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24-11-09 15:46: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是由化学性(如静脉注射药物)、机械性(如静脉插管术后)或感染性(如丹毒、蜂窝组织炎时)刺激引起的静脉的炎症并伴有血栓形成,多侵犯浅表的静脉(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下肢静脉血栓就医指南,请点击链接查看。
临床表现为与浅静脉走行一致的条索状物,急性期表面皮肤可呈现红肿局部压痛显著。自然病程持续3~4周,多呈良性经过,极少并发肺梗死,预后良好。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病因肢体软组织损伤、浅静脉壁受累组织肿胀、患肢制动等因素促成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血栓性静脉炎还常见于静脉穿刺注输或静脉插管的部位,因为有些注输的药物对血管内膜有较强刺激,导管可损伤静脉内膜,这都可促成血栓性静脉炎。也常见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由于静脉迂曲,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压力升高,血流缓慢,而易于发生炎症。在已有的曲张的静脉团上,可反复出现红肿硬结。
游走性血栓静脉炎主要发生在下肢远端足背及小腿,其特点为反复发作而部位变换不定。同时可多处发生病变。常见于晚期浅腺癌患者。发生于乳房及前胸壁的血栓性静脉炎比较少见,又名蒙多氏病。在乳腺下至上腹部前外侧部分上壁伸展时呈现为条索状物,有明显压痛。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以上数类发生在不同部位的血栓性静脉炎,其诱因虽不尽相同,其病程与预后无明显区别。若无继发细菌感染持续2~4周的急性炎症期消退后,遗留条索状物,即静脉管壁及其腔内的血栓。这种血栓团与静脉壁粘连紧密,除条索状物持久不退或血栓渐渐机化复通外,罕见有脱落而发生肺梗塞者。
静脉炎的治疗对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轻患肢炎症水肿,局部可行物理治疗,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