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的选,并且李治得到了长孙无忌的支持
李世民一个作为唐朝的太宗皇帝,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路争夺天下,并且也下定决心走上帝位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要说功劳肯定是一流的,但是过错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表面兄弟李世民这个称号,也是他的尊称,来由就是挖了魏征的坟墓,原因是因为魏征一生给他提了太多意见。
李世民那么多的儿子有那么好,为啥偏偏选择了李治作为下一任继承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得选,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有着嫡长制度的,皇帝继承人一般都是通过嫡系来出,就是皇后的儿子们是嫡子,而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第一个长子被直接废掉了,还剩俩儿子,但是李治的第二个嫡系哥哥又是那种过于表现自己的人。
虽然李治的性格软弱,但是其他方面也是很不错呀,而且对李世民来说,李治那可是一个好儿子,性格好,很孝顺自己要是你是父母,有这样一个千依百顺,对你非常好的儿子,在你的晚年里面,你是不是恨不得把全部的身家都留给他,不给那些狼心狗肺的其他儿子?所以李世民也是一样的,他可不是圣人,从他挖坟这件事就知道很感情用事。
并且要知道李治背后站着的可是长孙无忌这号人物,得到他的支持,那登上帝位还不是易如反掌,所以李世民立李治为继承人,自然是理所应当,为啥长孙无忌支持李治,不也是看上了李治软弱的性格了嘛,因为好控制呀,要是选上一个强得不行的上台,说不准哪一天整个长孙家庭全给灭了,也说不准,但是李治上台之后无功无过,还是李世民给他留下的摊子好呀。
对李世民来说他经历过玄武门之变,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走上跟自己一样的老路,也不希望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斗的你死我活,所以他看中李治不争不抢的个性。
这可能是开国皇帝所共有的一个特点,他们认为“武打天下,文治江山”。所以在考虑接班人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德才兼备的人,也就是俗话说的“学习比较好的”,也就是李治这种。
因为李世民觉得李治作为自己的一个儿子,应该有能力承担起作为帝王的一个责任和义务,虽然他天生性格懦弱,但是在这些大臣的帮助下,他一定能够很快的成长为一个君王的。
在众多皇子中,李治性格算是懦弱的。可在其他方面的才能,李治并不缺,比如治理国家,学习策略,李治都能做的很好,我觉得正是因为这点,李世民觉得把国家交给李治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