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非常向往孩子们在灯下读书的生活,以及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故事。
课文原文:
《灯光》
王愿坚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①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楞,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1947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而郝副营长跟“我”一样,“从小生活在农村”,因此也没见过电灯。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县人。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员。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灯光》这篇课文主要讲: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非常向往孩子们在灯下读书的生活,以及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县人。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员。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
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灯光》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非常向往孩子们在灯下读书的生活,以及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故事。
课文原文:
《灯光》
王愿坚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①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楞,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灯光》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非常向往孩子们在灯下读书的生活,以及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故事。
课文原文:
《灯光》
王愿坚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①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楞,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1947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而郝副营长跟“我”一样,“从小生活在农村”,因此也没见过电灯。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县人。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员。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1、课文主要回忆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 2、②“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课文的“文眼”。 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第三次说这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他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3、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赞美。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课文主要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非常向往孩子们在灯下读书的生活,以及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故事。作者是看到天安门美丽的灯光,并听到“多好啊!”这句郝副营长说过的话后想起这件往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