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生课程,尚无系统而又完善的教学方式供我们参考,有待教师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总结出有本学科特点、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了一些体会。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节课我都注意选择好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电脑绘画”,我通过电脑演示几幅本校学生的精美电脑绘画作品导入,在学生一片赞叹声中,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图画都是我校学生通过电脑画出来的。画出它们其实也不难,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时我又以游戏导入,如教学“指法”这一内容,我演示一个叫做“警察抓小偷”的指法练习游戏,同学们在感受“紧张”气氛的同时,兴趣大增,一个个跃跃欲试,这为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注重实践,体验过程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单靠教师讲授不行,必须进行大量实践。如教学“CapsLock键的作用”时,我首先让学生击26个英文字母键,并观察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然后再让他们击一下CapsLock键,之后再击26个字母键,看显示屏上出现的又是什么,引导他们把两次出现的内容作比较,这样做了之后,当我问他们CapsLock键的作用是什么时,他们都能很准确地回答出来,并且记得非常牢,比以往直接把CapsLock键的作用告诉他们的效果好多了。这正体现了“我听到了,可能会意识,我看到了,可能会记住,我做过了,便掌握了”的道理,符合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掌握知识的新的教育理念。再如教学“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我讲解了画矩形的方法和要领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画圆角矩形、椭圆,学生反复实践后,大部分能够把画矩形的方法迁移运用到画圆。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分层教学,满足不同需要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脑开始走进了家庭,这样就使部分小电脑爱好者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个体间也存在差异。根据这些情况,我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按照不同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教材,对内容进行整合,把知识分块,将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成若干小组,通过教学网“分组教学”的功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给难一点的知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从简单的指法、鼠标的使用方法教起。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四、成就激励,保持兴趣
适时进行成就激励是保持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一些实践,比如在教学“画图”工具的使用时,我首先演示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让每位同学用这些工具画出一幅想象画,并把它保存起来,最后把他们的作品收集起来,在同学之间或班级之间进行评比、交流、学习、借鉴,这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