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球瞄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所谓“半球法”,如图一所示,即正确的瞄准点(A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目标球中心距离一颗球(也即与目标球表面接触点(B点)距离半颗球)。
2、不论母球与目标球位置如何,即图中角α是多少度,击球时只要对准A点打,就一定能将目标球送进袋口(当然 α角一定要小于90度才行)。
3、由于这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个虚拟的台球与目标球刚好相切,且两球连线对准袋口,而瞄准点即为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假想球法”。
4、又由于瞄准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像是这条线长出了一截长度为半颗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称“找尾巴”。
扩展资料:
台球杆法
高杆:顾名思义就是击打母球中点上方,使母球击打到目标球后继续向前移动。
缩杆:又叫拉杆、低杆,就是击打母球中点下方,使母球接触目标球后向后移动,要注意的是击球的力是向下的,而不是水平的。
偏枪:就是加side,击打母球左边或右边,使母球向前移动时自身旋转,使母球击中案边或其他球后改变移动路线。旋转球在击打目标球前会有一定的变线,变线因力度、旋转大小的不同而不同,虽然有公式计算变线的弧度,但是想打准还需要锻炼球感。
跳球:利用短杆(跳球杆)从母球上方击球,使母球产生跳跃效果躲避障碍。
刹车球:亦是击打母球中点下方,使母球向后旋转一定距离后再向前滚动,击打到目标球后产生刹车(定球)效果。
偏缩:和加旋转高杆一样,在缩杆或高杆的基础上,利用旋转改变母球移动路线,以达到走位目的。
弧线球:类似于跳球,但用力方法和击球角度不同,切在这基础加上了旋转技巧(偏枪)
加塞 :塞是由英文单词side得来的,也就是边的意思。通俗的说就是打白球的边边上。
正确的说法是,用一个平面把白球从正中间切开得到平均的两半,你的枪头打在你面对的这条切开的这条切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不叫加塞,你击打面对你的这条切线之外的任何一点都叫加塞击打。加塞是为了让母球带有旋转力度,从而让它在撞到库边后获得更大的偏转角度。加塞后母球要撞击到边库,才能达到加塞的效果。
台球瞄球
1、先看被击打球的进球点,然后在母球对准被击打球的进球点的位置站好。
2、趴下瞄准,如果觉得趴下后感觉不好或觉得瞄准的不是进球点,那么一定要站起来重新趴下。如果姿势别扭还非要击打,进球几乎是不可能的。
3、站好位置后先前后抽动几下,感觉一下运杆是否顺畅,然后将杆头无限接近母球上所需击打的点停顿,然后沿杆看过去是否确定可以击打到被击打球的进球点。
4、上述过程确认无误后,拉杆回来用你准备用的力度确定拉杆的距离,然后停顿,再次沿杆看过去(杆-杆头-母球击打点-被击打球的进球点)在一条直线上。
5、然后眼睛盯住被击打球的进球点,出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打台球技巧
台球瞄准的基本原理
台球瞄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所谓“半球法”,如图一所示,即正确的瞄准点(A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目标球中心距离一颗球(也即与目标球表面接触点(B点)距离半颗球)。不论母球与目标球位置如何,即图中角α是多少度,击球时只要对准A点打,就一定能将目标球送进袋口(当然 α角一定要小于90度才行)。由于这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个虚拟的台球与目标球刚好相切,且两球连线对准袋口,而瞄准点即为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假想球法”。又由于瞄准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像是这条线长出了一截长度为半颗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称“找尾巴”。
图一、瞄准原理
“ 半球法”之所以有效是基于一系列物理学与数学原理。首先,根据物理学原理,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学过中学物理的人想一定都深谙此道吧。由于台球的表面非常光滑,因此只需要考虑压力,不用考虑摩擦力(这一点做过试验,发现摩擦力的影响确实是根本无法察觉)。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理受到朝某个方向的压力,当然就会产生这一方向的加速度,向这一方向运动(废话,这谁都知道)。再根据数学,当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为两圆半径之和时,两圆有且仅有一个接触点,且这一接触点正好在两圆心的连线上。同样还是根据数学,圆周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总是垂直于该点与圆心的连线。另外还知道母球跟目标球的大小是一样的(啊,废话太多了)。这样,只要将母球对准了A点打过去(严格的说是将母球的中心点对准A点打过去),那么母球运动到A点后就会刚好在B点与目标球相撞,向目标球送进袋。
“半球法”或“假想球法”是瞄准的最基本原理,因此一般的台球教程上都会有说明,但通常也就仅此而已。
偏离比例:定位瞄准点的方法
“半球法”固然是一切瞄准方法的基础,却不怎么具有实际操作性。无论假想球也好,尾巴也好,都不是一个物理上明确可见的点,也找不到什么有效的参照物来定位这一点。如果趴在目标球的正上方,也许可以比较准确的看出这个点的位置,但走回到母球后面准备击球时,这一点又会消逝在无形的空气中了。
即便定位在目标球表面存在的B点也是相当困难的。在九球或者美式台球中,由于球上有些图案,运气好的时候,这个点恰好在某个易于定位的图案位置上,这时可以利用这个点来瞄准(后面会介绍这一方法即“倍角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点的四周仍然是茫茫一片纯色,根本无法记忆。在斯诺克台球中,所有的球都是纯色的,这个方法更是完全失效。
既然直接定位瞄准点通常不可行,要使瞄准方法实用,关键是为瞄准点确定在准备击球时可见的参照物。最实用的参照物通常只有两个:目标球的球心与目标球的左右边缘,因此瞄准点的确定也应以这两点为基础。对于母球、目标球与袋口成一线的直球,只要瞄准目标球的中心点即可。其它情况下,只要知道瞄准点与这两点的相对位置,在击球时根据这清晰可见的两点,定位瞄准点即不会存在大的问题。
度量瞄准点与这两参考点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理论上有两种。一是使用绝对尺度,如瞄准点在目标球中心偏移1厘米处等等,但这一方法有两个问题。首先绝对尺度显然与球的大小有关,这样同样的方法在九球和斯诺克中就不能通用;其次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离人眼近的时候显得大,在离人眼远的时候显得小,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无法判断出来一段距离到底是多长。因此更可行的是采用相对的度量方法,即以球的半径为单位,而计算瞄准点与参考点的距离为球半径的比例,即偏离比例法。
一般来说,人在识别使用比例表述的相对距离时的能力是非常优秀的。曾经做过测试,在一张白纸上划下从2厘米到5厘米不等的多条线段,然后评感觉标出离其中一个端点1/5处所在的点,再用尺来验证。结果发现误差非常小,最大的误差也不会超过2%,即5厘米中偏移了1毫米,而并没有在这方面经过什么特殊训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已经能够保证将球击进袋了。(也可以做下这个测试,如果的成绩确实很差,比如误差通常达到5%,那可能这里讲的所有方面都不适合,或者不适应台球这项运动。)
偏离比例计算的几何学
既然已经确定了定位瞄准点的好方法:偏离比例,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来计算出正确的偏离比例。这里还要用到几何学中的三角函数。偏移比例的计算原理如图二所示。
图二、偏离比例
在准备击球时,易于辨识的两个参考点是目标球的球心C与目标球的右边缘D,CD连线与的视线刚好是垂直的。要确定是的新的瞄准点A',该点在CD连线上,便于根据C、D两点定位。为计算出A'的位置,最明显的方法是观察到CAA'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因此就有:
CA' / CD = 2×sin(α)
即A'点的偏移比例为角α正弦值的两倍。只需要估计出角α的大小,就可以根据上述公式算出A'点的偏移比例。据《台球技法练习图解(吕佩)》这本书介绍,国外大部分球员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先估计出α角的大小,再根据上述公式来计算出偏移比例。当然计算时不需要去查三角函数表,只要记住常用几个角度的偏移比例,其它角度的偏移比例也可近似得出,当然这要求记住常见角度的正弦值。由此可以制作出一张角度与偏移比例之间的换算表如下,需熟记心中:
角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偏离比例
1/6
1/3
1/2
2/3
5/6
1
1+1/7
1.3
1.4
1.55
1+3/4
1.9
1.99
其中小于30度的角度的偏移比例是很好记的,都知道30度的正弦是0.5,因此偏移比例刚好是1。在30度以下,只要记住每5度偏移比例增加1/6即可。更大的角度要稍微难记一些,但也不过几个数字而已。
4、角度的计算 到目前为止,内容与上次写的方法还是完全相同的。从前面的说明中,知道要找到瞄准点,必须要计算出正确的偏离比例,而要计算出正确的偏离比例,就要得到准确的母球行进路线与目标球进袋路线的夹角。因此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样算出这个夹角的角度。 由于业余选手打球时间短,持续性不能保证。在实战中要想直接看出图二中的夹角是相当困难的,精确性也不能保证。比较实际的方法是利用一些辅助手段来计算出角度的值。
定位星对应的角度值 在美式台球或花式九球的球台上,库边四周都有一些定位星。如图三所示。底库有3颗定位星,将底库分为等长的四段。边库有6颗定位星,连同中袋口就将边库划分为等长的八段。由于边库是底库长度的两倍,因此每相邻两颗定位星之间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根据这些定位星,就可以非常容易得计算出任何球与袋口连线的角度。首先记忆一下各定位星与底袋之间的角度,与其它袋口之间的角度也可以非常自然的得出。
图三、定位度对应的角度
如图三,设底袋口中心点为K,底库为KA,边库为KB。沿着库边从底库到边库共有9个定位星,两个袋口。把袋口也看作是一个定位星,这样就有11个定位星,记为X1, X2,..., X11。每个定位星与袋口的连线对应两个角度,一是连线与底库的夹角,即角AKXn,另一个是连线与边库的夹角,即角BKXn。这样每个定位星对应的角度就如下表所示:
定位星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角AKXn
14
27
37
45
51
56
60
63
69
76
83
角BKXn
76
63
53
45
39
34
30
27
21
14
7
对于那些与袋口连线不是恰好与某定位星重合的情况,根据相邻两个定位星的角度值可以估算得到角度值。
热点达人
角度算术 记住了球与袋口连接对应的角度,那么任何情况下,要关注的母球先进路线与目标球与袋口连接之间的夹角也不难计算出来。具体的情况有很多种,但只要具备了粗浅的初中几何学知识,计算应都不在话下。下面举几例说明。
图四、角度计算例1
如图四所示的球势(图中黑色球表示目标球,白色球表示母球),计划将目标球送入上左底袋,是一个俗称的所谓反角球。的目标是要计算出α的角度,为此,可以把α分为两部分,β和γ。 β很容易,做一条上左底袋口与目标球的连线,根据上一节的角度对应表,可以很方便的估算出β大约为18度左右。为了估计γ,做一条母球行进路线的平行线,且经过下左底袋。这样γ就与γ'相同,而γ'根据上一节的角度对应表可以方便的估算出为25度左右。因此最终计算出α为43度。
图五、角度计算例2
再举一个例子,如图五所示。这次准备将目标球送入上中袋。同样的目标是计算α的角度。首先不难看出α = β - γ。γ很好计算,所图所示根据上一节的对应表可以算出为21度左右。为了计算β,做一条母球行进路线的平行线,这样β就等于β'。β'根据上一节的对应表可以算出为50度左右。这样就可以算出α为29度。
一、要能够掌握住球杆的重点(球杆的平衡中心)。
二、要决定身体的位置。
三、要决定双脚的位置。
四、架桥。
台球的要领在于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使球体能产生正确的转动。
握杆
在我们要决定握住球杆的何处之前,必须先了解球杆的重心点(球杆的平衡中心)。通常,球杆的重心点是距离杆尾50公分左右之处。最适当的握杆位置,是在重心点后方大约10公分之处。当然,球杆的重心因球杆的长短、粗细不同而略有差异,因此一定要尽快选择一枝适合自己的球杆。当你摆好正确的姿势要瞄准时,必须要注意脸部的位置。所谓脸部的正确位置,就是要经常将脸部中心摆在球杆的正上方,这样才能正确的瞄准。保持姿势平稳的要点就是使脚部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并且左手的架构要平稳的摆在右手握杆处和母球联线上。
球杆的握法是摆好正确姿势的基本动作,但是握杆的方法常常因人而异。握杆的方法是从球杆的正上方往下轻轻的握著。握的时候是以大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轻握球杆,而小指以及手掌心则好像接触到球杆又好像没有接触到球杆,如果小指也用力握著球杆,在抽打动作时,很可能会失常而影响正确的击球。如果你能正确的握住握杆点,那麽,你的右手几乎是成直角的,也就是说手肘到手腕必须与球杆成垂直状态。我们在做抽打动作时,是以手肘为中心,手腕像时钟的钟摆一样地前后摆动。
架桥
左手为了支撑并稳固球杆所做的动作,称为架桥。如果架桥不稳固,则击球时的瞄准点以及撞击时的力道等等,全都会失常,有时也会发生滑杆的现象。初学者往往只将精神集中於击球动作上,而忽略了架桥动作的重要,因此往往会有偏差甚至失误的现象。
初学者在尝试其他架桥法之前,请务必多加练习,充分地学会基本架桥法之后才运用其他的架桥法。标准的架桥位置是距离母球大约15公分左右,我们必须因应母球撞点的不同而调整架桥的形状。也必须因撞击母球中心,中心上、中心下的不同,而改变架桥时手指头的高度。除了基本架桥法之外,还有V字形架桥法、扣环式架桥法、橡皮边架桥法、指尖式架桥法、以及其他架桥法等,我们将以照片逐一介绍各种架桥的要领。
指尖架桥法:当母球与子球距离接近时,架桥与V字型架桥法相同,但必需将手指撑起,使球跨越子球(障碍球),来撞击母球。
扣环式架桥法:以弯曲的食指和大姆指连接成圆圈包住球杆,将其余三指尽量张开,与手腕贴住台面(母球的打点,可利用架桥的高度来改变瞄准时的撞击点)。
橡皮边架桥法:球杆置於食指与中指之间,紧贴台面,利用台边与手指形成架桥(此用法多用於母球较接近台边时使用)。
V字型架桥法:竖起大姆指,利用它与食指的根部形成V字型,除姆指之外,其余四指贴住台面,球杆置於V字型凹处。
台球基础理论2:台球的基本动作 击球
当你站好位置、握住球杆的正确位置、脸部位置与架桥方式都做好之后,击球之前的预备动作已大致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抽打动作了。你在做这个动作时必须缓慢而正确,才能使球杆正确的击中你所想击中的母球撞击点而无偏差。
击打动作是你在正确撞击前的预备动作,它的要领是以弯曲的手肘为轴,然后将手腕像钟摆一样的前后摆动。摆动的次数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不过要以同样的速度前后摆动,等到力道平顺之后才可以击球,这样才能掌握住球的滚动。这时肩膀与手肘或手腕不可以用力,要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摆动。
当你以平稳的抽打动作撞击母球时,球杆尖必须从母球停止的位置上往前瞥?0公分左右。这种现象称为充分推击,在你的充分推击结束前,必须稳住架桥不能稍有晃动,这也是正确击球的要点。要使母球按计划滚动,需要一段长时间的练习,并且即使是球技高超的人,也无法每次击球都能恰到好处,这正是台球的困难之处,初学者也常因此而被它深深的吸引。
台球基础理论3:球的运动与前进方向
初学者只要能充分地学习并体会出前面所叙述有关花式台球的基本动作,就能够顺利的撞击母球了。不过初学者多半会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就是他们会怀疑地自问:"为什么我所击出的母球不能按照我的构想前进呢?可是别人击球时,球的转动却灵活无比,究竟为什么呢?"有些球技高明的人可以轻松愉快地使母球触及二颗目标球,或是使母球撞击出去之后还能滚回来,并且将指定的目标球击落指定的球袋中。对于这种神乎其技的高手,初学者多半会羡慕得不得了。
球体的运动相当复杂,所以有人称撞球运动为"用脑的运动"。当我们在研究到底要撞击母球的那一个部份才能使它随心所欲的转动之前,必须先了解球体的运动原理,并且经过反覆的练习,不断的修正期望与实际的误差,才能在试行错误中学会击球的要领。我们在下面就要针对基本撞击法与球的转动加以说明。
如果在撞击母球时漫不经心,是不可能得分的,并且也不容易增进自己的球技。若是要让直径六公分左右的小球,在自己撞击之后顺着自己的意思转动的话,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球的特性。下面有好几项重要的因素使球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转动与前途:
撞点:应当撞击母球的何处?
厚度:母球触及目标球时,双方的重叠程度。
力道:击球时所用的力道。
角度:母球撞击到橡皮边或目标时的入射角、反射角与分离角等的角度。
这四项影响到击球运动的结果。
撞点
母球有无数的撞点。球技越高明的人,就越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微妙的撞点而使母球本身产生极其微妙的转动,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能够照着图片上的九个基本撞点,就能使母球有效地转运了
(1)撞击中心点
(2)撞击中心上(推杆球)
(3)撞击中心下(拉杆球)
(4)撞击右侧(右旋转球)
(5)撞击左侧(左旋转球)
(6)撞击右上(右旋转推杆球)
(7)撞击左上(左旋转推杆球)
(撞击右下(右旋转拉杆球)
(9)撞击左下(左旋转拉杆球)
能够明白母球的撞点与转动,就已经开始真正接触到花式台球了。你可以以撞点的基础去掌握台球的要领。母球撞点基本上分为击中心点(CenterShot)、击中心偏上处(推杆球)、击中心偏下处(拉杆球)、击右侧(右旋转球)、击左侧(左旋转球)、击右上角(右转推杆球)、击左上角(左转推杆球)、击右下角(右转拉杆球)、击左下角(左转拉杆球)等九个撞点。
推杆球就是撞击母球的上方,母球被撞击之后会一边向前滚动一边前进。等到母球碰触了目标球之后,还会随着该目标球的前进方向往前滚动。拉杆球则是撞击母球的下方,母球被撞击之后会一边向后滚动一边前进。等到它碰到了目标球之后还会向后退。旋转球就是撞击母球的侧面,母球被撞击之后会一边像陀螺一样一边旋转一边前进。我们可以照着在母球上撞击不同的撞点,而使它在前进时产生许多不同的变化,而且碰触到目标球之后也有许多不同的变化。
在落袋花式撞球的比赛场合中,必须使母球撞击目标球并且将目标球击落球袋,因此必须考虑到目标球被撞击之后的前进路线。所以在这两种不同的比赛中,在对于母球的撞点上,必须有不同的选择。要练习撞击母球时,必须从练习撞击中心点开始。当你使母球前进回转以及侧面回转时,母球被撞击之后会产生很微妙的的变化,比赛选手在自己的球技逐渐进步时,也要去慢慢地掌握住那种细微的变化。至于初学者,还是必须先熟悉中心点的撞击后,才学习其他撞点的撞击。如果是玩落袋花式撞球时,大概有一半以上是利用中心点撞击法来击球的。
当你在握住球杆准备击球时,要尽量使球杆保持水平。初学者在击球时多半会撞击比中心点稍微低一点的地方,这很容易造成失误或犯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右手的架桥过高或是过低所引起的。要知道自己击球时是否击中母球的中心点,可以将母球以直角击向橡皮边就可以知道了。如果是以正确的抽打动作撞击母球中心点时,母球在碰到橡皮边之后仍然会以直角弹回来。如果在弹回来时并不是直角而偏向左侧或右侧时,就表示击球时并没有击到中心点。不过如果你是撞击到垂直轴(中心点偏上或偏下也属於垂直轴之内)上的任一点时,母球仍然会以直角反弹回来。
基本的点虽然是只有九个,可是实际上可供撞击的撞点却是无数个,因此母球被撞击之后可能产生无数种变化。初学者必须先彻底学好中心点的撞击之后,才学习其他八个基本撞点,以及更微妙的撞点,除了按步就班的学习之外,别无捷径。
有关于推杆球(Follow Shot,撞击母球上方)、拉杆球(DrawShot,撞球母球下方)、旋转球English,撞击母球之侧面)等。当你学会了中心点的撞击之后,如果是在玩落袋花式撞球时,就必须考虑到如何将你所瞄准的目标球顺利的击落球袋。并且为了能够继续击球,还必须考虑母球撞击到第一目标球之后应该停留在什么位置才能轻易击落下一颗目标球。有时为了避免母球洗澡(母球落进
球袋中)也必须仔细考虑它的撞点。初学者能够逐渐掌握住击球点的要领之后,就可以反覆的练习推杆球、拉杆球、旋转球,并且也可以利用目标球和橡皮边反覆练习。
台球基础理论4:瞄准点与接触点
所谓瞄准点,就是当你击出母球时,球杆尖所对的方向,而瞄准点与母球的接触部份就称为接触点。当母球击中目标球时,目标球就会往击中那一瞬间两球中心点联线的延伸方向前进。如果这一条联线的延伸正好对著球袋,则目标球就会不偏不倚的落入球袋中。因为如果这一条延伸线正对着球袋,就表示当母球击中目标球时,母球、目标球与球袋正好在一直线上,而力量来源就是延伸线上的母球与目标球的接触点。
不过我们在前面也提到球与球袋很少同时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条"联结中心点的延长线"运用在基本的聚球技术上,而发展出可以将目标球击落球袋的技术。
再说得详细一点,就是如果我们要轻易地找出目标球上的正确瞄准点,就必须先在脑中描绘出你所想要击落的目标球与球袋之间,有一条中心点至中心点的联线,而这一条假想线与目标球外围的切点,就是最理想的瞄准点。
台球基础理论5:假想中心点
要将目标球击落球袋时,在目标球上的瞄准点是固定的,但是当母球在不同的位置上要被用来撞击目标球时,母球方面的接触点却因位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当母球、目标球与球袋三者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你要假想目标球与球袋上有一条联结二者中心点的延长线,而你向目标球击出母球时,如果母球与目标球的接触点正好在这一条想像的联线上时,目标球就会朝向球袋前进。而在接触瞬间时母球的中心点就是假想中心点。说得更清楚一点,我们可以在目标球与球袋的中心点联线上假想有一颗球与目标球正好紧密地靠在一起,而这颗假想球的中心点必须是在这条假想联线上。
当你击球的时候,就要把母球击向这一颗假想球的位置上。当母球被击出而在这个位置上碰触到目标球时,在碰触的那一瞬间,母球、目标球与球袋正好在一直线上,目标球就会顺利的掉落闼樽嫉那虼凇?
假想中心点的设定,或是将母球击向此一假想点对於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的,可能需要花许多时间才逐渐熟悉其中的要领。另外,母球速度的变化与旋转击球程度的不同,将会使目标球产生极微妙的变化。当你撞击母球的左侧或右侧时,在它碰上障碍物(其他的球或是橡皮边)之前都会顺著击球时球杆尖所指方向前进。初学者在希望母球碰击目标球的右侧时,经常会在无意间将球杆向右侧击出。因为我们要将目标球击落球袋中时,必须将母球击向假想点。
你必须先记住这些基本的撞击法以及撞击的厚度会影响到目标球的前进路线,因为这是使你球技进步的唯一捷径。至於复杂的计算,以及控制母球到容易击落下一颗球的位置,熟练就会了。
台球基础理论6:击球的力道
(1)撞击力较弱时
(2)以平常的力量撞击时
(3)以较强的力量撞击时(前进路线稍有弧度)
要将母球击出时的力道,以科学的方法如照片或图片来说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以抽象的方法来解释,例如用强击、中击、弱击或普通撞击这一类含糊而不明确的字眼来说明。
如果要照着力道来控制母球,就必须体会出撞击时的速度感,并且加以反覆练习,除此之外别无捷径。每次击球时力道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只是细微的差别都会使母球和目标球产生微妙的变化,因此只能从实际的撞球中心去慢慢体会了。
无论是落袋花式撞球或开仑式撞球都必须好好控制撞球的力道,才能使下一次撞击行为更加容易。击球时的力道会影响到母球击中目标球之后的分离角,使母球撞击同一个地方,只要撞击时的力道稍有不同,分离角就会产生变化了。
击球时的强弱是因人而异的。以初学者来说几乎都是以相近的力道来撞击母球的,并且几乎都很用力,其实撞击母球时并不需要过多的力道,以过多的力道击球不见得会使球 得更远,而力道过大容易产生失误,力道过弱有时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过只要球技进步,自然会逐渐掌握住力道的要领。在撞球游戏中只要能灵活运用击球的力道与旋转击法,球技就会更进步。
台球基础理论7:球的旋转
台球打法和其他球类打法不同,比如:足球、篮球、网球和排球等,都是直接把球踢进球门、投入篮框、打过球网等。而台球则是先打白色主球,再由主球把目标球撞进球袋或连续碰撞两个目标球方可得分。而且不但要求把球打进球袋得分,还必须考虑打进一个球后,主球能停留在理想位置,以便接着打下一个球,如此反复才能连连取得高分,这点正说明台球的绝技就是控制主球的停留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位”。
所以,学打台球首先必须了解用球杆怎样打,打主球各个不同部位,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当主球主动撞击被动的目标球后,两个球将要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和行进去向等。为了学好台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运动状态与球性,不然,对着球胡乱击打,违反击球的科学规律,是很难学好打台球的,也就达不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了。
用球杆击打主球上的点叫击点也称撞点,面对主球平视,是个圆形面,这个圆形面上到处都是可以打的击点。但是,为了方便分析研究和学习,在圆形面上以圆心为基点设中心点,并根据点位与旋转的相应关系,在中心点周围选定8个点,一共9个点。
球和球杆上的撞头都是圆球面形的,如果球杆上的撞头在圆球的边缘部位时,由于角度过斜,便要发生打滑现象(称滑杆)。说明主球的球面上,不是都是可以用球杆击打的点位,而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可以撞击而不至于打滑的范围称安全击球区。即把主球视平面直径划分10等份,取其中6等份在球中心画个圆,称其为十分之六的同心圆,在这个范围内击球,就可以不会发生滑杆现象。如果击球技术达到高超水平,还可以超过安全区击球,也很少发生滑杆现象。仍可以向球体边缘延伸,把安全击球区再扩展到主球直径的十分之七或十分之八范围。
当球技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后,击球范围也自然随之延伸扩大,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球面,几乎处处都是可击之点,使球的运动千变万化,变幻莫测。以9个基本点扩展为17个、33个直到49个。
1、主球的旋转运动:
主球上虽然有九个基本击点,初学者练球时,要先熟悉中心、中上和中下这三个主要常用的击点。这三个击点若能打得好,无论打无袋式或落袋式台球,基本上都能解决击球得分的问题。
1)撞击主球中上点:球开始延着球杆方向,直线向前奔走得很快、很远。因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动,滚动旋转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动能损失很小。
2)撞击主球中心击点:开始没有旋转,向前滑动瞬间后,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渐渐产生了正旋力矩,使球与台面接触点速度减慢,球的顶点速度不变,于是球便向前旋转起来。球在哪里开始旋转,能滚到多远的距离,依击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
3)撞击主球中下点:球一开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则一边行进一边倒旋,由于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减缓直到为零,球经过一段滑行,便过渡到正旋前进。直到减慢停止。
4)撞击主球左中或右中击点:这是一种侧旋转球的打法(亦称偏杆击球)。技术难度较大,但又是必须学会练好的侧旋球技术,并懂得在击球中会出现需要侧旋球的重要作用。当遇到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主球或目标球前进路线的时候,便会体察到运用侧旋球的特殊作用。
侧旋球是台球的一种特殊的转动。这是一种畸形旋转,在撞击目标球的前后都能改变球的路线。上面已经讲过,打主球中上点所产生的上旋,可以形成跟进球。而打中下点产生下旋,可以形成缩球。侧旋是这些技术的延伸发展。
由于平常打球,大都用的是主球中线范围上的九个击点,而形成面对主球正面瞄准击球习惯,一旦使用偏杆,往往是球杆对主球斜着打。打侧旋球要求球杆必须与台面平行,如果养成抬高后手握杆习惯,将会影响击球效果。还有击球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要求都比较严格。
撞击主球左中或右中击点后,主球则以水平方向自转(左转或右转)与向前旋转的混合转动方式前进。撞击主球左中点时,从球的上方看,球是顺时针方向自转,称左旋;撞击主球右中点时,球是逆时针方向自转,称右旋。
侧旋球的主球前进线路不是直线,比如打左旋球时,主球受偏左的分力推动,开始先一点点地向右运动,然后又向左边转动。打右旋时,主球开始一点点地向左运动,然后又向右运动。由此可知,侧旋球使主球离开直线运动轨迹,因此主球与目标球之间的距离越长,瞄准的判断越是需要准确。
2、偏球相撞的旋转运动:
偏球:所谓偏球,就是不正面撞击目标球,主球只撞击目标球的偏侧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变主球和目标球的球路,达到得分的要求。无论开仑还是落袋式台球,都常用到偏球。我们常听到的所谓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击目标球时,偏侧的程度。厚、薄或几分之几,是主球撞击目标球的有效撞击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击截面大,薄就是撞击截面小。但习惯说的数字比例,并不是面积之比,而是撞击截面在直径上所占的线度与目标球直径之比。
厚球与薄球是在实际比赛中的一种击球技术和战术,平时练习时,必须熟悉各种厚薄球在击球中以及撞击后,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状况。偏球的厚薄,大体可分为六个类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现分别介绍于下:
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对目标球球心,撞击截面等于目标球的视圆面。从主球前进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标球完全重合。
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离目标球球心,刚好与目标球侧面外边缘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之半。
三分之一:主球撞击目标球的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
四分之一:主球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经是相当薄的球。
四分之三:主球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这是相当厚的球,仅次于正面撞击。
无论打什么厚薄的偏球,瞄准的点都应该是目标球横直径延长线与主球纵向(运动方向)延长线的交点。若用这种厚薄度进行瞄准,要打各种偏球时,一定得熟悉瞄准点所在位置和瞄准方法。
3.厚度计算法与瞄准法
因厚度不同而使母球分离的角度母球击出后在碰触到目标球的瞬间,母球与目标球重叠的比率称为“厚度”。它对于花式台球的球路(球的前进方向)来说最为重要。当你瞄准了目标球想将它击落球袋时,如果厚度产生了偏差,目标球就无法落进你所瞄准的球袋中,并且会越偏越远。在实际的比赛中,母球、目标球与球袋很难得刚好排成一条直线,多半是三者排在不规则的角度上,因此就不容易将目标球击落球袋,而且每次击球时这三者的角度与距离都不一样,所以需要一些技巧。而厚度就是在控制球路时的重要因素。
偏球的偏转:主球正面撞击目标球时,如果主球没有旋转运动,则主球的动量全部传递给目标球,主球停住,目标球沿主球原来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标球互相换了个位置。即前面已经讲过“定位球”事实上由于磨擦力及动量吸收,目标球前进速度要减慢一些。
当主球偏侧撞击目标球时,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方向,都偏离了主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动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绝对弹性碰撞),且假定主球不旋转,碰撞后的主球和目标球运动方向的夹角,则为九十度,不管偏球厚薄为多少。掌握了这一点,再记住不同旋转状态下的偏转方向影响,就能比较有把握改变球路。
偏球越厚,则目标球运动方向越接近主球运动方向,目标球运动速度越高,主球则越接近横向滚出,速度越低。偏球越薄,则主球运动方向和速度越改变得小,目标球越接近横向滚出,速度越低。
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的瞬间位置,符合以原主球运动方向为对角线的矩形定则。变即瞬间的主球与目标球的轨迹,构成了矩形的两个边,这个矩形对角,就是原主球的运动方向。依据这个定则,便可估计主球与目标球碰撞后到达的位置。
先声明,纯手写哦~
我周围同学有打业余斯诺克的,比那些整天泡台球厅的不知强多少倍,原因就是每次打球都有系统地练习计划,每次都有进步,而不是把台球当成打发时间的消遣。lz也要做个有心人,试着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去打。
首先,你的架杆姿势是不是标准,好的姿势能让你闭着眼睛打直线。
然后,你的击球部位是不是准确,能不能保证中杆打出的球能定在原地。
第三,你是否练习过高杆低杆,有没有试过反弹球加旋转。
还有,你是否反复练习过某个角度的切边球,是否注意过白球的走位,这是有理论的,但是更多的是靠经验。
你是否有每打一杆就擦杆头的好习惯,你是否在大力击球时能保证球不飞起来,是否能确保不会滑杆,是否在打不进球的时候回忆当时击球的部位有哪些偏差。
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注意到各种细节能避免自己总是原地踏步。
最后的建议是:多一个人打,多摆特定位置的球反复练习,多找周围打得好的人咨询,有助于突破瓶颈。
多练习。 如果你确定你看的对,那就是你手不稳。先距离小点练习,就是母球与袋口中间放一个球,逐渐加大距离,主要是练习手稳。实际上逐渐就可以练习高低杆了。高手都是这样的凭感觉,实际上他们都知道只要他们出手的一瞬间手稳住了,就知道进了。反正我是这种感觉。之后就是控制走位了,这个说简单是因为自然走位好掌握,但是加上各种杆法就麻烦了,需要大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