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隔离和封锁?

2025-04-14 07:39: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若确定是传染病后,为了控制疫情的扩大流行,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危害程度,进行隔离和封锁。隔离是将有传染性疾病的畜禽和可疑感染的畜禽与健康畜禽隔开,防止疫病的扩大蔓延,同时可得到及时治疗,以消除和控制传染源。

封锁是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后实施。当发生猛烈、危害性大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炭疽等时,在对病畜及可疑病畜隔离的基础上,对疫源地采取封锁措施。执行封锁应掌握“早、快、严、小”的原则。同时根据不同的传染病,或采取扑灭,或采取治疗。当最后一头(只)有病畜禽痊愈或处理后,经过该病最长的潜伏期,再无新病例发生时,经全面大消毒后,方可报原批准部门同意,解除封锁。

疫区应严格消毒,栏舍消毒前应清扫干净,干燥粪便与垫草应事先洒消毒液,以免病原微生物随尘土飞扬散布。所清扫的污物应放在集中地点烧毁或深埋。清扫后,栏舍各部位可选用适当消毒液进行消毒。传染病病畜的粪便常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应堆积发酵30天后才可作肥料。饲养管理用具及运输工具等都要进行消毒。饲养人员与兽医人员因经常接触病畜,应做好本身防护工作,衣服、鞋帽要经常消毒。解除封锁前应进行定期的多次消毒,病畜隔离舍应每天进行消毒。

回答2:

如何进行有效隔离,阻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