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工作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检查作用,其根本出发点还是从自身出发,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队伍以及内部审计制度;提升自身的工作价值、规范审计行为,不断创新以更好的适应经济趋势的发展。同时也要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好充分的条件,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和横好地发挥作用。
(一)严格审计程序,内部审计规范化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把内部审计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促发展、促效益、促管理、强内控上,另一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和要求,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克服审计盲目性。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三个结合”,关注财经制度执行、内控制度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宏观结合,综合分析,找出倾向性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三是,对内部审计问题坚持治标、治本,既要处理审计问题,又要究其原因,规范被审单位经济行为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推动被审单位各项工作水平提高。
(二)加快审计工作转型,强化审计独立性
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之前的事后审计监督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行政事业要在内部审计的工作中还原其应有的独立性,主管部门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否则必然会 严重阻碍下属事业单位正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要侧重突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要与其他部门实现“相对独立”,必须要与相关的纪检、财务以及监察部门分设,消除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在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地行使内部审计职能,直接受行政事业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与领导,只有如此才可以理顺体制上的关系。
(三)准确定位审计职能,发挥审计的服务职能
在平常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抱着在正确中找错误的工作态度,缺少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进入审计工作,导致了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立的关系。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审计过程中,与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以及被审计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调动被审计部门人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将审计工作定位在服务只能上,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基层内部审计质量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审计质量监督检查,强化基层内部审计质量标准要求,促进基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建立相对完善的基层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一是要加强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审计部门应结合基层内部审计的实际审计工作,加强结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管理,制定基层内部审计工作量化考察监督制度和基层内部审计优秀审计工作先进者评选办法,指导基层内部审计机构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基层内部审计工作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基层内部审计质量。二是要对基层内审项目从审计方案、审计复核、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基层内部审计过程和审计程序,避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规范性,防范内部审计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不断强提高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促进基层内部审计事业稳步发展,促使基层内部审计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