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球内部结构和组成的认识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和完善中。图3-1是目前一般认为的地球结构模型。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各层特征如下。
图3-1 地球内部结构简图
(据Philpotts&Ague,2009,有修改)
1.地壳
地壳(crust)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其中大洋地壳厚度为6~8km;大陆地壳平均为30~35km,在强烈加厚的造山带(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可以达到双倍地壳厚度(70~80km),地壳的平均密度是2.8g/cm3。大洋地壳年轻,一般最老为150~200Ma,其成分主要是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底的薄层沉积物(沉积岩)。大陆地壳则保留了地球上最为古老的地壳岩石(>4000Ma)。按照变质作用限定的地壳稳压条件,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下、中、上地壳三层,其中下地壳由麻粒岩相或者榴辉岩相岩石、底侵在莫霍面之上的辉长质岩石和各类高级变质的片麻岩类组成;中部地壳主要是角闪岩相的岩石;上地壳由沉积盖层以及地表可以见到的各种岩石构成,主要达到绿片岩相。在下地壳的底部,由于地震波速不连续的突变,纵波速度从下地壳的7.2~7.3km/s突变为上地幔顶部的8.0km/s以上,这一突变带称为莫霍面(Moho)。
2.地幔
地幔(mantle)是指莫霍面之下到核幔边界2900km的深度范围,也分为上、下地幔。
上地幔深度大约从莫霍面之下35km开始,包括大约35~70km的岩石圈地幔、70~220km的软流圈地幔(低速层),以及220~660km的高地震波速的上地幔。岩石圈地幔的顶部(35~70km)的矿物组合从上向下分别是斜长石相地幔橄榄岩、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和石榴子石相地幔橄榄岩。410~660km被称为过渡带,主要的地幔矿物相为尖晶石相。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10km深度(大约10~12 GPa)是橄榄石从α相转变为密度更大的β相(尖晶石相)。深度大于660km(24GPa),橄榄石则从β相(尖晶石相)转变为γ相(钙钛矿相),密度进一步增大,进入下地幔。
下地幔(660~2900km)是固态的,对应的温度为1900~2500K,推测主要的矿物组合为01l+Cpx+Opx±Sp±Grt,或者由这些矿物的高压相构成。与外核的边界称为D"层,该层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热边界层,上下的温度差可能达到1500K。目前地球物理探测认为有些俯冲的板片可能深俯冲并囤积到该边界,最深的地幔柱可能发源于该边界层。
3.地核
地核(core)分为外核和内核,其中内核(深度5151km以下)是固态的,天体化学和地震波研究其应为Fe-Ni合金为主,加上一些轻的元素(如N、C)构成的。外核(深度2900~5151km)是液态的,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地震波的横波无法穿过,纵波很大衰减,外核的成分推测以Fe为主,加上其他的轻元素(如S、H、O、Si、P等)。
地球的内部结构竟像一个熟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