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一级、二级、三级预防尤如三道防线,其中一级预防效果最大,也最重要,因为其所防的对象是全社会总人口或其中的高危人群。我国有13亿人口,高危人群的数量相当大,因而预防的效益就相当明显。而且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投资很少,与日益昂贵的医疗费用相比,可谓微乎其微。
一级预防 为源头预防,主要在发病前控制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又称根本性预防或病因预防。
(1)防治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40%以上,因此,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一级预防。目前要采取的措施有:重视高血压的危害性: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务必使广大群众,尤其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加强高血压防治: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稳,可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高血压患者,应适当使用降压药物,降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提高测压率:我国有半数的脑卒中患者,起病时不知自己已经有高血压多年。因此,40岁以上的正常人,每半年或一年至少要测一次血压。同时应各级医院大力推行WHO建议的首诊测血压制度,即任何医疗单位(包括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私人诊所)、任何专科医生首次诊治40岁以上患者时,都必须测血压并记录。对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要登记并通知社区防治机构。今后还要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规则治疗。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我国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不少患者服药后血压一旦恢复正常,则擅自停药。除经济因素外,不少患者和医务人员并未认识到高血压是慢性疾病,必须长期规则治疗才能有效控制。
(2)预防心源性脑卒中:风湿性心瓣膜病及心肌梗塞患者,是心源性脑梗塞的患者的高危人群,应长期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以预防脑卒中,有手术指征时,应尽早手术治疗。心房纤颤:非风湿性房颤是心源性脑梗塞的重要病因,多见于老年人。随老年人口比例增大,有房颤引起的脑栓塞也增多,主要栓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引起大脑半球大片梗塞。因此, 75岁以上的慢性房颤患者,如有左心室功能下降或心内附壁血栓,或既往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应长期口服华发令。75岁以下无上述危险因素的慢性房颤患者应口服阿司匹林,以预防发生脑栓塞。
(3)防治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微血管病变及促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筛查糖尿病患者、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
(4)防治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5)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摄入,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酒。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二级预防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主要是针对已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发生轻型卒中在短期内(3周)完全恢复者,防止发生完全性卒中。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主要措施有:
①控制心脏病、糖尿病病变的发展;
②对有手术指征的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及时行手术治疗;
③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主要是应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主要及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
三级预防 主要为发病后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和防止在复发。
一级预防是指对疾病发生的预防,是通过对高危致病因素的干预,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为最终目的。其方法是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卒中的内在危险因素,并对典型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同时戒烟、改变不健康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减肥等。
二 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后开展的临床治疗,以及早期和恢复期康复,以防止病情加重,预防残疾和功能障碍。干预内容包括对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康复治疗和康复训 练指导,卫生宣教和心理疏导等。已发生过卒中的患者面临着更高的再发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发生卒中后需要终生接受二级预防,以防卒中再发。
三级预防是指对疾病造成的残疾积极开展功能康复锻炼,同时避免原发病的复发。内容主要包括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等方面,以尽可能恢复或补偿患者缺损的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性预防或根本性预防 ,主要是避免和控制导致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目前已知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 :高血压、糖尿病、抽烟、高脂血症、心房纤颤、大量饮酒、肥胖、活动少、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 :高龄、遗传、男性。一级预防不能理解为短期应急行为 ,而是一种长期、持续的治疗 ,每个人从年轻时就应重视健康 ,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是指中风发病期的干预措施 ,应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以缩小脑梗死范围或减轻脑损伤程度,包括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择期溶栓、抗凝、降纤药物 ,神经保护剂和实施颈动脉膜剥离术。此时 ,也应重视一级预防中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三级预防主要指中风后康复问题 ,涉及瘫肢、失语、记忆、心理的康复。急性期只要生命体征稳定 ,就应在医师指导下对病人进行功能训练 ,这有利于神经元功能重建 ,以减轻残疾 ,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