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物的消化
1.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15~20秒。
口腔内唾液腺的分泌液总称为唾液,每日分泌量1~1.5L,pH接近中性。唾液可以湿润、清洁口腔和溶解食物;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唾液中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口腔通过咀嚼运动可磨碎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以便于吞咽。
口腔内消化不仅完成对食物的初步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它还可反射性地引起胃、胰、肝、胆等的活动,为以后的消化准备有利条件。
2.食物在胃内的消化 胃的容量一般为1~2L,具有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食物入胃后,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1)化学性消化(chemicaldigestion)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pH为0.9~1.5的酸性液体,正常成人每日分泌的胃液量约为1.5~2.5L,胃液的成分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等。
①盐酸:由壁细胞分泌。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作用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使胃和小肠维持相对无菌的状态;刺激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有助于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
②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并分泌。在盐酸的作用下,被激活为胃蛋白酶,后者在酸性条件下可将蛋白质水解为和胨。
③黏液:由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胃底腺的颈黏液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化学成分为黏蛋白。一方面它可润滑食物、防止食团中粗糙成分的机械性损伤,另一方面它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黏液-HCO3-屏障”,能防止盐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细胞的损伤,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④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它与维生素B12结合,防止消化液对维生素B12的破坏,促进其在回肠内的吸收。
(2)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digestion)胃的运动对其生理功能的完成也有重要意义。其运动形式及功能包括:
①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强度的收缩状态,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位置和胃内压,利于胃液渗入食团中及胃内容物的排出;还是胃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
②容受性舒张:进食后食物对口、咽、食道等处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它能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功能。
③蠕动:是起始于胃的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的收缩环,食物入胃后5分钟即开始出现,频率约为3次/分。其功能为:磨碎胃内的食团,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而形成食糜;并将食糜逐步推入十二指肠,从而将食物推进到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3.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小肠内的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重要阶段,在这里,食糜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一般为3~8小时。
(1)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胰液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机物(主要为碳酸氢盐和各种离子)及多种消化酶。水和无机物主要由小导管的上皮细胞分泌,消化酶主要由腺泡细胞分泌。HCO3-的作用主要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胃酸,防止其对黏膜的损伤,HCO3-还可为肠内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消化酶包括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等。胰蛋白酶原被肠致活酶激活转变为胰蛋白酶。后者进一步激活为糜蛋白酶,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活化。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水解蛋白质为多肽,它们同时消化蛋白质时,产物为小肽和氨基酸。胰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经麦芽糖酶消化为葡萄糖。胰淀粉酶、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统称为胰脂酶,可分别水解三酰甘油、胆固醇酯和磷脂。核酸酶水解DNA和RNA。
(2)胆汁的作用及肠肝循环:胆汁的主要成分为胆盐、卵磷脂、胆固醇等,它们作为乳化剂使脂肪乳化成微滴,使脂肪酶能有效地消化脂肪。胆盐还可与脂肪消化产物及脂溶性维生素一起形成混合微胶粒,帮助它们的吸收。所以,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进入十二脂肠内的胆盐约有95%左右在回肠被重吸收入血,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被肝细胞重新分泌出来。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3)小肠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小肠黏膜中的肠腺分泌小肠液。
小肠液是一种pH约为7.6的弱碱性液体,成人每日分泌量约1~3L。
小肠液的主要成分为粘蛋白、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白细胞、肠上皮分泌的免疫球蛋白、HCO3-和肠致活酶。主要作用包括:①稀释消化产物,以利于吸收的进行;②为营养物质的吸收提供媒介;③肠致活酶为肠腺分泌,可激活胰蛋白酶原;④十二指肠的肠腺分泌较多的HCO3-,中和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