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格兰地区被罗马统治了接近400年,在此同时,不列颠北部的苏格兰地区和爱尔兰则从没有受过罗马帝国统治。
2.或许和楼主感觉不同的就是,基督教在西罗马疆域传播的时间远比东罗马区域的要迟,在公元325年“尼西亚信经”得到制定到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并禁止任何异端教派活动这期间,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信仰者主要集中在南部较为富裕的区域(比如意大利和高卢南部),而且信奉的教派非常复杂,内部矛盾极大。北方边缘区域的很多蛮族,此时因不满而爆发过起义。所以英格兰地区在罗马帝国统治时代并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转信基督教的情况,在罗马军队撤离不列颠之时,英格兰区域的凯尔特人罗马化程度已经很高,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难以类似日耳曼人那样适应长期征战的日子。
欧洲大陆的日耳曼民族接受基督教的时间事实很晚,而且大多数发生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哥特人除外,东哥特人首领是在341年,从作为异端的阿里乌派传教士那里接受了基督教。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则是从受其征服的原罗马帝国疆域的南部高卢人那里接受了基督教,同样也属于异端的阿里乌派,事情发生在5世纪初期。
真正首个接受罗马天主教信仰的日耳曼蛮族是入侵高卢的法兰克人,他们于496年整族受洗。这是一次具有政治意义的宗教改宗,法兰克人在得到了罗马教廷的支持后,更有理由去攻击那些先于他们控制南高卢的哥特人了,因为后者属于异端的阿里乌派,而法兰克人则和罗马教廷在信仰方面是一致的。不过,这一阶段,留在高卢北部,比利时和荷兰南部的法兰克人;荷兰西北部的弗里斯兰人;德意志中北部和荷兰东部的萨克森人;此时正在征服不列颠岛的盎格鲁-萨克森人,。。。。。。等等,广大的一直没有属于罗马疆域的日耳曼人聚居地,全部都没有信奉基督教。
不列颠和爱尔兰岛方面,罗马军队从不列颠撤离以后不久,属于日耳曼民族的盎格鲁-萨克森人大规模入侵不列颠岛,属于凯尔特民族的原住居民遭受屠杀和驱逐,部分迁移到不列颠北部苏格兰一带和爱尔兰岛。而英伦三岛的基督教化恰好就是在这过去非罗马统治的区域开始的,在公元432年,年轻的苏格兰人圣帕克里特受罗马教廷指派,到爱尔兰去传教,到圣帕克里特去世的时候,爱尔兰已经全面成为罗马天主教信仰区域。而后,以爱尔兰为基地,基督教开始在英伦三岛逐步传播,在6世纪中叶,苏格兰人开始全面信奉基督教;英格兰的日耳曼人由于当时长期处于著名的7国混战时代,文化发展相对缓慢,到了7世纪后期,英格兰人亦开始普遍性的接受洗礼,信奉基督教。
爱尔兰同时也作为教廷向高卢北部传播基督教的一个基地,高卢北部巴黎一带,则是在6世纪后期接受爱尔兰传教士的传播,转信基督教。
至此,英伦三岛在7世纪末期全面完成基督教化,作为日耳曼民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传教士,此后开始往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荷兰和北德意志的萨克森地区,传播基督教。同时英伦三岛在遭受维京海盗征服后,作为军事上的被征服者,也用基督教文化征服了维京海盗。10世纪,居住在不列颠的丹麦人也开始放弃原始的奥丁神信仰,转而信奉基督教。
见图,此处有较为直观的基督教在英伦传播的图示。 总体上,英格兰相对于苏格兰和爱尔兰接受基督教的时间要迟100年以上,也就是7世纪后期,此时,阿拉伯和北非已经全面穆斯林化,但英格兰比几乎所有的日耳曼人区域接受基督教的时间都早,荷兰,德国和北欧要在8世纪-11世纪才接受基督教信仰。
英国宗教改革
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是国王,这使得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 自从14~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人开始了潜心发展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历程,特别是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这一王朝最著名的国王是亨利八世(1509-1547)和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他们两位的统治时代正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时代,而英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便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 从历史上来看,英格兰从来没有像德意志那样,深深卷入欧洲和教皇政治的旋涡,因而不像德意志人那样对腐败的罗马教会抱有强烈的道德义愤和民族仇恨。重现实、重实际的精神性格使英格兰人不比德意志人那般热衷于内心的信仰或体验。所以,当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时,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并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受新教影响,主要是受加尔文教的影响。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西班牙阿拉贡公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姨母凯瑟琳,她成为亨利八世的妻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但只有女儿玛丽·都铎一个长大成人。亨利八世很为王位继承人伤神,于是,向罗马教皇提出与凯瑟琳离婚。教皇慑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拒绝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结果,愤怒的亨利八世便开始了对抗教廷的活动。当时的欧洲在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反教皇的情绪已经颇为普遍。亨利八世决定利用人们对教会的不满,加强自己的统治。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 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的起因及结果: 亨利八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宗教改革者,起初他对英格兰的宗教改革运动态度坚决,那就是把这些异教徒送上火刑柱。他还亲自撰文抨击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教皇授予他“信仰捍卫者”的称号;马丁.路德则将他斥之为“戴着王冠的蠢参谋长”。 1527年,亨利八世声称爱上了王后的侍女安妮.博琳,要求与王后凯瑟琳离婚,公开的理由是没有男性继承人。亨利向教皇提出申请,要求离婚。但教会迫于罗马教廷的压力6年都没有批准。1533年,亨利自己宣布与王后离婚并与安妮结婚。 教皇的反应是将他开除教籍,双方由战友迅速变为敌人,亨利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安立甘)的最高首脑,英国的宗教改革就这样收场了。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玛丽(1553-1558)继位,她恢复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达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 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1558-1603)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并修改了教义教规: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与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教图能够与上帝直接相通;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反对国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以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
3~4世纪,随着奴隶反抗斗争的加剧,罗马帝国逐渐衰落。4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也渐趋激化。到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基督教是随着罗马入侵而在不列颠传开的, 罗马的扩张和大一统,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基督教最初传入英伦各岛的确切时间和详细情况,至今无从考证。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可以认为基督教在公元2世纪时已传入此地。
432 年前后,圣帕特里克推动爱尔兰皈依了基督教,他的信徒也开始在威尔士、苏格兰和被爱尔兰皈依了基督教。6 世纪末,英格兰南部的撒克逊人在其统治者的鼓励和推动下也开始皈依基督教,并在英格兰历史上确立了宗教同国家之间最早的联系。664 年在怀特比召开的宗教大会达成协议,所有教会都同意采纳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仪式。
基督教在古代英国的传播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基督教与古代英国的最初接触; 二是基督教在爱尔兰的传播; 三是基督教在不列颠的传播; 四是英国教会的统一
1、是的
2、有,公元597年教皇格里高历派一支修士队伍前往不列颠改造异教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总的来说当时的欧洲的基督教力量还远没有公元1000年后的欧洲基督教会的规模和力量,在诺曼征服前,英国的土地上有许多小王国的通常是被忽视的且频遭侵略的(比如维京人),丝毫不能与欧洲大陆在公元700年后出现的加洛林王朝等处于同一地位。
3、凯尔特人应该普遍信奉异教,除非是和罗马贵族走的很近的凯尔特人
1.有,恺撒曾率军征服此地
2.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