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该商品的国际价值。这是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是根据国际价值决定的价格来销售的。
2、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一般来说,若供不应求,价格就高,反之,就低。
3、汇率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汇率的变化,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会随之变化。
4、国际市场上工业制成品于初级产品的剪刀差,人为造成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化。
5、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动。
总之,世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多变的。
在对外贸易中,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是,在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结合国别(地区)政策,并按照我们的经营意图确定适当的价格。由于价格构成因素不同,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价格的种种因素,加强成本和盈亏核算,并注意同一商品在不同情况下应有合理的差价。
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一.
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不同,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也不同,在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时,必须首先考虑这一因素。例如,在同一距离内成交的同一商品,按
CIF
条件成交与按
DES
(到货港船上交货)条件成交,其价格应当不同。
二.
运输距离
国际商品买卖,一般都要经过长途运输,运输距离的远近关系到运费和保险费的开支,从而影响到商品价格。因此,在确定商品价格时,必须核算运输成本,作好比价工作。
三.
商品的品质和档次
在国际市场上,一般都是按质论价,即优质高价,劣制底价。品质的优劣,包装装潢的好坏,款式的好坏,款式的新旧,商标、牌名的知名度,都影响商品价格。
四.
季节因素
在国际市场上,某些节令性商品,如赶在节令前到货,抢行应市,即能卖上好价。过了节令商品往往售价很低,甚至以低于成本的"跳楼价"出售。因此,应充分利用节令因素,争取按有利的价格成交。
五.
成交量
按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成交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价格,成交量大,在价格上应予适当优惠,或采用数量折扣办法。反之,成交量小,可适当提价。
六.
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支付条件是否有利和汇率变动风险的大小,都影响商品的价格。例如,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采取预付货款同采取凭
信用证
付款方式,其价格应有区别。同时,确定商品价格时,一般应采用对自身有利的货币成交。如采用不利货币成交时,应把汇率风险考虑到商品价格中去,即适当提高价格降低买价。
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1、商品数量。国际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是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首要因素。要注意调查研究,根据具体商品的不同情况,掌握变化规律,加强分析预测。
2、包装装潢。包装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外包装要求适于长途运输、体积小、重量轻;内包装不仅要求新颖美观,还要适于超级市场陈列和便于携带。在国际市场上,商品包装装潢费用超过商品自身价值的情况常有出现。
3、交货时间。一般来说,交货迅速准时可维持好价。到货不准时,或长期脱销,或大量涌到,造成供过于求,对价格都有很大影响。
4、支付条件和支付货币。这是涉及买卖双方责任风险的负担问题。卖方如果冒迟期收款、接受软币、负担利息的风险,则售价可能要高一些;而要保证收款安全,要求买方早日支付,并以硬币计价付款,则价格将相应低一些。成交时必须仔细算帐,权衡得失,使所订价格与所担风险相当。
1.要考虑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2.要考虑运输距离。
3.要考虑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4.要考虑季节性需求的变化。
5.要考虑成交数量。
6.要考虑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7.要考虑其他因素,除上述各种因素外,交货期的长短、市场贸易习惯和消费者的爱好等因素,也对确定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口商品的价格影响因为有国际物价得水平因素,进口国运输因素,进口国关税因素,商品是否是紧缺得,是否国家限制进口的,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