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观点在改革的哪项措施中有体现

康有为的观点在改革的哪项措施中有体现
2024-12-03 15:25: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康有为变法理论的缺陷

康有为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世家,自幼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少年时代就张口闭口的大谈圣贤之学,亲友们都叫他“康圣人”。成年以后,他给自己取名“长素”,比附”素王“孔子,自命不凡。从19岁起,他在广州著名理学家朱次琦门下学习了3年,这一派标榜儒家经典义理,注重实际,反对乾嘉以来的汉学。“康有为深受影响,遂鄙弃汉学家们埋在故书堆里进行繁琐考据的学风,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越来越多的流露出要求改革的愿望。”1879年,20岁的康有为在北

京阅读了《西国近事汇编》、《环游地球新录》等不少著作,他开亏了眼界,后来他来到香港和上海,在那里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觉得西方足本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要优越,产生了要求改革现状的革新思想。他在西学的影响下,清楚的认识到“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的道理。康有为等维新派“学习西方,又借用儒学,冲击了旧传统,又不能摆脱儒家的羁绊。“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冲击了传统儒学,但他们反对的只是传统儒学中某一派别或集团,不可能彻底反对它,他们往往还扮演成以儒经反对儒经,以孔子反对孔子的闹剧”。②康有为对”新学、伪经“课题的提出,使长期受到封建桎梏知识分子吸收了新空气,无论怎么样,康有为还是从传统儒学中汲取力量反对不同学派。只是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仍不能摆脱儒学的羁绊。康有为的”三世说“,讲“据乱世”、“升平业”、“太平世”,愈改而愈进也“,也是康有为变法的理论依据,他不敢正面和封建顽固思想进行斗争,而只是将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加以解释,借以对抗顽固派,体现了其变法理论的软弱性,康有为借用传统儒学,固然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刚登上政治舞台时的政治软弱性,反映了他们对封建势力既不满又依恋的微妙关系,其变法思想也有一定的矛盾性。

二、康有为变法举措的失误。

第一:康有为”托孔子改制“。

康有为撰写了两部著述,一是《新学伪经考》,一是《孔子改制考》在此两部著述中,康有为“托孔子改制”,把孔子说成改革家,改革以往孔子的形象,把历史上的孔子重新给“定位”了。康有为说孔子当时实际上是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改革的,不是后人说的(也就是儒家传统经典都是伪经,也就是后人伪造的学说)那样要克己复礼,坚持封建礼教,而是应当向孔子一样去主动变革,实施变法是国家富强。康有为把孔子说成是改革家,说孔子主张变法(从而使大家支持他的变法),而被后人推崇的不能变革的封建制度都是后世的伪作,不是孔子真正的主张,康有为这样说的目的视为变法争取更多的支持者。康有为的这番思想一出世,对传统的士大夫产生很大影响,颠覆了传统的孔圣人形象。

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创“改制”的孔子,实际上是用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其变法造势,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康有为在书中以历史进化论附会公羊学说,宣称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的顺序演变的,以此论证维新变法的必然性,但是这被反对派视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无父无君“的叛逆行为,对传统士大夫影响很深,康有为假借孔子的威望,来为自己的变法服务,想借此保证变法的合理性,使得自己的变法能够顺利推行下去,并且能够取得更多人的支持。

康有为还通过孔教来重振人心,为变法服务,但是结果却出乎他的预料,很快就遭到了许多传统士大夫的反对。因为他没有做认真的调查和仔细的考证,没有注意到传统士大夫对于孔子地位的的尊重和肯定。传统士大夫对于孔子是从心里尊重的,对于孔子地位的肯定是至高无上的,孔子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形象是神圣一般的,是传统士大夫心中的楷模和导师。孔子在传统士大夫的心目中是不可动摇,不可亵渎的,容不得半点修改,康有为把孔子的身份给重新定位了,给重新披上了一层“外衣”,把孔子说成改革家,想效法孔子学习改革,这就触动了传统士大夫的心理底线,再加之康有为举措步伐过快,操之过急,这就造成了传统士大夫对于康有为乃至维新变法的反感,显然不利于变法的进行。

第二:康有为还托皇帝改制。

1、光绪皇帝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慈禧太后掌握着实权,这显然不利于变法的开展,会给变法带来失败,康有为在处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上就出现错误。变法如果没有绝对力量支持,将很难推行,甚至会失败,中国历史上变法历来如此,齐国的管仲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后来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变法都得以推行,原因就在于它们都的到了最高权力者的支持和保护。光绪皇帝是没有实权,慈禧太后却掌握着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取得慈禧太后的支持变法才是正确的选择,康有为没有取得慈禧太后的支持,跟慈禧太后站在对立面,把慈禧太后当成敌人,得不到绝对力量的帮助和肯定,这样的变法肯定要失败的。有人说得到绝对权力者的支持和保护那么重要吗?因为变法的措施是要推行的,要推行就必须有力量来推动,而这力量正是绝对权威,要振臂一呼,千呼百应的,在当时,光绪皇帝却不具备这种能力,他是皇帝不假,可他只是个摆设,不是国家实际统治者,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

她已经在政坛上活动达30年之久,尽管很多人反对她,但是只有她才能做到,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个事实。康有为却自己丢掉了这个最高权威,什么都依靠光绪皇帝,把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变法必须要找对力量。慈禧太后在政坛已经活跃了三十年之久,他才是大清朝这艘船的实际舵手,大清何去何从,这个人比光绪更有推行力。康有为在变法时,只依靠光绪皇帝,一直视光绪皇帝为变法最亲的人(康有为与光绪皇帝只见过一次),“光绪皇帝虽然主张变法,无奈手中无权,控制不了局面”。跟慈禧太后唱起了反调,其实这也是“帝党”和“后党”争斗的结果,也是维新派和顽固派斗争的结果。一开始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支持,得不到绝对权力者的支持,变法早在推行时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2、光绪皇帝性格软弱,缺乏政治经验。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妹妹的亲儿子,因为同治皇帝早死无后,便召四岁的光绪皇帝进宫继承大统,这也就决定了光绪皇帝实际上是傀儡皇帝,既没有自己的得力助手,在宫内也没有势力支持。光绪四岁登基,成长历程经常受到慈禧的恫吓,这也造成了光绪皇帝的性格软弱。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很微妙,既是姨侄关系又是“母子关系”。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的影响很深,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是又敬又怕,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面前是非常“乖顺”的,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康有为没有正确认识到光绪皇帝的地位和影响,他高估了光绪皇帝的实力,一些国家大事,实际上是由慈禧太后做主的,变法的成功与否跟慈禧太后的是否支持关系很大。光绪皇帝自身的软弱性和缺乏政治经验也为变法的失败埋下种子。

三、改革步伐过快,操之过急。

变法中的许多举措的实施是非常快的。

比如机构改革中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这条举措对于改善吏治是非常重要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治腐败的问题,但是结果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步伐过快,操之过急,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来解决变法后的问题,准备工作不足。裁减冗员,比如变法中说平民可以直接上书给皇帝,这样就造成了以前许多奏章还需要通过政令堂的审阅和挑选,现在直接四年光大皇帝手里,这样就把政令堂给:搁置了“。像这样的部门,在变法期间,被搁置的有很多。“自清军入关以来,满族人就依靠朝廷发的月饷过着寄生生活。现在剥夺了满族人享受了200多年的特权,让他们自谋出路,必然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

”那些扰民害民的绿营兵,饱食终日的多余人员,无事可办的闲散部门,现在把他们裁撤,被裁撤的京官人数达千人以上,他们突然失去了生活依靠,失业落难,活路断绝,他们也必然极力反抗破坏。那些处在空闲部门的官员,每个背景都很雄厚,不然也不会一直在空位上“稳居”。此项措施触动的不是某个人的利益,而是那些继续“享受着”腐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