、考功 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干授宣议郎。
从七品,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妇之号九。
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
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上述为很小一部分,另有2部,48司,与外派官职,不计其数,难以累述。
另外您说的知县七品只是一部分知县,县分三等。
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
六万石以下为中县, 知县正七品;
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知县从七品。

明朝官吏职务
知县--县长,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州--地级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府--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承宣布政使司--省长
税课司--税务局局长
织染杂造--纺织局局长
巡检司---公安局局长
递运所使--邮政局局长
礼部尚书--文化部,教育部长
兵部尚书--国防部部长
吏部尚书--人事部部长
太仆寺卿--交通部部长(管马的)
鸿胪寺卿--外交礼仪
尚宝司卿--盖章的,保管御玺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回答3:

长公主大于妃嫔,
妃嫔小于王爷,
王爷大于皇子,
皇子等于公主,
皇子公主大于世子,
世子大于大臣,
大臣大于宫女。
(这里的王爷是指与皇帝同宗的王爷,如果是太子的兄弟,则小于四妃,大于其他妃嫔)

自称:
长公主:本宫
妃嫔:本宫/嫔妾(我查过了,史料上的‘臣妾’实际为‘嫔妾’)
王爷:臣弟/本王
皇子:臣弟/儿臣/臣
公主:儿臣/本宫/臣妹
太子:孤
世子:小王
大臣:臣
宫女:奴婢/婢子

妃嫔封号常以安宁肃雅类的字为主,如贤、淑、庄、敬、惠、顺、康、宁、德、元、文、丽、华、昭、温、柔、容、婉等。

回答4:

后妃等级:
1. 正一品:宫令女官(管理后宫琐事,为皇太后或皇后身边,代掌凤印。);
2. 正二品:尚宫,尚仪,尚服,尚寝,尚食,尚功(六尚主管);
3. 从二品:御侍(皇帝身边女官);
4. 正三品:令人(皇贵妃,贵妃身边女官);
5. 从三品:惠人(皇妃,侧妃,庶妃身边女官);
6. 正四品:宜人(夫人,贵嫔身边女官);
7. 从四品:良人(昭仪,淑仪,嫔身边女官);
长公主等级:
1. 正一品:长公主;
2. 从一品:大长公主;
3. 正二品:尊长公主;
4. 从二品:圣长公主;
公主等级:
1. 正一品:御尊兴/监/辅/定国公/镇国公之女;
2. 从一品:御皇固山格格;
3. 正二品:正皇固山格格;
4. 从二品:固山格格;
5. 正三品:镇国郡主;
6. 从三品:和硕格格;
7. 正四品:多罗格格;
8. 从四品:郡主;
9. 正五品:县主;
10. 从五品:郡君;
11. 正六品:县君;
12. 从六品:乡君;
13. 正七品:乡君(含蓝)
皇子等级:
1. 帝一人;
2. 尊一品:皇太子;
3. 正一品:诸王;
4. 从一品:贝勒;
5. 正二品:郡王;
6. 从二品:亲王;
7. 正三品:皇子;
8. 从三品:世子;
9. 正四品:皇嗣;
10. 从四品:郡嗣;
11. 正五品:县嗣;
12. 从五品:侧嗣;
13. 正六品:贝子;
14. 从六品:郡公;
15. 正七品:县公;
16. 从七品:乡公;
17. 正八品:镇国尊亲王;
18. 从八品:镇国郡王;
19. 正九品:辅国尊亲王;
20. 从九品:辅国郡王;
21. 正十品:兴国尊亲王;
22. 从十品:兴国郡王;
23. 正十一品:奉国尊亲王;
24. 从十一品:奉国郡王。
世子等级:
1. 嫡福金一位(侧福金二位);
2. 嫡福金俸禄一千两(侧福金俸禄六百两);
3. 格格(侧福晋)三位;
4. 格格(侧福晋)俸禄三百两。每位侧福晋媵婢八人,每位庶福晋媵婢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