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在喝茶时要将第一杯茶到掉,是“洗”茶。而我个人观点认为茶叶不用洗,仅需“醒”。
首先,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并未提到过洗茶的问题。
其次,古人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洗茶。清代大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里描写的喝茶场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袁枚并没有洗茶,而是连饮三杯,杯杯精彩且意犹未尽。
现在以西湖龙井、碧螺春、毛峰、六安瓜片为例,这些新茶均采自嫩芽,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 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 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
即便在冲泡普洱茶、泾渭茯茶等紧压茶时,会将第一泡的水倒掉,那也是“醒”而非“洗”。热水让茶叶舒展,促进香气和茶氨酸,茶多酚等内含物质溶出,茶香四溢、闻香赏茶。
很多茶友在喝茶的时候冲泡的第一泡都会习惯倒掉,这个过程也叫做洗茶。很多人为了清洁也有很多人为了烘托气氛,其实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1清洁:拿日照绿茶给大家说一下,首先日照绿茶的生长是户外生长,户外生长的话那么鲜叶的页面上就会有尘土等物质,这个是很正常的,任何一种农作物都不可能拿来就吃,都必须要清洗一下,但是这恰恰是日照绿茶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的地方,鲜茶采摘下来到加工整个过程是不能够清洗的,如果采摘下来的鲜叶用水清洗或者浸泡在加工的时候就会坏掉,因此加工的时候鲜叶上面的水分越少越好。所以喝茶的时候第一泡倒掉这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将茶叶上面经过高温加工剩余的杂质去除掉,因此这个洗茶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不能避免的。
2.醒茶。茶叶在入茶碗时,一颗颗包得紧紧,、第一次用开水冲泡一次,这时候可以看到茶颗慢慢化开,特别是当你第一次冲出来后(这时候可以看到茶汤非常清淡),把茶碗盖打开,可以看到茶碗里原来不到1/3的茶颗,已经差不多涨满整个茶碗。这时候,再加开水冲第二泡,茶叶可以充实接触开水,冲出来的茶汤,茶香味就会非常饱满。
烫杯:喝茶讲究(眼)观、(鼻)闻、(嘴)品,非常讲究温度,就像咖啡一样,90度的咖啡喝起来是最香的,茶也一样,温度低了,茶烟漂不起来,喝的时候,就观有观和闻,会失去一大乐观,所以喝茶要趁热。那怎么来保证温度呢?除了室内温度和水温外,茶碗、茶杯、茶盘都要保持温度,但老一辈喝工夫茶是用个碳炉来烧水,开水非常珍贵,不能太浪费,为了让客人第一杯能喝上热气腾腾的茶,先烫一次茶碗茶杯是应该的,那就先把茶叶冲一次吧。
4.烘托气氛。就像上面说的,客人主人面对面坐着,第二泡的茶还没冲好,第一泡洗茶的茶汤虽然清淡,但也有茶香,洗完茶杯后淋在茶盘上,茶香飘出来,还没开始喝,就闻到了,让人急不可待可品一品,品茶的气氛马上就来了。
冲泡茶水的时候,往往会看到第一泡茶水是倒掉的。这个行为有一个说法,叫“洗茶”,又叫“润茶”。
一、“润茶’有两个目的:
1、使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以便在其后更好地透发香气和滋味,简单就是使茶叶在接下来的过程中香气更浓,茶汤更好;
2、洗去茶叶表面的尘粉,如乌龙茶、晋洱茶等全发酵茶叶,在保存的过程中可能会沾上一些粉尘,因此这类茶在第一次冲泡的茶汤一般不作饮用,称之为“洗茶”。
二、润茶有利于香气、滋味物质的溶解
1、茶的香气滋味成分存在于叶片细胞器中,茶叶在加工过程的揉捻等环节会使茶叶细胞及细胞器破损,这些细胞在冲泡时香气滋味成分很容易溶解到水中形成香浓的茶汤。
2、茶叶在冲泡过程包括受热吸水、舒展、物质成分的溶解等阶段,在最初冲入开水的瞬间里,茶叶以受热吸水为主,叶片尚未舒展,物质溶解的量是很有限的。多数茶类的细胞破损率往往只是少部分,如果先洗茶,让十分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会有助于叶片的舒展及物质成分的溶解,使茶汤甘醇。
三、润茶要注意二点:
1、把握好水温,润茶水温因茶类及嫩度而异,首先看茶类,如泡饮乌龙茶要求水温很严格,要达到1oo度,泡饮绿茶则要求水温不宜过高,优质绿茶则75一80度即可;其次看嫩度,嫩度越高,要求水温反而稍低,嫩度低水温要相对地高些。
2、注意悬壶冲水,水流不宜过大过急,以细缓为宜,还要注意水量,玻璃杯冲泡绿茶至lj4杯为宜,工夫茶冲泡乌龙茶则要至满稍溢出,以便浮出茶泡沫。
四、不是每种茶都需要润茶这个过程
碎茶由于茶叶嫩,一般不需要润茶,否则茶营养会流失严重,导致茶没有保健效果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