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衰老
现代养生学认为,应该多吃碱性食品,少食酸性食品,来直接纠正酸性环境。所谓碱性食物,是指含有钠、钙、镁、钾的食物,如蔬菜(冬瓜、番茄、黄瓜、萝卜、茄子、菠菜、马铃薯)、水果(苹果、梨、香蕉、桃子、草莓、梅、李、柿、葡萄等)、豆及豆制品、海带、牛奶、菌类、茶叶、咖啡等。相反,鱼、肉、禽、蛋、油等这些节日美食的主角,都是酸性食物。因此,这些食品不宜多吃。古人养生在“酸味”与“甘味”的不同,今人养生在“酸性”与“碱性”的不同,差之一字,谬之千里。酸味和酸性是不同的概念,“酸味”是从味觉角度出发,而“酸性”是从化学成分出发,前者是感觉,是品味,后者是理性,是分析,各有利弊,各有取舍。由酸味必然会想到的醋,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味道上,它是酸的,成分上,它却是碱性的。不过,刺激着我们的味蕾,引发了无限遐想的,却必然是那或淡或浓,滋味万千的酸味吧? “酸”姿百态——点睛之味 就酸味的受欢迎程度而言,不管作为品味还是生活状态,都比较暧昧。喜酸的人,极度爱之,但又不能爱之愈深;恶酸的人,急切避之,但又不能避之过远。酸非常复杂,不要说心理上、情绪上的酸溜溜很难解读,即使从纯粹的滋味来看,酸也是一种难以概括、定性的味。相比之下,甜味和咸味就不大会产生歧义。 酸味不象咸味和甜味可以单独构成一种美味,酸味不适宜独行。高纯度的酸味很难让人接受。"望梅止渴"中酸味所产生的特殊心理效应,与品味无涉。酸味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与各种味交融组合,左右逢源,变化无穷。在味的舞台上,酸味有点类似于活跃气氛的丑角,多了喧宾夺主,少了一出戏不免平淡乏味。因此,说酸味是一种美味,大部分人不一定会同意。且酸味的普遍重要性远不及咸味,不少菜肴食品都可以远离酸味。但人间的美味缺了酸味,那肯定是要大煞风景的。从这一点上看,酸更像人间百味中画龙点睛的那一点点缀,没有它,百味依然诱人,但有它就是不一样。 酸在人间——“醋”意浓浓 来自大自然的天然酸味是人类烹饪中最古老的调味。《尚书》《说命》(《尚书·说命》)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在上古时期,人类的烹调还处于原始阶段,可以没有甜,没有鲜,没有香,没有辣,但不能没有咸、酸调味品。所以《书经集传》曰:"盐梅适中,然后成羹"。 人造的酸味首推各种醋。(醋,就是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之调料,本来写作“酢”,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即有《作醋法》一篇。《急就篇》“注”言“大酸谓之酢”。)不管米醋、白醋、香醋、陈醋、黑醋、酒醋,都是烹调中酸味的主要来源。但醋的好处不仅在其“酸”,更在其“酸”的独特——不同程度、不同质地的香气、鲜味、甜味与之交融、渗透,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酸,人间美味,莫失此品。需用镇江香醋蘸食的镇江肴肉,是充分彰显醋之魅力的绝佳作品。晶莹剔透、香气四溢、嫩滑爽口的肴肉伴随着镇江香醋的鲜香醇美,在口舌间溶化为一种不可言说的美味,渗透到每一个味蕾。香醋的微酸与略带鲜甜,与肴肉的清鲜、冰韧相互交汇,将口味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展现无余。在这里,醋既是陪衬又是主角,魅力无穷。在淮扬菜和川菜中,醋的使用是开放的。醋的酸味和香味以及蕴含其间的淡鲜味,可以大大地为菜肴增味、添香、上色,不同量、不同的使用方法、与不同味的配置融合,会出现千变万化的效果。烹制菜肴投放醋时,可淋,可烹,可拨,可飞,以形成不同特色。适量的醋,我们完全可以不在意它的酸味,而它的香气和对味的微妙改变,却足以使菜肴进入新的境界。而西菜中蕃茄、柠檬、菠萝、乌梅、醋精等酸味调味品的加入,扩大了酸味的阵容,丰富了酸味的内涵,使其更加无孔不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吃酸的潮流正在逐渐壮大。作为“酸”的形象代言人,醋不再是调味中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成为了一种健身、怯病和美容的奇妙食品。 醋在舌尖过,酸意心中流。“吃醋”、“醋意”、“醋劲十足”等等词语勾起了几多人生感怀、际遇叹喟。细细品来,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酸味醋意或许亦可成为人生的一种味道、一种美感,不管是食物还是心境。或者,毋宁说,酸之于食物,与醋之于心境,本就是情牵一线的。
好啊,对胃有好处,不会刺激胃黏膜,玉米就是碱性食品,初中生物书上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