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变革深深地影响其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青年作为社会的道德主体参与社会生活。此外,当代青年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主观上也要求认识自我,把握自我。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⑥这说明,人类的自律意识对道德养成的重要作用。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道德自觉的过程。在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儒家反复强调要“反求诸己”,向内心世界下功夫,实际上就是要求自己教育自 己,自己完善自己,这就特别需要培养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任何外在的道德规范都不会内化为青年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这样道德教育就会失效。道德人格的培育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高度的自律精神,没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升华。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冲突,使得社会上各种道德观念、价值准则良莠并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青年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自律精神,就会感到混乱、迷茫,无所适从,因此,只有具备自律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人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科学决策,正确选择,向着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
由上可见,个体自身的自律精神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青年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修养呢?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要摒弃其中的封建糟粕,吸收符合现代价值的精华,运用来指导青年做人。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1.知行统一。当代青年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道德失范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青年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知行统一。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道德自律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道德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没有道德知识就不可能有道德行为。而这些知识不是个体先天所具有的,它们是不断学习和思考的结果,所以,道德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形成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这个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才会使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致迷失方向,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2.自我磨练。荀子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行,圣心备焉。”⑦这说明,个体的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 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所谓自我磨练就是要通过善的积累,不断巩固强化,逐渐凝固成优良的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实际上就是强调对人的道德意志的磨炼,只有不断加强对自我的磨炼,人才能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
3.内省。所谓“内省”,指自己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扫除邪恶不好的东西,保留善的东西,就是要去恶存善。内省的修养方法,是一种自我锻炼的修养方法。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正确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断清洗、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严于解剖自己,对一切错误的道德观念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批评,坚决抛弃,才可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道德的人。
4.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是一种境界更高,自觉性更强的自我修养方法。它不仅要求人们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还要求人们从小处入手,防微杜渐。不因为是小的好事而不去做,也不因为是小的坏事而去做,即古语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慎独的修养方法同时又是 一种道德境界,品德高尚的人,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要自觉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二)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
人是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这对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从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来讲,人的一切都离不开社会环境,道德人格的培育也是如此。道德人格的培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道德人格的培育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社会环境对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环境。家庭对青年人格的培育有很大影响。青年在独立生活之前,多数时间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烙印在青年的心灵上,都会影响青年个体未来的生活,塑造着个体的人格。如前述几个案例,造成青年道德失范、道德人格扭曲,与其家庭教育的偏差不无关系。一般来说,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领域,一是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一是接受社会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舆论引导)和约束。在成人阶段之前,家庭教育要比社会教育更基本,内容更丰富,与道德人格的形成关系更大。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世界,走向社会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知不觉影响青年的成长。家庭教育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许多人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言行接受社会规则,完成社会化的,因此家庭教育对道德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所谓家庭环境的优化,就是父母应确实担当起育人的职责,既不应娇宠和溺爱孩子,也不应过分苛求孩子——过与不及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施正当的家庭教育,青年的道德人 格才能健康发展。
社会文化环境。人格不单纯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中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们行为的倾向,塑造着人格。“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⑧传统观念总是在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影响人塑造人。因此,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要大力宣传,造成育人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舆论是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社会价值观的好恶标准,其中一部分会通过个人意识转化为人格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舆论对人所起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优化舆论环境,就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不仅引导他们建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而且引导青年建构理想的道德人格,其中最根本的是帮助青年正确理解人的存在 价值和意义。正确的舆论应当惩恶扬善,即通过舆论鞭挞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及观念,褒扬社会中的公正、正义的现象及观念。正确的舆论并不是站在纯客观的立场上对社会现象作自然主义的反映,而是从各种性质迥异的社会现象中反映人们应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的理想、美好的事物,并为这种美好的追求注入现时代的精神意蕴,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帮助世人分清真与假、善与恶,引导青年不仅追求丰盈富蔗的物质生活,而且追求高尚进取的精神生活。在培育道德人格时,正确舆论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确的舆论以外部信息输人的形式,与个人的道德理念发生相互冲突,使得个体的道德人格中自私性、狭隘性、不稳定性逐渐为宽广性、稳定性等特性的道德人格所取代,使个体的道德人格形成自觉地接受德性熏染的心理倾向。
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青年道德人格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社会转型期青年种种道德失范的现象,人们不得不反思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学校德育实效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究其根源,可以说是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生活相脱节或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即是道德教育割裂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系,对学生个体缺乏应有的关注。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走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需要新的道德,也呼唤新的道德教育。为回应这种时代的要求,学校德育应重新定位,向生活世界回归,即让学校德育从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青年的现实生活,帮助青年走出道德失范的误区。
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意味着放弃教条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从具体的、个人的、现实的生活出发。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引导青年的日常生活。当代青年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大大丰富,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消费,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就成为摆在当代青年面前的突出的新问题。学校德育不应回避这些问题,而应该向学生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指导他们以自尊自爱的方 式生活,引导他们体验这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和指导青年的学习生活。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强化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如何做人。德育的价值在于教人做人,德育应该将塑造人完美的精神世界作为首要和重要的问题来抓。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一)坐、立、行、读写姿势端正。
姿势,是一个人坐、立和行走时的状态。一个人的健美体态,取决于正确的姿势,而正确的姿势则完全取决于人的自我要求和科学的训练。
坐:端庄。上身保持正直,头部稍向前倾,背靠椅,双脚掌着地,双臂置放在桌上,前臂不倚靠桌边,眼睛距书不少干35厘米。
站:保持全身正直,双肩稍向后展。挺胸,收腹。
走:步态稳健、优美。步幅大小与身体相适应,要小些,富弹性,脚掌直行,头正,膝部不弯曲,挺胸,昂头。
(二)仪容、穿戴、朴素大方
<一>什么是当代中学生的理想形象?
勇于进取、奋发向上。发型和服饰的混乱是导致表少年发生不良行为的因素之一。
整洁、朴素、大方、健美。衣着、仪容实际上是一个人思想、品德、意志、情操等内在诸因素的综合反映。
<二>中学生应有怎样的审美观?
美与丑,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时代、民族标准有关。
整洁、朴素、大方、健美。仪表、着装符合学生的身份,要反映出我国青少年一代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简朴、自然,不应有一些不协调的附带物。
《庄子?天运篇》“东施效颦”。符合社会舆论标准,“淡妆浓抹总相宜”,“画虎不成
反类犬”。美、丑自有公论。穿着、打扮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美才是好的。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月7日,“世界无烟日”
吸烟,损害健康,不利于身体发育。
烟草中尼古丁(烟碱),一种有毒并可致癌的物质0.05~0.07克尼古丁,可致人死亡。美国每年有35万人因吸烟致病死亡。“吸烟是慢性自杀”。青少年正处在身体生长育的旺盛时期,各组织的细胞分裂加剧,呼吸道粘膜容易损伤,鼻腔、喉头较窄,气管粘膜易损伤,肺泡数量较少,不应吸烟。吸烟不仅有损健全的肌体,而且也影响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如会使心率加快、记忆力减退、嗅觉下降等。还可引发心血管等多种疾病。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死亡率高出80%以上。吸烟,损害人的面容。可造成皮肤缺氧,时间久了,便使皮肤失去弹性、光泽,导致皮肤干燥、脸色灰暗、苍老。
吸烟害己害人。对他人的健康有害并引发走犯罪的道路。“吸烟,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桥梁。
饮酒也如此。酒精在人体内不仅刺激胃粘膜,还可麻醉脑神经,过量酒精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导致死亡。“酒后伤身”“酒后无德”,既不文明,又有损健康。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旧社会,“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四)言行举止要文明
“求同存异”:有意见可交换看法,有分歧可争论求统一,不一致的也可以各自保留。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工具,是心灵的窗口,是文明礼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品德、涵养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常言道,“视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人”。
语言反映人的思想美。使用礼貌语言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礼记》曰“不失口于人”,就是说不要在语言上失礼。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说:“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孔子的另一学生曾子:“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强调在说话的时候,要考虑言词和声调,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错误。
赌博:在我国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劣习,是以财物作为注比输赢的活动。赌博是一种违法行为,若青少年染之则轻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重则走上违法和犯罪的道路。
(五)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
读书:几乎是古往今来一切对社会进步有所贡献的杰出人物的共同爱好。
马克思说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啃书本”;高尔基在谈到他对读书的浓烈兴趣“我扑在书本上,像饥饿的火扑在面包上一样。”
广泛阅读各种有价值的、有益的书籍,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开拓宽阔的眼界,增长丰富的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音乐:健康的音乐可陶冶人们的性情。
下棋:对培养人的智慧、耐心、意志、判断力和预见性都十分有益,它使人们感受到斗争的紧张和摆脱困境的欢乐。
美术:使人开阔眼界,观察敏锐,帮助人们培养研究和把握自然景色、社会生活以及各类人物特点的能力。
跑步、游泳、体操、打球、滑水、爬山等,不仅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有利于培养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人们的兴趣爱好不管怎样千差万别,总是和一个人的理想、志向、情操、道德以及文化素养紧密相关,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程度。
二、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一)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
<一>
一.遵守纪律,早读不迟到;
二.学习、工作有计划,随身带小本作安排、记录;
三.上课精力充沛,从不打瞌睡;
四.值日、劳动中从不偷懒,任劳任怨;
五.注意锻炼身体,体质才强。
<二>料理生活,对待生活,要有独立意识,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一.要有一颗体贴父母的赤诚之心;
二.要有自觉锻炼的强烈愿望;
三.要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决心。
(三)生活节俭,量力而行,不摆阔气
“勤劳是幸福的左手,俭朴是幸福的右手。”
(四)尊敬父母,听从教导
《敬爱父母歌》
你知道你怎样被奶水喂大,
你知道你怎样哭闹到深夜,
你知道你怎样学会走路;
你知道你怎样被抚育成人,
切莫忘你那白发双亲,切莫忘双亲受尽艰辛!
切莫忘父爱崇高纯洁,切莫忘母爱海一样深!
(五)对长辈尊敬关心
三、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一)遵守学习常规,培养优良学风
<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主动学习,按规律学习。
<二>注意方法,提高效率
1.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积极思考,主动积极配合都是安排的教学活动,并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决不能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2.认真复习。重视理解,重视复习。
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为了进一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复习积累必要的材料。
<三>老老实实,实事求是
徐特立:“一个人最怕不老实,青年人最可贵的是老实作风。”
周恩来:“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的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考试不作弊。
(二)珍惜时间,科学安排
马克思:“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一>计划性。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做什么事,事先要有打算,往往能取得好效果。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就可以据此更好地督促自己,主动地控制时间,有效地支配时间,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合理性。学习时认真学习,工作时认真工作,休息时一定玩个痛快。
<三>严格性。所谓严格,就是严之有“格”,这个格就是计划,就是制度,就是规律。
四、不损人格,不失国格
国格: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交往时,要坚持平行相待、礼尚来,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与尊严。
【例一】春秋时,齐国上大夫晏婴奉齐公之令出使楚国。楚王故意紧闭城门,让晏婴从一个小门洞而入。晏婴不卑不亢,说:“这狗洞不是供人出入的地方,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洞进入;今天出使楚国,当从大门进入。”后来,楚国王又叫左右缚来一人,说是小偷,从齐国来的。楚王瞟了晏婴一眼,说:“莫非齐国人都是小偷?”晏婴从容作答;“这个人,生长于齐国但从不偷窃,今到了楚国,就偷窃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窃吗?”一句话,驳得楚王无以答对。就这样,晏婴毫不妥协地、巧妙而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例二】六七十年前,留美学生桂质廷,成功地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实验。前来祝贺的人群中,有一位美国人对桂说:“朋友,我们的桂,你真了不起,真像白人一样白。”桂摆了摆手,彬彬有礼地回答说:“谢谢,不过你说得不对,我只是像黄人一样黄。”即使在我们祖国深重灾难的岁月里,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也从没忘记维护祖国的尊严。
五、尊敬国旗,热爱国歌
(一)建立健全的制度有利于开展教育
(二)国旗的产生过程及含义
1949年6月中旬,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全国政协筹委会常委会决定成立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并公开征求国旗图案,设立国旗图案委员会。8月中旬,评委会从大量来稿中精选出38种国旗草案,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交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讨论。9月27日,大会全体正式通过了上海曾联松同志设计的图案——五星红旗。大会决议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底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在国歌声中亲手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国旗。30万群众仰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心潮起伏,热血沸腾。在这时,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国旗的红色,表示热烈,象征革命,祖国大地似红霞一片;配以黄色五星,显得光明灿烂。旗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人民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队。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中,并都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五星位于旗面左上方,似闪闪星辰居高临下,金碧交辉,映照大地,江天辽阔,山河壮丽。庄严简洁,气势磅磷。
(三)国歌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的一支革命战歌。这支歌,曲调高昂激越,旋律铿锵有力。
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怒和英勇反抗的战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勇敢坚强,团结一心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它产生于抗日战争初期。原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该影片主要描述处于深重民族危亡下的30年代知识分子,从象牙塔冲出来,奔赴抗日前线的斗争事迹。这首歌曲的调
是田汉被捕前仓促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的,后来以化名“陈瑜”发表。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反动派的迫害即将离国。当他从夏衍那儿得到歌词时说:“作曲交给我,我干!”之后,就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创作。他在去日本之前写出了初稿,到日本不久,就把歌话全部完成寄回。这首歌一经唱出,立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5年5月16日,《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了它的影印谱,又灌制了唱片,不久就响遍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著名的黑人歌唱家罗伯逛的热情演唱和录制的唱片,更使这首中国人民的战歌载誉全世界。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的读书人历来有“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古训。由此可见,中国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十分注重。读书改变命运。作为中学生,我们正处于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目标与理想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仪容仪表,就应该是文质彬彬、整洁大方,符合学生身份。
我们一般说的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服饰和姿态,是人的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一个人外在气质的显著特征。作为中学生,我们的仪容仪表是本身素质的体现,反映了我们的精神风貌,讲究仪容仪表也是与人交往的礼节要求,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貌。
升入高中,随着我们视野的开阔,交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思想更加活跃。在我们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有少数同学在仪容仪表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例如:穿着新潮、怪异、戴耳丁、烫发染发、抹口红等。虽然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若不加以引导,除了影响本人的同时,还会对辨别力和审美观还不成熟的一些同学有误导作用,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在生活和媒体中见过各种人物的穿着,这些都能提高我们对仪表美的认识。农民仪表淳朴,战士仪表威武,演员仪表华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有他们独特的美与韵味。仪表之美,不在于新奇或是时髦,而在于显示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品位,与身份相和谐、相适应。十七八岁是人生最美的花季,蓬头垢面,邋里邋遢使人不舒服;衣冠不整、花里胡哨显得不稳重;而刻意的“社会化”、模仿自己崇拜的明星装束,奇装异服的穿着又与校园的幽雅情调不相称,更会让人感到刺目、浅薄、不伦不类。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应该仪表整洁、大方、清新、明快,显示出青春的活力,给人以蓬勃向上、热爱生活的感觉。盲目追求流行、新奇,会失去学生的纯真、失去自我。
对于我们身上所穿的校服,它的确不如社会上其它的一些服装那么色彩艳丽、样式新奇,但它却是最符合学生的身份、最具代表性的服饰。穿着校服,与校园情调相得益彰,眼前不再是一片眼花缭乱。正如现在的同学们都穿着校服,队伍看来整齐划一、秩序井然,体现出了同学们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也突显出一个学校向上的精神。
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中学生提出应有的仪表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端正思想作风,减少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使学校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终究还是学生,应该从自己的仪表上显示出学生的谦逊和温和,而不是桀骜不逊的样子;不刻意模仿流行前卫的打扮,而是要符合身份地着装。与穿着相比,我们更要凭借自己非凡的才华,表现自我,发展个性。
很多啦,
不让抽烟,
不让喝酒,
不让打架,
不让抄作业
不让缺交作业
不让旷课
不让早退,
不让逃学
不让影响课堂纪律
太多了,
反正什么坏事都不让做,
你们学校应该会有中学生行为守则的
我们学校就有
不过要是你想的话,什么都能做
现在这个社会,老师已是摆设
开除已是空话,
九年义务教育,
他们拿你没办法
我们学校,我们班的
抽烟,喝酒,打架,砍人,打牌,什么都会了
还不是照样读着书,
不过你到初三就要小心了
因为要中考了,管得忒严
我今年刚刚初三
哎,
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打字打了这么半天
是不是应该采纳我呢?
中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的目标,要有自己的毅力
上课做好笔记,不分神,回家合理的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